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推動轉型發展形成持久的強勁態勢

推動轉型發展形成持久的強勁態勢

——省政協十二屆一次會議大會發言摘編

王寶俊:推進我省生態文明法制建設

在省委、省政府堅強領導下,全省上下共同努力開展污染防治攻堅戰,生態環境質量日益改善,但從新時代我省生態文明建設的要求來看,在生態環保地方立法方面仍存在不少問題,亟待解決。

為此,我們建議:儘快出台《山西省水污染防治條例》,從立法層面全面確保「七河生態修復工程」的進行和水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需要,並以國家《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為依據,制定出有利於我省環境突出問題解決的法律條文,促進我省生態文明建設的順利進行;目前國家層面新出台了環境保護稅法等一系列法律及配套政策,需要對相關的地方性法規做出適時修訂,消除法律衝突,確保法律規範的協調一致;通過立法,分領域、分行業促進清潔能源使用,並促進傳統能源的綠色轉化和利用,更好地治理能源生產使用過程中的生態環保問題;根據我省經濟和社會發展實際情況和需要,擬訂生態環保領域的立法規劃和計劃草案,努力發揮地方立法對改革發展的引領和推動作用,建立「大生態」觀。

山西日報記者李煉

衛忠平:推進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

近年來,我省雖然加大了科技創新力度,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仍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影響了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主要表現為:科技創新體系還不健全,創新要素集聚和融合不足;科技成果轉化缺乏市場化平台和產學研合作團隊,缺少風險投資;政策創新與執行中「疏通」與「堵塞」並行導致落實難。

提出如下建議:堅持問題導向,將破除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體制機制障礙作為著力點,注重政策的部門協調。建立完善科學容錯機制,旗幟鮮明地為敢於擔當、踏實做事、不謀私利的幹部撐腰鼓勁;協調好政府與市場的關係,形成一個拳頭、形成合力,促進科技成果轉化;進一步發揮人才在科技成果轉化中的核心作用。推進落實科技成果轉化收益分配製度,依法完善科技成果轉化績效評價機制,鼓勵各地因地制宜制定精準的人才發展政策;建立和完善促進科研成果產業化的投資支撐體系;樹立標杆,擴大宣傳,吸引更多的科研項目來晉轉移轉化。

山西日報記者劉瑞強

閆柏良:處置「殭屍企業」加快國企國資改革

我省深化國企國資改革的任務艱巨複雜,其中最棘手的就是「殭屍企業」的處置問題。處置「殭屍企業」既是推進國企國資改革的重要抓手,也是經濟轉型升級的必然選擇。實際操作當中,處置「殭屍企業」會遇到資金、財稅、土地、人員安置、債權債務、工商註銷等各種因素障礙。

為此,提出以下建議:一是儘快出台政策,明確職責目標。儘快出台《山西省國有「殭屍企業」處置方案》,明確界定範圍,分類有序處置。要在省深改領導組統一領導下,成立由省國資委牽頭,財政、人社、國土、稅務、工商等各有關部門配合的「殭屍企業」處置專項工作組,指導和組織並統籌協調開展工作。二是依託各類平台,規範有序操作。全省國資要形成一盤棋,「殭屍企業」首先剝離原集團公司,統一移交給專業平台公司分類處置。三是完善支持機制、落實財政保障。研究制定出台重組國有「殭屍企業」中財政支持政策措施。積極爭取中央資金支持,其餘通過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或者省財政安排等渠道,多方籌措資金,用於職工安置。

山西日報記者杜鵑

任建國:新格局推進文化旅遊業發展

做好黃河、太行、長城三篇旅遊大文章是我省打造文化旅遊業發展新格局的重大戰略決策,以三大板塊為支點,我省文化旅遊業加速發展、融合發展的新局面正在形成,但這項工作面臨不少問題。

