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名著連載/兩次世界大戰

名著連載/兩次世界大戰

原標題:名著連載/兩次世界大戰


在人類文明史上,曾經發生過無數次戰爭,但是只有在20世紀上半期出現了兩次世界大戰,給人類造成空前的災難。為什么會發生世界大戰,如何防止世界大戰的重演?一直是人們關注的問題。


眾所周知,兩次世界大戰是重新瓜分殖民地、爭奪世界霸權的戰爭。近代史上,歐美資本主義國家把殖民地視為生死攸關的商品市場和原料產地,少數殖民大國為了打開閉關鎖國的落後國家的大門,多次發動殖民戰爭,殖民大國之間為了爭奪殖民地也進行過戰爭。20紀的兩次世界大戰是這些戰爭的繼續,是殖民地瓜分完畢,為了重新瓜分殖民地而進行的戰爭。

但是,上述背景僅僅是世界性大戰發生的一個原因。要認識世界大戰,還需要看到20世紀圍繞殖民地進行的戰爭與以往的時代不同,是在第二次科技革命興起和整體世界形成以後發生的,因此戰爭的特點和影響也與以往大不相同。


整體世界形成後,少數大國的殖民地和經濟利益遍布世界各地,成為擁有全球性利益的大國,這是以前所沒有的現象。由於世界經濟的相互聯繫,局部地區的利益會牽涉到全球性利益,因此,少數大國的爭奪具有了全球性,局部地區的衝突容易轉化為全面對抗,使得戰爭具備了轉變為世界大戰的可能。


科學技術的發展也為世界大戰提供了必要的手段。在冷兵器時代,世界性大戰是不可想像的。在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推動下,發明了越洋電話、電報、汽車、飛機等現代通訊和交通工具,大大縮短了世界各地的距離,能夠在廣闊的地域及時指揮和迅速調動軍隊,使得戰爭可以在全球範圍內展開。同時,科技的進步帶動了武器的發明,坦克、飛機、遠程大炮大大增強了武器的殺傷力,使得戰爭更加殘酷,毀滅性更大。參戰的國家只有動員國家的全部力量,才能夠維持戰爭,這樣,現代戰爭涉及的範圍和殘酷性遠遠超過了近代戰爭。這也說明,科學技術本身應該造福於人類,但是一旦用於戰爭,反而給人類造成更大的災難。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挑起者沒有意識到時代的變遷,仍然沿用近代爭奪殖民地的方式,企圖用戰爭達到自己的目的。當時,德國制定的戰爭計劃預計在幾周內就可以打敗法國,但是,戰爭一旦爆發,就按照自己的規律發展,遠遠超出了挑起者短期內結束戰爭的預想,演變成長達四年之久的世界大戰。戰爭的原則是保存自己,消滅或者削弱對方,但是,在殘酷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中,雖然英、法等國最終戰勝,削弱了同盟國,可是戰爭給它們自身帶來的打擊和損失也非常巨大,幾乎到了難以承受的地步。特別是對老牌殖民帝國英國來說,世界大戰進一步促進了它的衰落。世界大戰的方式已經很難達到戰爭的目的,違背整體世界發展趨勢的戰爭使戰爭挑起者自食其果。


可見,世界大戰是歷史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隨著文明的進步和人類對戰爭認識的深化,世界大戰是可以制止的。


兩次世界大戰也有不同之處,對此進一步進行分析,可以了解人類對戰爭認識的深化。


首先,人類對戰爭的認識程度不同。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前,在國際上進行戰爭被視為國家的權利,反戰的聲音非常微弱,戰爭爆發後,所有參戰國的民眾都捲入了對戰爭的支持中,幾乎不存在著戰爭責任問題。經過第一次世界大戰,慘遭戰禍的世界人民普遍渴望和平,掀起和平主義運動,戰勝國也希望維持有利於自己的和平的世界秩序,避免再次發生戰爭帶來的動蕩,這就促成了國際關係的調整。1919年,國際聯盟成立,儘管它長期被少數大國操縱,但是作為世界上第一個以維持和平、反對戰爭為宗旨的國際組織,反映了世界人民的呼聲,應該給予一定的肯定。國聯最終沒有能制止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也有其自身結構上的原因。國聯這樣極其重要的國際組織的成立非常倉促,從建議的提出到正式成立,時間短暫,沒有進行充分準備;美國和蘇聯這兩個具有世界影響的大國長期處於國聯之外,操縱國聯的是英、法這樣的二流國家,這就嚴重削弱了國聯的權威性;國聯大會和行政院各自職權規定不清,大會全體一致通過的決議才能夠有效,極大地限制了國聯的行動能力,這些不成熟的表現在聯合國的身上得到了糾正,由五大國任安理會常任理事國,而安理會的決議具有強制性。


