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數人的狂歡!是誰限制了日本的漫改真人電影?
在真人版《銀魂》大電影日本狂砍37億日元的票房後,近日,導演福田雄一在推特發布了真人漫改電影《銀魂2》的劇本準備稿。換言之,《銀魂》續作已經開拍在即。事實上,真人漫改電影在日本是一件再尋常不過的事情,但是在IP的光環下,幾乎每一次的漫改電影總能引起粉絲的狂歡。
在近日Jump透露的消息中,《銀魂》漫畫最終話將在《周刊少年Jump》2018年第10期迎來完結,即僅剩2話就要跟大家說再見了,不過目前無法完全確定。不論是否真的完結,《銀魂2》真人電影即將開拍的消息對於粉絲而言都無異於是一件特大喜事。「銀魂」在日漫界的地位其實是個不大不小的IP,比它經典的IP比比皆是,如「浪客劍心」、「火影忍者」和「海賊王」等。
除了經典IP,還有一些近年來可以稱得上是現象級的IP也被改編成了真人電影搬上了大熒幕,如「三月的獅子」、「進擊的巨人」和「齊木雄楠的災難」等,真人漫改電影似乎成了一件順勢而為的事情。
真人漫改電影順應了IP發展的規律日本漫畫產業的規模令人瞠目,但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日漫的誕生要追溯到日本平安至鎌倉時代,即公元794年至1333年,這期間誕生了一部名為《鳥獸人物戲畫》的漫畫,這是日本第一部漫畫,也是日本國寶級作品。
即使《鳥獸人物戲畫》最晚於1333年被創作出來,那麼距今也已有685年的歷史。而下川凹夫創作的《芋川掠三玄關·一番之卷》被公認為日本的第一部動畫,該片創作於1917年,至今已有101年。
此後,日漫經歷了探索期、成熟期,以及現今的細化期。說日漫歷史悠久不無道理,在這漫長的發展史中,日漫產業形成了一套成熟的IP孵化體系。
一般情況下,日本動畫都是由人氣漫畫或輕小說改編而成,當然,有的輕小說會被先改編成漫畫,再進行動畫化製作。在此之後,如果依然人氣不減就有可能推齣劇場版,乃至真人電視劇化或真人電影化。除此之外,還有可能推出正版同名手游、舞台劇等。當然,豐富的周邊也是整個IP孵化體系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
如「刀劍神域」的IP化之路,就是從川原礫原著的輕小說開始的,由於銷量喜人,於2010年8月開始漫畫化,後來於2012年7月播齣動畫第一季,2017年推出首部劇場版動畫《刀劍神域-序列戰爭-》。另外,日本角川已於2016年將此IP電視劇化的改編權授予了美國好萊塢製片公司天舞影業。
一個例子或許不足以說明問題,但是民工漫《火影忍者》和《海賊王》的IP孵化之路也與此相差無幾,這印證了日漫IP的孵化體系大體如上所述。我們再回頭看看「銀魂」的IP孵化過程,不也正是如此嗎?從連載於2004年2號的《周刊少年Jump》的漫畫開始,到2006年播出的動畫版、2017年7月14日上映的真人版電影以及2017年7月15日播出的真人電視劇《銀魂-三葉篇-》都完全符合日漫IP的孵化過程。
因此,真人漫改電影並非出版社或動畫製作公司一時興起,而是一件順應IP發展規律的事情。那麼,真人漫改電影在日本發展地如何呢?
真人漫改電影在日本發展的現狀雖然在日本真人漫改電影是一件順勢而為的事情,但是日本真人漫改電影第一次走進大眾的視線卻是在33年前(1985年),一部名為《高校生極樂傳說》真人漫改電影開創了真人漫改電影的先河。
80年代是日本動畫的黃金時期,《龍珠》、《棒球英豪》、《足球小將》和《龍貓》均誕生於這段時期。或許是電影界眼紅動漫界取得的傲人成績,也想從中分一杯羹,於是日本導演那須博之在1985年12月14日將日本漫畫家木內一裕的漫畫《高校生極樂傳說》改編成了同名真人電影搬上了熒幕,並一舉斬獲1986年日本全年票房第二名。
嘗到了甜頭的那須博之怎會就此停下,於是在往後兩年分別推出了《高校生極樂傳說:高校與太郎的哀歌》和《高校生極樂傳說:高校與太郎進行曲》,而後者更是拿下了當年(1987年)第11屆日本電影學院獎的「最具話題影片獎」。
「高校生極樂傳說」系列的成功令電影界和動漫界都為之一振,於是他們信心滿滿地聯手合作,打算將IP的吸金能力最大化。可是事情似乎發展地並不順利,從1987年至2004年期間,真人漫改電影的數量幾乎僅能維持在一年一部,即使2005年後有所好轉,2017年日本本土上映的真人漫改電影已達28部,數量依然沒有想像得多。
這或許是源於並非所有動漫IP都適合改編成真人電影,放眼望去,但凡被改編成真人電影的動漫IP不是名氣夠大,就是資歷夠老,都是有一定粉絲基礎的。資歷夠老的經典IP數量畢竟有限;而名氣大的IP,也可能只是短時間的現象級IP,並不能成為經典IP,對於此類IP的改編需要快上加快,趁熱打鐵,一旦錯過了最佳時機,再想達到最佳放映效果必然有一定難度。
況且,如果動漫IP真人電影化還原度不夠,不僅不能吸引路人粉,恐怕還會被原作粉指著鼻子罵,「進擊的巨人」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進擊的巨人 ATTACK ON TITAN》於2015年8月1日上映,雖然收官票房為32.5億日元,這算是個不錯的成績,但是在IMDb的評分僅為5.1分(滿分10分)。
這樣的改編令原著粉失望極了,就算第一次是被IP蒙蔽了雙眼,為情懷買了單,但是觀眾不是傻子,想以同樣的方式糊弄他們第二次未免天真。因此,一個月後上映的後篇《進擊的巨人 ATTACK ON TITAN END OF THE WORLD》得到的是口碑票房雙撲街,IMDb評分為4.8分,票房僅有16.8億日元。
不過即使動漫IP粉絲基礎厚實,真人電影還原度也高,獲得的口碑也不錯,票房表現卻依然平平,能過30億日元就該開香檳慶祝了,反倒比不過優質的非漫改電影,這是為什麼呢?歸根究底是受眾群體的問題。
雖說日本是動漫大國,但是並非所有人都看動漫,更何況動漫下的分支多種多樣,個人喜好不同看的漫畫、動畫、輕小說類型也會不同,即使兩個人喜歡同一類型的動漫也不代表一定看過同一部漫畫、動畫或輕小說,因為日本的漫畫、動畫、輕小說多如牛毛,所以一部作品的受眾是有限的,它的真人漫改電影受眾同樣也是有限的。
大多數去看真人漫改電影的觀眾都是原作粉,只有少數是路人粉。由於路人粉沒看過原作,會認為真人漫改電影情節過於跳躍,人物介紹也不詳細,甚至壓根兒沒有,以及有些梗是只有原作粉才懂的,這種種原因都會導致路人粉看不懂電影,甚至因此給出差評。但是這種現象是難以避免的,因為電影將原本幾十集的內容壓縮成了短短的90分鐘,最多120分鐘,情節上難免會有所缺失。
從某種角度來看,限制真人漫改電影發展的是它本身,或許它只是少數人的狂歡。
TAG:VRZIN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