提出以下建議:一是要進一步明確三大板塊「點上破、線上連、塊內通」的工作總思路,集中解決旅遊產品「供給不足、供給質量不高」問題。二是要依託三大板塊深厚的傳統文化資源,打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研學旅行基地」。三是要加快開發晉菜新體系,打造「吃在山西」旅遊品牌。契合健康、養生現代餐飲理念,開發推廣以醋、雜糧、麵食、葯膳、素齋為特色的新「晉菜」體系等。四是儘快啟動建設一批由核心景區、支撐景點、商貿娛樂、住宿接待中心組成的綜合性旅遊目的地。五是實施旅遊公路率先突破,做好基礎設施規劃建設。加快推進黃河、長城1號景觀大道規劃建設,注重開展道路景觀設計,契合現代審美觀和消費觀。六是要開展景區體制機制改革「回頭看」,把改革做實。

山西日報記者杜鵑

杜宏瑞:完善縣鄉醫療衛生機構一體化改革

在調研中,我們發現「縣鄉醫療衛生機構一體化」改革還存在一些困難和問題:「六統一」制度建設不夠完善,服務能力有待提高。人才隊伍建設機制需要完善,縣級醫療集團公共衛生科服務能力不足。集團內葯械統一管理難度大,基本藥物制度落實不到位等。

提出如下建議:一、完善制度建設,提升集團各級醫療機構服務能力,建立高效醫療集團。要進一步完善制度建設,放開醫療集團自主經營管理權,落實集團獨立法人地位,把用人選人、機構設置、收入分配等權力下放到集團,建立能上能下、能進能出的用人機制等。二、完善人事、薪酬和績效分配體制,加強集團公共衛生科服務能力建設。加強全科醫生培養和村醫規範化培訓,提高基層醫生待遇和薪酬,建立薪酬激勵機制等。三、理順集團內部葯械管理關係,提升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效能。暢通葯械採購程序和流程,建立高效、合理的統一採購平台和價格機制,降低藥品採購價格,確保基本藥物制度落實到位。

山西日報記者鄧偉強

王愛琴:打造中藥材三產融合經濟新增長極

我省是全國著名的中藥材主產區,開發和運用好這一資源優勢是實現我省經濟轉型發展的一條重要途徑。全省中藥材產業總體呈現「大資源,小產業」的狀況,產業發展水平與藥材大省的地位不匹配,中醫藥健康旅遊發展更是落後於全國平均水平。

為此建議:一要整合資源要素,建立中藥材種、銷聯盟,打造中藥材產業集聚發展的多功能產業園區。二要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吸引資本、技術、人才等要素向我省中藥材產業領域集聚。三要加速推動我省一批道地藥材進入國家葯食同源目錄。四要延長中藥材產業鏈,將傳統文化、生態資源及人文資源深度融合,在全省形成多業態、差異化、多層次產業聚合的康養旅遊大市場。要開發高品位、高質量、地域特色鮮明的養生旅遊產品,把健康產業和旅遊地產相結合,打造特色康養小鎮,將「新型城鎮化」與「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通過「文化+產業+旅遊」深度融合,完成新舊動能轉換,實現產業升級。

山西日報記者高建華

邢利民:增強民營企業政策獲得感

抓好重大戰略任務,最重要的就是要營造良好發展環境,推動各項政策落地、落細、落實。目前,我省已形成了鼓勵、支持、引導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體系,但依然存在政策配套措施與落地效果不是很好等問題。

為此,提出以下建議:全面完善建立政策落實綜合推進機制,切實增強民營企業政策獲得感。一要健全涉企政策宣傳傳導機制,把制定政策部門作為落實政策知曉度的第一責任單位,有關單位配合,開展政策宣傳解讀,給予經費保障。二要建立涉企政策諮詢和徵求意見制度,圍繞重大經濟決策、重要產業政策、重點工作舉措和一般性政策等方面開展諮詢和徵求意見。三要建立涉企政策協調機制,確需調整的嚴格調整,造成企業合法權益受損的及時補償。四要健全涉企政策落實考核督辦機制,開展定期督查和專項督查,形成常態化推進機制。五要建立涉企政策效果評價機制。通過第三方評估,不斷修正完善政策措施,促進政策更加有效。

