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德華的奇妙之旅》:從前,有一個公主被巫婆變成了疣豬……
從前,有一個不懂愛的公主在森林裡迷了路。她四處遊盪,直到遇見了一個巫婆。巫婆問她:「你愛著誰?」公主回答:「我誰也不愛。」於是,巫婆把公主變成了一頭疣豬。
故事接下來會怎麼發展?王子從天而降,一個吻解除了詛咒,從此,王子跟公主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不,結局是,前來尋找公主的侍衛打死了這頭醜陋的疣豬,全劇終。
這個清新脫俗、不走尋常路的故事出自《愛德華的奇妙之旅》,一個關於愛與成長的童話。疣豬的故事就像書中的一個隱喻,暗示著不懂愛的瓷兔子愛德華將會經受種種磨難,直到懂得愛。而事實也正是如此。
凱特·迪卡米洛,本書的作者,美國著名的兒童文學作家,對於愛德華這個角色的塑造真實而自然,大段的獨角戲不僅沒有顯得冗長,反而令人更加深切地感受到故事主角的轉變與成長。
迪卡米洛並不刻意構建角色的言行以及情節的發展,她認為,讓一切自然而然地發生就是最好的安排。
從大海深處到漁夫網中,從垃圾堆的頂端到流浪漢的手邊,她筆下的這隻自命不凡的瓷兔子因為愛的缺失,經歷了漫長的黑暗,被救,又再次被黑暗掩埋。
愛德華度過了坎坷的旅程之後,終於在一個身患重病的小女孩身上學會了愛,那個小女孩卻又因病重死去。玩具修理商將愛德華破碎的身體復原,它的心卻已經絕望,它覺得自己不會再愛了。
故事會這樣悲傷到底嗎?當然不會。
萊布尼茨在單子論中闡述了一個觀點,我們所存在的這個世界,是上帝從一切可能的世界中挑選出的最好的一個。而迪卡米洛在寫作時想要表達的心情也是一樣的,她愛著這個她所存在的最好的世界。
所以,出現了一個睿智的老娃娃,她告訴絕望的愛德華:「如果你不打算愛或被愛,那麼整個生命之旅都是毫無意義的。」
接下來,就是為了那一份可以期許的愛,耐心等待。直到愛德華的第一任主人出現,呼喚他最初的名字,這個童話也有了一個稱得上圓滿的結局。
「如果沒有愛,一個故事怎麼會有幸福的結局?」
《愛德華的奇妙之旅》從頭至尾貫徹著一個字,「愛」。從頭至尾支撐著這個童話的,也同樣是「愛」。
我們都知道,愛是一種很抽象的東西,是至今都無法完全參透的斯芬克斯之謎。那麼,迪卡米洛是如何解讀愛的呢?
她用淺淡而溫柔的文字娓娓講述著:愛是阿比林形影不離的陪伴,愛是內莉烘焙麵包時的嘮嘮叨叨,愛是篝火邊輕聲細語的想念,愛是薩拉·魯思孱弱卻溫暖的懷抱……
是的,在迪卡米洛的筆下,愛不再是無法觸碰的存在,變得真實而有溫度。
雖然我已經不再是期盼童話來臨的孩子,但《愛德華的奇妙之旅》所帶給我的感動與思考卻並未因此消減。有關失去,有關追尋,有關愛,迪卡米洛總是用淡淡的筆觸講述著深邃的意義。
故事一開始,愛德華是悲哀的,因為他不懂得阿比林的愛。愛德華又是幸運的,因為他沒有怯而止步,最終尋回了屬於他的那份愛。
其實,失去並不可怕。人的一生會經歷很多很多的失去,會有遺憾,會有悲傷,甚至會有絕望。重要的是,在經歷了失去的遺憾、悲傷乃至絕望之後,我們還能否重拾愛的勇氣和被愛的信心?
打開這本書,你會看到一隻名為愛德華的兔子,他在顛沛流離的路途中遍體鱗傷,有過悲傷,有過遺憾,有過痛苦,也有過絕望。
但值得慶幸的是,他最終沒有放棄那一顆追尋愛的堅定的心。他告訴我們,你要帶著一顆真摯的心,你要有愛的勇氣,也要有被愛的信心。
原始社會時期,人類便已經懂得,等價的物品才能相互交換。到了現在也是一樣的,一顆真心方能換來另一顆真心。
就像那個一百歲的老娃娃所說:「打開你的心扉,有人會來的,有人會來接你的。不過首先你必須打開心扉。」
因為,「如果你不打算愛或被愛,那麼整個生命之旅都是毫無意義的。」
就讓我們敞開心扉,跟隨這隻名為愛德華的瓷兔子,以愛之名,開啟一段奇妙而溫暖的尋愛之旅。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