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羅漢圖中的祝壽習俗

羅漢圖中的祝壽習俗

宋代羅漢信仰興盛,由於禪宗的流行,也因羅漢野逸清古、平易近人的性格而在士大夫當中受到追捧。當時社會大量創作和傳播羅漢圖像,以滿足人們崇拜信仰和珍藏賞玩的雙重需求。宋人有在生日時修「羅漢供」的習俗,屆時懸掛羅漢圖畫,香花供養,祈願長壽。

羅漢,為阿羅漢的簡稱,為早期佛教當中證得最高果位的聖者,斷滅一切煩惱,不再輪迴受生,這一世結束後即入無餘涅槃。隨著大乘佛教的興起,出現了一類受佛咐囑,住世護法、不入涅槃的阿羅漢,為世人作福田,隨緣教化,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法住記》所載一一具名的十六大阿羅漢,由唐代高僧玄奘大師翻譯出來。十六羅漢為人們熟知後沒多久,又出現了毫無經典依據的十八羅漢,當為中國人的創造發明無疑,只是這多出來的兩位羅漢究竟姓甚名誰,歷來說法不一。

關於羅漢圖像的製作,唐末五代時期蔚然成風,出現了許多名家。北宋大文豪蘇軾晚年謫居海南期間,偶然於民間獲得前蜀張玄所繪《十八羅漢圖》,視之「奇勝」,欣喜萬分。張玄因畫羅漢而出名,時人呼為「張羅漢」。蘇軾為此十八羅漢像一一作頌並將其贈送給弟弟蘇轍,令其夫婦於生日時「設供以祈年集福」。在頌文前面的引言當中,蘇軾回憶起自己的外祖父程公,年輕時曾遇到十六位僧人借錢解厄。程公認為自己遇到的貴人是十六羅漢,於是常常設供,活到了九十歲。可見,蘇軾相信供養羅漢可以延年益壽,而他將如此珍貴的羅漢圖贈送給蘇轍夫婦,足見其仁心雅興以及手足情深。

南宋江西詩派的重要人物韓駒也喜好禪宗,逢其妻誕辰,曾專門請人畫十六羅漢並作羅漢供以祝壽,《令人生日以畫十六大阿羅漢為壽仍作三頌以祝長年》詩云:「悟得玄機已數年,曽蒙老宿印明禪。定知凡物難為壽,故仗髙人結勝緣。數枝西國芬陁利,一瓣南天波律香。持作誕辰羅漢供,願如羅漢壽無央。生朝欲作祈年供,長壽玉圭天上來。定是從今有家慶,世人傳作畫圖開。」「定知凡物難為壽」可知宋人在做壽這件事上還是非常重視的,而「願如羅漢壽無央」則表達出人們對於羅漢的認知是「壽無量」。

阿羅漢這一概念最早輸入中國時,被理解為能夠飛升和幻化的神仙,東漢時出現的《四十二章經》對阿羅漢的解釋就是「能飛行變化,住壽命,動天地」,北涼道泰所譯《入大乘論》中關於阿羅漢「云何住壽」的回答是「善修如意足,故能隨意住世,乃至盡於生死」。中國人很早就有了追求長生的信仰,而佛教經典中關於羅漢延壽住世的說法與本土道教中的神仙思想頗相契合。宋代中國文化發展的特點之一是三教融匯,深受傳統儒家滋養的士大夫大多同時出入佛道,將住壽於世、護法利生的阿羅漢視作「長生者」而發展出像前修供的祝壽習俗,實在是情理之中的文化趣事。

有生必有死,中國人重生也重死。除了祝壽以外,羅漢圖也常常用於薦亡。北宋京師開封興國寺浴室院慧汶法師珍藏有禪月大師貫休所繪《十六羅漢圖》,歐陽修第三子歐陽棐捐資重新裝裱,以為其亡女(蘇軾次子媳)追福滅罪,並作羅漢供。蘇軾將家藏《觀音像》一幅舍為中尊,並為觀音和十六羅漢各做贊一首。五代僧人貫休所繪《十六羅漢圖》非常著名,其筆下的羅漢胡貌梵像,自謂得之夢中。北宋武洞清善畫釋、道人物,有人將其畫刻石製作拓本以售賣。宋徽宗宣和年間(1119—1125),時任太學學錄的邊知白得到「武洞清石本羅漢十六紙」(當為武洞清畫《十六羅漢》的拓本),遣家童送到祖塋墳庵前,為先祖超薦。

羅漢信仰得以在佛菩薩信仰佔據主流的大乘佛教當中發展壯大是一個值得深入探討的宗教文化現象,這固然與羅漢遊戲神通、「內聖外凡」等鮮明個性有關,同時也離不開藝術家和文學家圍繞羅漢而展開的創作。宋代以後羅漢信仰不斷民間化、世俗化,產生出許多與羅漢相關的民俗活動,這些民俗活動與宋代祝壽習俗的神聖感和儀式感相比,宗教意味已經十分淡薄,更多地變成平民的娛樂活動了。

(作者為青島大學國學研究院副教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美術家網 的精彩文章:

以人掩其書——王陽明的《別妻侄詩》

TAG:中國美術家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