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那些被「窮養」的孩子,現在怎麼樣了?

那些被「窮養」的孩子,現在怎麼樣了?

家庭是孩子們來到世界上最初的也是最重要的環境,而環境會因父母本身的經濟條件、文化水平、精神層次有很大差別。近年來,窮養和富養的話題總是為人們津津樂道,但毋庸置疑,窮和富的差別不僅是物質方面,更是精神底氣、視野與格局。如果我們無法改變經濟基礎,怎樣做,才能給孩子更好的「富」養環境呢?

先給大家講兩個小故事:

第一個是《五塊錢的故事

初二那年暑假,班上兩個女同學到他家串門。他們坐在一起聊天,這是他平生第一次與同齡女孩交往。後來,女同學提議去街上轉轉。他身無分文,便去找母親,希望給他一點零花錢。媽媽不肯給。他一再懇求,哀求。最後媽媽掏出五塊錢,「拿去!」他彎下腰,撿起那五塊錢,和女同學上街了,請她們一人喝了碗大碗茶,就各自散去了。

當年的男孩子現在30多歲了,大學畢業,經濟獨立,也早已到談婚論嫁的年齡。但他一直不肯結婚。他不結婚,也不回家。他知道他的父母非常孤寂。但目前他只想這樣過,不結婚,不回家。他說,這一切都源於那扔在地上的五塊錢。

去年年初,電視劇《人民的名義》熱播,國家某部委項目處長趙德漢這個人物留下深刻的印象,他清楚地記得自己受賄的金額——兩億三千九百九十九萬五千四百元!而面對滿滿一冰箱的人民幣,他說出了這樣的話:

第二個是英國紀錄片《人生七年》

曾獲得2006年英國電影學院獎和金衛星獎提名。該片一共8部,是完全的真人秀,它也被英國channel 4評為 「 最偉大的50部紀錄片」 之一。

1964年,導演邁克爾·艾普特想驗證英國社會階層是很難逾越的,富人的孩子依然是富人,窮人的孩子依然是窮人,隨機選擇了14個不同階層的孩子,每七年進行一次拍攝,從7歲開始,14歲,21歲,28歲,35歲,42歲,49歲,一直到去年的56歲。

幾十年過去,導演見證了這14個人從兒童、青少年再到成人、老人的過程.人生七年又七年,14個孩子的真實人生震撼上演。在《7up》那一集中,底、中、高三個階級的孩子就已經表現「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的孩子會打洞」的不同特質。

底層:打架是他們最大的娛樂,對未來沒什麼打算,夢想就是少挨打,不挨餓。中層:男孩有些關於自然或音樂的興趣愛好,盼望成為科學家或老師,女生則熱衷幻想結婚生娃。高層:聽甲殼蟲樂隊,看《金融時報》,業餘時間熱衷各種豐富的運動與社交活動,對未來早已規劃得具體詳盡,連中學、大學讀哪個都想好了。

而在《21up》至《56up》中,似乎精英還是精英,窮人還是窮人:

高層:雖然沒有「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巔峰」這麼浮誇,但也八九不離十了——進入BBC,成為大律師,住著大HOUSE。中層:男生公務員或教師,女生幸福與否則基本取決於婚姻美滿程度。底層:除了一個男孩通過考上好大學成為社會精英,其他均經歷輟學,早婚,多子,失業,生活常常伴隨社會經濟的動蕩而陷入困境,早早的就有孩子、孫子一籮筐。

看到這裡,各位爸媽是否開始為孩子的前途擔憂?

