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小國陽奉陰違,忽必烈為此勃然大怒,三次發兵攻打,但全部失敗
原標題:此小國陽奉陰違,忽必烈為此勃然大怒,三次發兵攻打,但全部失敗
古代社會,大家為了女人、土地、財富,你爭我搶,互相爭奪,而為了得到這些,就需要部隊。誰的部隊強,誰就能得到。從古至今,大概如是。
古代也出現了一些很牛的軍隊,比如匈奴鐵騎、大漢遠征軍、大唐遠征軍、大秦鐵軍、八旗軍以及橫掃歐亞大陸的蒙古鐵騎。
公元1206年,蒙古各部貴族在斡難河(今鄂嫩河)源頭召開大會,諸王和群臣為鐵木真上尊號「成吉思汗」。
統一蒙古諸部後,成吉思汗又開始了二十多年的東討西伐、南征北戰。他率領僅30萬的部隊就先後滅了40多個國家,征服了720多個民族,消滅各國軍隊人數超過千萬,征服各民族人口總數達六億之多。
到公元1227年,成吉思汗去世時,他已經征服了橫跨歐亞大陸腹地,開拓了東起日本海、西抵地中海、北跨西伯利亞、南至波斯灣的遼闊疆域,是連續面積最大的帝國。
這就是蒙古鐵騎創造的輝煌,然後成吉思汗去世後,蒙古鐵騎並沒有停下征討,而是繼續南征北戰,最終橫跨歐亞非大陸的蒙古帝國。
但隨著帝國版圖的無限擴大後,由於文化的差異,帝國的西部接受了伊斯蘭文明,而帝國的東部是中華文明。兩大文明之間的巨大文化差異,導致了帝國的分崩離析。
雖然蒙古帝國垮台了,但蒙古帝國旗下的四大汗國之一的西察合台汗國在帖木兒的帶領下,繼續橫掃歐亞。在帖木兒的帶領下,蒙古鐵騎佔領巴格達,滅掉了伊朗(波斯),蹂躪俄羅斯,完爆印度,征服奧斯曼土耳其。而帖木兒帝國成為了從帕米爾高原到小亞細亞、阿拉伯半島的大帝國。
可以說蒙古鐵騎亞洲各地生靈塗炭,整個歐洲也為之恐慌,蒙古鐵騎創造了戰爭的神話。雖然蒙古鐵騎如此強大,不過在蒙古鐵騎最強悍的時候遇到這個小國,卻接二連三的失敗。這個小國就是安南。
安南,即越南古稱,位於中國西南印度支那半島東部。當年,秦始皇兼并六國後,又拍大軍橫掃百越。大秦帝國滅亡後,秦朝的南海尉趙佗出兵征服安南。漢朝時,交趾成為正式的郡。
從唐朝後期開始,中原王朝已無力統一安南,安南又脫離中原而自立。
南宋時,安南權臣陳守度首先廢掉了皇帝李惠宗,接著擁立李惠宗7歲的女兒李天馨為皇帝,是為李昭皇。然後陳守度又讓自己8歲的侄子娶了李昭皇。
最後再讓李昭皇將皇位禪讓給陳煚,於是安南「李氏王朝」變成了「陳氏王朝」。這就是步步為營,一步一個腳印。
再回到蒙古鐵騎,蒙古興起後,一發不可收拾。公元1227年,蒙古滅亡了西夏,公元1234年,蒙古又滅了金國,公元1257年,蒙古皇弟忽必烈奉蒙哥汗之命,與大將兀良哈台南征大理,大理蕞爾小國,還不夠蒙古兵塞牙縫的,當然是手到擒來。
忽必烈一看征服南方人挺容易,就叫兀良哈台順手去收服安南。兀良哈台坐鎮昆明,派出兩個使臣,結果兩個使臣被安南關了起來。
蒙古人知道後,勃然大怒,於是開啟了第一次南征安南。兀良合台帶領三萬人襲擊安南。蒙古鐵騎果然不是蓋的,一出手把安南打的落花流水,直入安南國都。國王陳日煚(jiong)這個膽小鬼逃亡到海島上躲起來了。
不過這次兀良合台只帶了三萬人,又遇到了安南頑強的抵抗,在加上氣候濕熱,蒙古軍一時不能適應,只好收兵所以,取得階段性小勝後匆忙返回。
經過這次打擊,陳日煚將皇位傳位給自己的兒子陳光昺(bing)。陳光昺知道蒙古軍隊不好惹,主動派人向蒙古納款。但陽奉陰違,表面上表效忠,實際上對蒙古愛理不理。
這讓忽必烈很不高興。
公元1284年,元朝派兵攻打占城(越南南部),向安南徵兵征糧,並假道安南國,想一併把安南收拾了,行「假道滅虢」之計。
但安南王似乎不傻,他組織安南軍抵抗。但依然無法阻擋蒙古鐵騎,以至於和他老爹一樣,被打得大敗後棄都逃跑,其弟弟陳益稷投降。不過安南水闊林密,往來走匿,於是和元軍捉起了迷藏。
而且時至夏季,蒙古大軍深入,久戰兵疲,給養困難。安南兵「雖數敗散,然增兵轉多」,特別是當地的地形,「蒙古軍馬不能施其技」,崎嶇濕滑,昔日戰無不勝的蒙古鐵騎根本不能施展。
於是元將脫歡決定放棄安南,撤軍回國於是,結果回撤途中,安南軍一路追堵截殺,元軍或被殺,或溺死,損失慘重。
惱羞成怒的忽必烈不能忍受此恥辱,於是次年又發兵10萬征討安南,從海道押運的糧草被安南伏擊,這次元軍還吸取了上次慘敗的教訓,採取步步為營的進軍方式,小心謹慎。
但依然事與願違,跟上次情況一樣糟糕,惡劣的天氣,氣候炎熱,不適應,糧草不濟,多山地形,種種不利,元軍再度損失慘重,狼狽不堪。
三征安南的失敗,讓忽必烈對安南耿耿於懷,一直想伺機征服,不過就在忽必烈最後一次準備出擊時,病死了,安南躲過大劫。
或許,這就是天意。橫掃亞歐大陸的蒙古鐵騎,遇到安南小國,也束手無策,三次慘敗,死傷無數。看來,天時地利人和還是很重要的。
※愚蠢皇后為了打擊對手,將皇帝舊情人找回來,結果自己成了犧牲品
TAG:顏威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