山西日報記者任志霞

潘云:進一步創新綜改示範區體制機制

山西轉型綜改示範區自成立以來,各項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成為我省經濟轉型升級的新動能新引擎。為了更好地促進綜改示範區發展,特提出以下建議:一要創新基礎設施建設模式,加速完善示範區公路交通等各項基礎設施建設,提高公共產品和服務供給效率。二要科學謀劃綜改示範區的產業發展定位,充分發揮區位、科技、資源優勢,積極承接國內外發達地區的產業轉移,形成具有綜改示範區特色的產業集群並探索多樣化的項目招商模式和利益分享機制。三要把大數據和智能化作為創新發展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率先形成新模式、新業態,並探索提出相關行業的智能化國家標準乃至國際標準。四要在綜改示範區內針對不同行業、不同類型工業項目特點,推行彈性年期出讓、先租後讓、年租等多種供地方式,降低入園企業自身的土地成本,為企業發展提供更有力的保障。五要為外國專家、外籍人才等國際化人才提供「一站式」創新創業服務,構建優質、可共享的公共服務平台。

山西日報記者李煉

鄧蜀平:發展氫能源經濟 領跑新能源革命

氫能源是21世紀最具發展潛力的新能源之一,但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們依然存在技術應用推廣、產業體系建設、標準規範制定等方面的不足。

為此,提出如下建議:一要儘快組建推進全省氫能技術和產業發展的領導小組。明確戰略部署和中長期規劃,統籌安排要素配置、技術研發、基礎設施建設、財稅金融、人才培養等重大事項。二要進一步加大對氫能源核心技術研發支持力度,成立「產學研」一體化創新聯盟,培育一批從事低成本制氫、儲氫材料、氫燃料電池、氫能源汽車的生產和研發企業。三要加快開展氫燃料電池汽車的示範運行。鼓勵和支持國內外氫燃料電池汽車研發團隊和企業,在我省或與我省有關單位及機構合資、合作,為大規模大範圍商業化推廣奠定基礎。四要進一步拓寬發展氫能經濟的投融資渠道。通過財政補貼、減免稅費、無息低息貸款等多元化政策,合理引導、吸引社會資本參與,多措並舉推動我省氫能經濟的發展,奮力領跑新能源革命。

山西日報記者任志霞

王亦:以產業振興為抓手鞏固脫貧成果

解決好貧困地區的區域性整體脫貧問題,必須結合鄉村振興戰略,以產業振興為抓手,進一步鞏固脫貧攻堅成果。

提出如下建議:一要積極對接市場需求,尋求發展壯大符合當地實際的特色產業,推動貧困人口依靠產業發展脫貧致富。包括打造區域合作和產業承接發展平台,圍繞「一縣一業」「一村一品一主體」的目標,積極培育地理標識產品等。二要對接發展需要,推進公共服務供給。要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和農村危房改造,提供基本公共服務,統籌做好民生保障和改善工作。三要對接脫貧實際,加強要素資源整合。充分整合土地、資金、勞動力等要素資源,建立政府、企業、貧困群眾共同參與、風險共擔的綜合發展機制。四要對接鞏固成果,推進一二三產融合。要堅持產業發展與精準扶貧相結合,緊扣扶貧對象自身特點,立足區域資源稟賦,深耕細作抓好產業鏈培育,注重引進三產融合發展的產業項目,最大限度推進一二三產互動融合發展。

山西日報記者左燕東

韓長安:搶抓機遇爭當能源革命排頭兵

能源革命是山西發展的一個重大歷史機遇,爭當全國能源革命排頭兵,是山西轉型發展的現實選擇。「山西之長在於煤」,面對全國能源革命的發展大潮,山西毫無退路,完全可以大有作為,當好排頭兵。