的確,若是以金錢作為衡量幸福與成功的標準,「階級」確實是某種難以逾越的鴻溝。但誰說幸福與成功就只有這一種呢:

生活在貧民窟的保羅,小時候常常一張憂鬱臉,長大後沒有一技之長,晚年時只能在妻子幫工的養老院謀得一份小小的修理工的雜差。雖然生活簡樸,但從他的語言與神情中我看到了快樂與滿足。但在28歲時賣掉了自己的房子,帶著妻子小孩開著房車走遍整個澳洲,晚年時夫妻恩愛,孩子可人,滿臉幸福與平靜.這幾個主人公的一生雖然顛沛流離,最終也未大富大貴,但他們都找到了屬於自己價值觀的幸福。

所以,重點來了,作為中、底層階級的家長們,我們應該給孩子怎樣的教育,才能讓孩子更好的過一生?

我從片中看到了這些啟示:

一、健全的心理

不得不承認,我們的孩子也會如片中一樣,在未來遭遇事業的瓶頸、感情的挫折等等困境,而孩子在遭遇困境時如何靠自己站起來,這將是我們身為父母在今後最為擔心的問題。除了錢,我們能留給孩子未來最好的護身符就是一顆樂觀、堅毅、從容的心,對生活充滿熱愛,敢於嘗試的孩子總是能有更多「好運」。而那些從小被父母打壓得畏縮、自卑,或是被過於保護的孩子,一次挫折就可能打得他爬不起來。「性格決定命運」並不是一句空穴來風的雞湯。

片中的三個孩子從正反兩面給了我們最好的答案:上文提到的蘇與兩個兒時好友一起參加了節目錄製,成人後,她們均遭受離婚、單親、貧困。但不同的是蘇在畫面中總保持著樂觀的笑容,享受與孩子的相處,而她倆朋友常常是一臉嚴肅,滿腹牢騷。最後,我們看到蘇越活越美,事業愛情雙豐收。而她那倆朋友繼續著叨叨中年大媽的人生。

二、興趣與鼓勵

勤奮是人生最重要的那張牌,而興趣和鼓勵是勤奮的起點,學習依然是跨域階級局限的必經之路,但若想把「勤奮」化為成就,還是離不開興趣的指引與成人的鼓勵。

出身農村的尼克的成才之路,正是這句話的最好詮釋:小學時,有一次老師與同學們正熱烈地討論著飛機知識,老師看到他便很熱情地說「你平時那麼愛看書,一定很了解飛機的東西」,小尼克卻心生懷疑:「我真的很懂飛機嗎?」。老師一句不經意的話語,卻讓尼克感受到了信任與鼓勵,從此更用心地去鑽研科學知識,他說是他的這位老師促使他入了科學的大門。最終,尼克憑著牛津大學物理學博士的身份,成為美國著名大學教授,是窮孩子里唯一逆襲成「社會精英」的漏網之魚。

、體驗挫敗感

溫室里的花朵承受不了狂風暴雨的侵襲。遇到挫折,家長原則上要讓男孩自己去處理,即使遇到挫折也不要心疼,更不可包辦。但要給予必要的指導,讓孩子知道如何解決問題。社會上有很多不公平的事。從小適當地受點委屈,就會對生活有更深刻的認識。所以,家長也不妨「苛刻」一點,給予適當的批評和懲罰。何況凡事必有因,比如被別人欺負,家長要問清楚,是不是孩子先去招惹別人了。要讓男孩從小懂得承擔起自己那份責任。

、增長見識

家長要給孩子提供豐富的條件和環境,讓孩子「自由探索」,見識到豐富的大千世界,才能建構安全感。女孩只有掌握的知識增長了,判斷能力增強了,她才不會輕易被外界所誘惑。讀書、旅行、學習一些才藝,參加社會活動,培養孩子社會責任感的同時還學會了與人交往的技巧。

真實的人生遠比故事來得更為精彩,我們每個人都可以試著想像一下人生的終點,去推斷我們現在應該做點什麼,以至於年老時少一點後悔。下一個七年,你會是怎樣、你的孩子會是怎樣,就在此刻你的一思一行中。人生的任何一次成功與失敗,都不是橫空出世的奇蹟,而是有跡可尋的因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蜀黍你太可愛了 的精彩文章:

TAG:蜀黍你太可愛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