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朋友,經得起遺忘——《旅行青蛙》的啟示
最近,一款畫風清奇的佛系休閑手游火了。主角是一隻青蛙。
青蛙獨自居住在一個石頭洞的小屋裡,院內種著一片幸運草,屋裡則是木頭做的小閣樓。小青蛙平時就會在這裡吃飯,在閣樓上的被窩看書,過著十分「隱居」的生活。當然,它最大的愛好,就是帶上荷葉小帽子出去旅行。
而我們要做的,僅僅是幫它收割好幸運草,耐心的等它回來。
吸引我注意的是,蛙蛙的家門口總會出現一隻小蝸牛。
「你好,我來找青蛙。」
「它出門玩了。吃點東西吧,進來坐坐嗎?」
「不了,我就在門口等它。」
「……啊? 它今天可能不會回來了。」
「看來是呢。那我先回去了。」
「你好,我來找青蛙。」
「呃……」
「我知道它不在,沒關係。我在門口等。」
「今天也沒有回來。」
「好的,我明天再來。」
「你好。我來找青蛙。」
「……它沒有回來!」
「那我繼續等它就好了。」
「它好像在外面交了很多朋友……」
「我知道的。不過這個跟我等它有什麼關係?」
「……這個,呃,它其實在家,不好意思……」
「我知道。那我就等它開門吧。」
每次當我家蛙兒子明明在家,寧願寫日記削木頭,卻不肯出門來看蝸牛一眼時,我都有種想揍它的衝動。
蛙蛙很忙,要去很多地方。見很多的風景,交各種各樣精彩的朋友。
橫著走路的勇敢靈敏的小螃蟹,背著粉包裹開朗又樂觀的小老鼠,抑或穿著美麗霓裳翩翩起舞的小蝴蝶。
蛙兒子和小老鼠愉快的玩耍
蛙蛙的寫真里都有它們,唯獨沒有蝸牛。
我黯然神傷,覺得這遊戲不讓蝸牛進門的設定有些差強人意。
但是蛙每次帶回來的特產,都會分給蝸牛一些,儘管蝸牛並不能踏進蛙的家一步。
可是這有什麼關係呢?蛙蛙和蝸牛依然是彼此心中最珍貴的友人。從來不曾想起,卻也從來不會忘記。
這讓我想起,初中報到第一天,我交到了人生中最好的朋友。後來我們一起上課下課吃飯逛街,一起刷題八卦談理想,連上廁所都在一起,就差沒有一起洗澡了。
初三那年她舉家搬到了大城市,我們就這樣分開,從開始時的堅持每天QQ聊天,到後來,彼此都有了新的生活,聯繫越來越少了。
高考前我收到了一份升學宴的邀請,是她。
一瞬間,所有回憶都如電影畫面般在腦海中播放著。
我們指著路邊的小狗大叫彼此的名字,我們拉著手在學校的楊柳樹下交換秘密,我們在有暖風拂過的長廊里奔跑、嬉鬧,我們在教室窗前向下看著高年級的帥哥,我們在陽光很足的午後,像電影里那樣,不停地踩著對方的影子,好像這樣就可以永遠擁有彼此。
可一晃3年過去了,這期間由於各種原因,我們沒再見過面。她有了她新的朋友,我也有了我生活的小圈子,我們彷彿兩條平行線,沒有了交集。
看到她名字的那一刻我差點沒哭出來,在人生第一個最重要的宴會,她還是第一個想到了我。
或許對真正的朋友來說就是這樣,歲月對他們來說似乎並不存在也無需介懷,他們經得起分離,也經得起遺忘,但這並不阻礙他們依然是一輩子的朋友。
還記得《老友記》里的Joey和Chandler嗎?
2014年7月17日,美國電視評論家協會媒體見面會紅毯上,這兩位演員重逢了。
在劇里他們有很多感人的故事,在劇外,他們同樣是很好的朋友。
二十年前你我演一對好朋友演了十年,如今四季更迭,歲月如梭,你頭髮花白,皺紋橫生,當年的帥氣不復存在,我也不再是那年青澀懵懂的小鮮肉,有了啤酒肚,還微微謝頂。
那又怎樣?
你走,我不送你。你來,無論多大風多大雨,我都要去接你。
我們都知道彼此是心中惦記,但只是偶爾聯繫,也知道下次見面可能又是後會無期。不讓我太煽情,也明白就算送君千萬里,也要分離。
See you Again
See you Again
DJ林奕
00:00/03:45
It"s been a long day without you my friend
And I"ll tell you all about it when I see you again
一首《See you again》,一部巨作《速度與激情》。
一直綿亘到第七部,影片最終才詮釋了「友情」"I dont have friends. I got family"在速度與激情的電影中反覆強調family這個詞。
這一伙人從第一部一直各種作死到第七部,一晃14個年頭了。
終於,Dominic的這句話給出了最好的定義:不是朋友,而是家人。
我們一起作死過,享受過,年少輕狂過。
我們一起越來越認知這個社會最真實的一面,
我們曾在白天相互吐槽我們曾在深夜彼此傾訴無論世界怎麼變,
我們對彼此的意義正如初識那般並肩前行,如同家人。
朋友或許像是一杯暖白開,不渴的時候安安靜靜躺在杯子里,渴了端起來就能喝。
你的朋友,如今在哪裡呢?還會經常聯繫嗎?
珍惜那些還能聯繫的朋友,要記得時常送去問候。
真正的朋友,經得起遺忘。
無論多久不見,永遠不問為什麼,永遠不需要解釋,順景的時候不一定會給你錦上添花,但當你的人生遭遇寒冬時卻一定會雪中送炭,開心的時候大笑,不如意時一起嬉皮笑臉的面對人生的難。
TAG:慢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