張古山戰記中
10月6日
天氣轉為晴朗,這給了日軍空軍極好的作戰條件。113聯隊決定利用火力優勢,並在飛機的掩護下進行攻擊,企圖擴大優勢,甚至完全衝破中國軍隊的防線。雖然58師經過幾日血戰傷亡很大,而且守備戰線過長,從整體態勢來說非常的不利。但是58師官兵抱定了與陣地共存亡的決心,面對日軍的攻擊表現出極其頑強的防禦,更重要的是下午51師先頭部隊302團及時趕到戰場,加入戰鬥。日軍攻勢受到嚴重的挫折,最終沒能如他們預想一樣一鼓作氣,突破長嶺二線陣地。最後中日雙方戰線暫時穩定在了長嶺,張古山一線。
這兩天的攻擊中,松浦師團長發現張古山是雷鳴鼓劉南面一帶山區的制高點,扼守著日軍前進的小路,而且對於日軍的攻擊有相當大的制約作用。於是命令147聯隊長園田大佐必須奪取該高地。園田聯隊長將這個關鍵的任務交給了第三大隊大隊長鬼塚義淳少佐。
這裡簡單介紹下張古山的情況:
張古山在日軍記錄中標高300米,在雷鳴鼓劉以南一帶平地邊緣,通往甘木關的小路就在張古山和長嶺之間。張古山上密林遍布,北面坡緩南面陡,2012年開始,長期致力於抗戰實地考察研究的李勇先生多次去張古山舊戰場(當地人稱「筆架尖」)進行實地勘察,並從張古山北坡登上主峰。該山山勢異常陡峭,山尖處的坡度有70--80度,距山頂100米開始發現有散兵坑掩體。野戰工事為散兵坑和機槍坑,全部集中在北坡距離山頂徒步距離100米以內(南坡為數極少),現存40餘個,並出土戰場遺留大部分為日軍遺留,表明日軍的防禦重點在北坡。南坡極為陡峭(估計坡度70--80度,站立都困難),100多米的陡坡發現大量國軍戰場遺留,與戰史記載我軍從南坡進攻時「均系攀藤附葛而上,傾斜急竣,運動至艱」吻合。
這個鬼塚義淳大隊長在日軍戰史《熊本兵團戰史》和《鄉土部隊奮戰史》中都提到的是第一大隊大隊長,而筆者通過翻看《第106師團職員表》和《106師團(武漢會戰後)狀態報告》發現,實際他是第三大隊大隊長。只是在張古山爭奪戰中一併負責指揮著第1大隊所部。這個鬼塚大隊長日軍戰史描述到「他雖然皮膚黝黑,個子矮小,但彷彿全身都充滿鬥志的男人,木光銳利,猶如劍光,是一個身先士卒、勇往直前的野戰軍官」。147聯隊長園田良夫大佐更是認為只有他才能率部完成這個艱難的任務。
日軍為了這次重點的行動,給鬼塚大隊配備了工兵一個小隊和山炮一個中隊負責直接的火力掩護。另外106師團將其炮兵部隊全部用在了74軍的正面,為的就是不惜一切打破中國軍隊的這個包圍圈。
10月7日
經過6日晚一夜的偵察,鬼塚大隊長決定不從防禦正面突破,而利用夜色的掩護,從張古山東側山脊線繞行,先佔領張古山東側的中國軍隊陣地再實行全面突擊。7日凌晨,鬼塚大隊長在張古山最高峰下面的一處旱田裡對即將參加夜襲的部下下達
「只准向前不準後退,如上級軍官戰死,下級軍官立即取代其繼續指揮戰鬥」,「任何傷亡情況下,倖存者也當繼續戰鬥,直止剩最後一人,也要奮勇退敵,不得放棄陣地」,「不論大隊遇到任何艱苦環境,都要放棄乞求援軍增援的想法」。他將自己以及自己的部下完全當作了戰爭的機器,為天皇效忠的犧牲品。
凌晨5點,也正是人在一天生理活動中最覺得疲倦的時間,鬼塚大隊開始了對張古山制高點處的夜襲。中國軍隊的防禦陣地前的哨兵顯得很大意,還沒來得及發出任何預警信號就被日軍尖兵用刺刀解決了。直到鬼塚部隊摸到中國軍隊的二線陣地前才被發現。頓時雙方發生激烈的戰鬥。這場戰鬥激烈的進行了近2個小時,中國軍隊英勇頑強的反擊並未能阻止鬼塚大隊奪取張古山陣地,最後防禦張古山的中國軍隊全部壯烈犧牲。
由於一天前,日軍的主要攻擊目標指向的是長嶺方向,張古山方面日軍雖然屢次攻擊但都未成功,前線指揮官馮聖法將軍對此並未足夠重視,而是將預備隊302團至於長嶺方面使用。當發現張古山被日軍突襲時,不得不抽出長嶺方面的302團第3營去支援,不想該部才剛靠近張古山陣地時,日軍已完全佔領張古山制高點,不過該部也並未退縮,幾次反擊失利後,依舊佔據張古山南面高地與日軍在張古山兩端形成對峙局面。只是日軍佔領著張古山北面的制高點,日軍可以利用高度優勢對中國軍隊陣地進行火力壓制。但日軍也因剛經歷一場慘烈的激戰,損失頗大,不得不先整理陣地以圖第二次攻擊。
7日這天早晨,74軍指揮所得到張古山北部制高點丟失的報告同時,也得知,51師主力剛剛趕到了張古山以南指定集結點。頓時整個司令部的乃至前線各部士氣為之一振。立即開始籌劃著如何奪回張古山制高點,掐滅日軍從張古山長嶺一線突圍的希望。
同時從其它戰場調集而來的部隊也陸續到達指定位置,薛岳將軍決心7日下午就向106師團發起總攻。其中命令74軍從南向北,殲滅當面日軍。由於58師連日苦戰,已經無多少戰力了,於是俞濟時將軍將反攻的任務交給了王耀武的51師。日軍以所謂「勇猛」的鬼塚少佐為攻擊核心,而王耀武將軍命令被稱之為「猛張飛」的張靈甫指揮153旅為主攻部隊。另外將301團作為預備隊隨時準備支援153旅。
TAG:重探抗戰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