為此,提出以下建議:一、應儘快啟動「百名企業家光彩育人工程」,結對幫扶、師徒傳承,培養能源革命的尖兵人才。建議組織全省排名前100位的民營企業家,每位結對幫扶2到3位80後、90後在能源革命中湧現出來的優秀青年創業者。二、應儘快制定出台推進全省能源革命的操作性強的行業發展規劃。建議我省把1.4億噸焦化產能全部滿負荷生產,進而把焦化產品再深加工、細加工,不斷延伸產業鏈,發展精細化工產業園。三、儘快發展布局全省的氫能產業。建議省里抓住這個契機,發展布局氫能產業。現在用電解水制氫,每立方米氫氣耗電4.5千瓦時,成本太高,如果能把我省豐富的焦爐煤氣和煤層氣全部用來制氫,成本是電制氫的1/3到一半,我省將成為全國成本最低、產能最大的氫源基地。

山西日報記者鄧偉強

陳忠輝:做好「幼有所育」民生大文章

目前,我省學前教育仍存在區域、城鄉、人群之間發展不平衡的問題。主要表現為:學前教育未納入義務教育範疇,政府經費投入不足;多數幼教沒有編製;學前教育不規範,教育質量普遍偏低。

為此,提出如下建議:我省學前教育發展應遵循優先發展、適度超前、科學規劃、分步實施,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理順體制,明確職責,創新機制,多措並舉的原則,為所有兒童提供公平、高質量的學前教育及家庭教育。發展與質量並重,將學前教育納入義務教育範疇,在高校完善學前教育相關專業;公辦與民辦並重,既要鼓勵民辦幼兒園發展,又要加強公辦幼兒園建設,體現學前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農村與城市並重,在公辦幼兒園建設項目安排上,適度向城中村、城郊村等矛盾比較突出的地方傾斜,加大市區公辦幼兒園建設投入力度;建設與規範並重,做到規範、改造、新建、挖潛、配建、取締等「六個一批」;教師與幼兒並重,合理確定師生比,核定公辦園教職工編製,確保幼兒教師安心從教。

山西日報記者劉瑞強

王岫:積極推進我省國際產能合作

創新對外投資方式,促進國際產能合作,形成面向全球的貿易、投融資、生產、服務網路,是構建開放型經濟的重要內容。做好頂層設計,加快綜合施策,對我省企業開展國際產能合作意義重大。

為此建議:一要加強戰略規劃引領,引導山西重點企業編製對外投資合作中長期發展規劃,制訂山西省推動國際產能合作任務清單。二要改革完善管理政策,加快優化完善管理體制,進一步簡化境外投資備案管理。三要加大財稅支持力度。充分運用財政政策支持重點領域、重大項目的對外投資合作。加快設立山西「走出去」人才培養專項資金,研究建立山西企業國際產能合作風險準備金。提高山西稅收服務水平,研究制定省內專項稅收優惠政策。四要完善金融參與體系,提升融資便利化程度,加強政策性信貸支持。支持有條件的省域內金融機構加快境外網點布局。創新山西國際產能合作融資和擔保方式,構建海外投資合作融資擔保機制,加快推進國際產能合作,走出一條創新驅動,轉型發展的新路。

山西日報記者高建華

魏春輝:推進信息通信基礎設施建設

我省信息通信基礎設施建設近年來取得積極進展,但仍存在未納入市政規劃、選址難等問題,影響到我省進一步加快物聯網、5G等下一代新網路建設。

為此,提出如下建議:一是加大對《山西省通信設施建設與保護條例》執行情況的督導檢查,為我省信息通信基礎設施建設的科學有序進行,提供有力保障。二是建議將信息通信基礎設施建設納入城鄉建設規劃,給予像水暖電同等的政策,避免無規劃建設和投資浪費。三是加大公共基礎設施的開放力度。建議開放政府機關外牆、樓頂、燈桿等公共基礎設施資源,支持信息通信基礎設施建設,實現共建共享。四是進一步落實相關政策,優化大數據發展環境。

在推進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發展方面,建議加強政企合作,將智慧園區打造為綜改區以及全省開發區招商引資的一張亮麗名片。同時加快政務大數據平台、工業互聯網平台和旅遊大數據項目的建設,快速彌補我省與先進省份的差距。

山西日報記者左燕東

(編輯:李思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山西日報 的精彩文章:

以色列反對波蘭新納粹集中營法案 稱其歪曲歷史

TAG:山西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