20年代,法國、美國等國簽署了「非戰公約」,譴責用戰爭來解決國際糾紛,宣布廢止戰爭作為實行國家政策的工具,用和平方法解決相互爭端或衝突。到30年代初,已有包括蘇聯在內的共60多個國家參加。公約的內容非常簡單,但成為制止戰爭的重要的國際法,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對戰犯進行審判的法律依據。


顯然在這一時期和平的力量得到明顯的增長遺憾的是後來法西斯崛起後英法等國政府卻把民眾和平的願望引導到綏靖政策上


其次,戰爭責任不同。第一次世界大戰是戰爭雙方共同挑起的。戰前,在歐洲已經形成了同盟國和協約國兩個對立的軍事集團,雙方都認為發生危機時不能退讓,因此積極擴軍備戰,最終導致兩個軍事集團迎頭碰撞。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德日意三個法西斯國家挑起的,戰前已經制定了稱霸世界的戰爭計劃。「霍斯巴赫備忘錄」披露了希特勒發動戰爭具體的目標和時間表。日本雖然沒有發現類似的文件,鼓吹「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國,欲征服中國必先征服滿蒙」的「田中奏摺」存在著真偽之辯,但史學界普遍認為「田中奏摺」反映了軍部的思想,日本的侵略擴張實際上也正是按照這樣一條路線進行的。


與德日意進行戰爭的另一方中,廣大弱小國家和蘇聯是遭受到侵略的國家,並沒有戰爭責任。英、法、美等西方國家參戰的目的有維護殖民地和世界霸權的一面,但是這些國家不是戰爭的挑起者,甚至對侵略妥協退讓,採取了綏靖政策。關於綏靖政策,學術界有「禍水東引」說、「避戰求和」說等不同觀點,可以認為它是西方民主國家因為自身實力不足等原因,企圖通過犧牲弱小國家,和法西斯國家達成妥協,以保住自己的根本利益的一種政策。綏靖政策的動機、作法和後果,都是應該批判的,但是英、法、美與德、日、意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民主與法西斯的矛盾,它們屬於民主陣營,也沒有法律上的戰爭責任。

戰爭責任的不同決定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性質是帝國主義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是反法西斯戰爭。


兩次大戰爆發的形式也不相同。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交戰雙方已經做好進行戰爭的充分準備,1914年薩拉熱窩事件發生後短短一個月,各國相繼宣戰,很快就進入了全面戰爭。


第二次世界大戰經過了一系列局部戰爭後才爆發全面戰爭。德國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敗國,戰後軍備受到嚴格的限制,沒有迅速發動世界大戰的能力。日本雖然是戰勝國,但是也不具備向歐美全面挑戰的能力。法西斯稱霸世界的野心和實力存在著巨大的差距。


因此,法西斯國家只能逐步對外進行侵略擴張,逐漸增強戰爭能力,試探英、法、美等國的反應。這樣,先後爆發了「九一八」事變、義大利侵略衣索比亞戰爭、德意武裝干涉西班牙、「七七」事一變和全面侵華戰爭等局部戰爭。

在這期間,如果受到法西斯侵略威脅的國家能夠聯合起來,制止法西斯的侵略,是可以防止世界大戰發生的。但是,英法美等民主國家卻採取了綏靖政策,拒不聯合,使法西斯國家有恃無恐,反而結成了聯盟,增強了實力,挑起了全面世界大戰。


因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的這個特點,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起點問題上存在著多種觀點,有「九一八」事變起點說、「反共產協定」締結起點說、「七七」事變全面侵華戰爭起點說等,學術界多數意見仍以l939年德國入侵波蘭作為二戰的起點。


由於人們對戰爭的認識不同和戰爭責任不同,兩次世界大戰後的處理也有區別。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戰勝國利用戰場上的優勢,把戰爭責任推到德國為首的戰敗國身上,強迫戰敗國簽訂了苛刻的和約,對戰敗國進行掠奪,但是並沒有追究個人的戰爭責任。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對戰敗國處理的基本精神是清除法西斯主義和軍國主義,防止再次挑起戰爭,在戰敗國實行了民主化和非軍事化,建立了民主體制,而且根據戰前的國際條約,追究了個人責任,對戰犯進行了審判。



讓歷史走入人心


用教育啟迪人生


記得這是一個有理想的公眾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學科教育 的精彩文章:

【優質投稿】 第2課 原始農耕生活

TAG:歷史學科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