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等蛙兒子時,父母在等你
最近《旅行青蛙》遊戲大火,有人戲言朋友圈多了一群等仔回家的父母,還有人說這讓90後、00後提前成為孤獨的空巢老人和曬娃狂人。
這是一個養青蛙的小遊戲,但你無法強制青蛙做任何事,只能看著蛙做它願意做的事。
而你除了幫它修剪後院、準備食物、打包行囊、等它之外,便無事可做。
因青蛙外出或是在家毫無規律可言,所以每次點開遊戲,能不能見面全憑緣分。
如果你為它打包好背包,它有可能會去旅行,也可能在家呆著。旅行中的青蛙也許會給你寄明信片。
因此許多人發朋友圈時,多半是這樣的配文:
「蛙兒子出去旅行了」
「蛙兒子還不回來」
「蛙兒子睡覺前要讀書,一會還要寫詩」
跟有孩子的人心境一模一樣。
孩子在家裡呆著吃飯、看書、寫日記、做手工不出門時,父母擔心孩子悶壞了,希望他們能出去走走。
而孩子一旦出門,父母又盼著歸期。
還記得看過這麼一句話「你給父母打電話,是因為偶爾想起了他們,而父母給你打電話,是因為他們想了你很多遍,忍不住了」。
這的確是大多子女與父母心境的寫照。
有人說,自從玩了這個遊戲,整個人都不一樣了:
你會漸漸覺得,等它回家是一件很有盼頭的事。
想著它會帶誰回來?會拍什麼照片回來?會帶什麼禮物?會怎麼在家過一天?
雖然你點開它時,它在或不在,忙或不忙,都不一定會陪你。
它一直走在自己的路上,做自己的事,不會因你改變。
而你能做的,只是為它準備好一切。
你對它日日牽掛,像極了父母對孩子挂念。
而你也終於理解了,在家時父母對你的嘮叨,離家時父母打給你電話的叮嚀。
其實,成長便是一個獨立的過程,當我們越獨立,就離父母越遠。
父母盼著我們獨立,卻又擔心我們獨行的路上沒人看顧、勸導。
而我們帶著自信走著,不想有人干涉,往往將父母善意的勸告當作過時的觀念,忽視了背後的舐犢情深。
我們幼時,愛爸爸將我們舉高、愛媽媽的懷抱。
但當我們上學了、工作了,有了自己的朋友、生活圈,與父母的距離就越來越遠,因為他們越來越不懂我們。
但別忘了父母雖然不懂時尚、流行語、梗、新科技,但他們是最愛我們的人。
當你為愛情折騰自己時,最痛心的是他們;
當你失意時,最擔心你的是他們;
當你三餐無定時,最發愁的是他們;
當你外出時,最挂念你的還是他們。
其實父母要的不多,僅僅是想知道你過得好不好,看看能不能幫幫你。
不在父母身邊時,多給他們打打電話、聊聊視頻,報個平安。
回家相見時,請放下手機,多跟他們聊聊天,雖然他們不一定懂,但至少不會覺得離你很遠。
走過路過,不要錯過這個公眾號哦!
GIF
TAG:品自證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