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別對寶寶干傻事

別對寶寶干傻事

文/主任醫師 謝基立

兒科病區新生兒病房裡,靜靜躺著兩名正與病魔抗爭的嬰兒。王弟弟剛出生7天,因家長聽信一些人的胡言亂語,花錢請鄉間一位老奶奶用縫衣針挑「馬牙」;張妹妹出生僅半個月,花錢請巫醫割「螳螂嘴」,在口腔內動刀。結果他們遭遇了同樣的不幸:均發生細菌性感染,最後釀成新生兒敗血症。醫院緊急搶救,家長追悔莫及。

別對寶寶干傻事

挑馬牙挑「黃」要不得

新生兒牙床上,常常散在數顆小米粒樣白色顆粒,北方人稱為「馬牙」,這是胎兒發育過程中埋藏在牙床里的牙釉質造釉細胞,尚未被吸收而形成的角化鈣,並不是牙齒。出生數周后,「馬牙」會自行脫落,不影響日後乳牙的萌出,無需作任何治療。

有的新生兒牙齦邊沿散在粟米大小的黃白色顆粒,南方民間稱為「黃」,其實是口腔粘液腺包囊,生後數周會自行消失,對嬰兒吸奶並無妨礙。

農村中不少家長缺乏科學知識,聽信流言,盛行挑「馬牙」和挑「黃」,用大號縫衣針挑刺出血來,還說什麼「放掉惡血就會好的」,結果適得其反,很容易引起細菌感染,甚至釀成敗血症。我們醫院兒科曾收治過多例。

何需割「螳螂嘴」

新生兒口腔兩側頰部黏膜下,各有一塊厚厚的脂肪墊,向口腔內鼓起,醫學上稱為頰脂體,江南民間稱為「螳螂嘴」。頰脂體在吮乳時藉其彈性使兩頰鼓起,使口腔內形成負壓,母親的乳汁得以源源溢出,以滿足嬰兒的需要。斷奶之後,這對頰脂體會逐漸消失。

有的新生兒不吃不哭,或者吮奶無力,精神萎靡不振,其實另有原因,而家長卻以為是「螳螂嘴」造成的,請民間沒有醫學知識的人亂治,竟然在嬰兒口腔兩側頰黏膜上各劃一刀,弄得口腔內血淋淋的,把嬰兒折騰得慘兮兮的,破損的口腔黏膜往往出血不止,還容易繼發細菌感染,釀成敗血症……

新生兒口腔黏膜嬌嫩,血管豐富,不但容易破損出血,而且細菌容易從破損的傷口侵入,引起感染,加以嬰兒免疫功能尚未發育完善,機體抵抗力較差,感染很容易通過血液循環擴散,結果釀成敗血症,甚至不治身亡。以往我們曾遇見數例因此而死亡者。

友情提示:

除了上述情況外,新生兒時期還會出現一些特有的生理現象,如體表的胎脂、色素斑與新生兒紅斑、生理性體重減輕、性器官異征、新生兒生理性黃疸等。基層醫務人員和家長應具備相關知識,不要聽信無稽之談,干出傷害小生命的傻事。

★全國郵發代號:36-43 80-151

★微信搜索:JiaTingYiXue

★投稿信箱:jtyxzz@sina.com或jtyxbj@163.com

★網址:www.jtyxzz.com

★郵購地址:鄭州市經二路13號 家庭醫學刊社

★健康是福|關愛家人|關注家庭醫學|健康一手掌握

我們是您的家庭小衛士|歡迎致電我們!

0371-65968289/ 65954441

掃一掃 健康一手掌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家庭醫學 的精彩文章:

新鮮銀耳食用有風險

TAG:家庭醫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