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驚奇 > 這一現象無法在三維時空解釋,人類會使用但不清楚原理,科學家:或涉及更高維

這一現象無法在三維時空解釋,人類會使用但不清楚原理,科學家:或涉及更高維

大約在80年前,愛因斯坦、波多爾斯基和羅森三位科學家論證了量子力學的不完備性,提出了一個悖論,兩個處於糾纏態的粒子可以將其分離任意遠,比如距離幾千光年,如果我們測量了其中一個粒子的性質,那麼就立刻知道了另一個粒子的性質。於是就有一個問題,兩個糾纏態粒子之間是通過什麼機制發生關聯?因為距離可以任意遠,那是否說明超光速的感知是存在的,顯然我們通過三維時空的角度是無法解釋這個問題。

這種超距作用至今仍然影響著全人類,因為所謂的量子隱形傳態的基本原理就是基於此,我們可以利用這種超距原理,給通信進行加密,比如接收信息者和發送者同時擁有一對處于貝爾態的糾纏粒子對,發送信息者可以對發送的信息和其中一個糾纏態粒子進行測量,然後將這些測量結果發送給接收者,接收信息的人根據這個測量結果對另一個糾纏態粒子進行么正變換,得到信息。

如果有人試圖從中間竊取信息,那麼提早測量就會導致糾纏態粒子坍縮,因此無法得知信息的內容。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澳大利亞格里菲斯量子動力學中心的一個研究小組進行了一個測試,展示了愛因斯坦超距作用的形成過程,測試光子對--光粒子到底是通過什麼機制在起作用。愛因斯坦將超距作用稱之為鬼魅般的行為,因為在相對論框架中這樣的超光速機制是不可能被允許的。模仿實驗室要找出的就是這種機制的原理,這種效應也被稱為量子非局域性,相關研究成果已經進行了發表。

量子非局域性是新一代全球量子信息網路發展的基礎,也可以說是重要組成部分,這是信息安全的物理定律保證。如果有更多的量子計算機出現,那麼信息安全就基本沒有問題了,那麼問題就在於誰能夠第一個找出超距作用的機制,然後才能在觀測不坍縮的情況下提前獲得信息。至少到目前為止,超距作用知道如何使用卻不清楚原理,強大的量子計算機可以出現,但原理還是沒有搞清楚。

隨著量子通道長度的增長,即量子傳輸的距離增加,成功通過鏈路的光子越來越少,因為沒有材料是完全透明的,任何吸收和散射過程都會造成損失。因此如果信息竊取著從吸收和散射過程透露出的光子,理論上是可能存在模擬糾纏態粒子,甚至分發假的信息,破壞整個信息鏈路。我們認為,科技本是如此,後人不斷攻克前人的技術壁壘,創造新的技術出來,愛因斯坦沒有解決的問題,估計會在本世紀內解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尖端1號 的精彩文章:

天宮一號使命完成將砸向日本北海道?美國:已失去控制,將覆蓋數百公里

TAG:尖端1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