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Facebook掌權,Oculus的「去遊戲化」之路

Facebook掌權,Oculus的「去遊戲化」之路

Oculus的轉變,也是VR行業發展的縮影。

從PC VR轉向一體機、從遊戲轉向影視(社交)。Facebook對Oculus管理層完成清洗之後,也預示著Oculus朝著「去遊戲化」方向的轉變。

Facebook掌權,Oculus的「去遊戲化」之路

一邊是今年將會有5款Oculus VR影片登陸聖丹斯電影節New Frontier單元,Oculus體驗部門的負責人Colum Slevin信心滿滿地表示,「我們正在與VR故事敘述者和創作者合作打造最好的故事,並幫助他們把最好的作品帶給市場。」

另一邊是停止對於中小遊戲團隊的幫助,Oculus內容部門副總監Jason Rubin稱,「如今中小型的VR遊戲團隊即便沒有Oculus的幫助,也能通過自己的產品獲得盈利。」然而蜜蜂網通過部分與Oculus有接觸的國內開發者了解到,情況確實不樂觀。

2017年的VR市場,索尼對於PS VR保守、HTC忙於B端盈利、Oculus調整方向。

Facebook成就了Oculus,也改變了Oculus。

2017年的現狀和困境

沒有好內容、硬體性價比低,導致消費者不願買單;用戶數量少,導致內容團隊難以收回成本,不敢大資金投入打造精品。「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使得行業陷入惡性循環,嚴重拖緩了消費者市場大範圍普及的步伐。

從熱炒到媒體口中的寒冬期,巨頭成為了肩負行業希望的破冰主力。索尼系工作室打造的《Farpoint》、Oculus助力的《Roborecall》、《Superhot》,HTC投資的《工作模擬》等都是優秀之作。

結果卻事與願違,2017年VR行業依舊保持了匍匐發展的姿態,爆發預期從1-2年提高到至少3-5年的蟄伏。

內容方面,Rubin口中的中小團隊生存無憂並非現實。大批燒完第一輪融資的小團隊黯然退場,一些已經發布產品的團隊也只能勉強混個溫飽,需要不斷縮減開支,減少開發成本,做一些低成本遊戲來「過冬」。

Facebook掌權,Oculus的「去遊戲化」之路

結合蜜蜂網此前發布的《Steam VR 2017年度報告》,2017年上架的1219款VR遊戲中只有7款收入超百萬美元,其中還包括了《星際迷航:艦橋成員》、《輻射4 VR》這樣的大IP之作。

生存堪憂一詞形容並不為過。

硬體廠商也是如此,要麼是徹底破產,要麼和Hypereal一樣大裁員變更賽道,有且僅有個位數的國內硬體廠商還能在舞台上堅持。

在這本應同度難關的時刻,原本財大氣粗的Oculus卻突然調轉方向,重心從遊戲轉向影視(社交)內容的支持。

離錢更遠的VR影視

Facebook掌權,Oculus的「去遊戲化」之路

2014年,Facebook 30億美元收購(2017年扎克伯格透露實際收購成本比20億美元高出50%)Oculus是VR行業的第一把火。

在2016年的OC 3大會上,Facebook也宣布將投入5億美金用於VR內容扶持。Oculus也確確實實包養了一批內容團隊,比如數百萬美金委託Epic團隊打造《Robo Recall》(外媒猜測500萬美元以上開發成本)、年度黑馬《Superhot》等等。

如果說VR遊戲團隊生存困難,但尚存清晰的商業模式(售賣制)。那麼VR影視則是叫好不叫座,找不到可持續發展的方向。

最典型的例子莫過於前不久獲得了40多個獎項的VR影視工作室未來燈塔(Future Lighthouse)宣布因為拿不到新的融資,即將倒閉。自2015年創建三年來,其所創作的18部VR作品以及所獲得的40個VR獎項。包括為Sony Crackle創作的SnatchVR,該作品不僅入圍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展映,同時也被福布斯雜誌認為是一個普及VR的示範作品。

即使這樣的知名VR影視團隊依舊需要靠融資續命。做B端項目求存活,是國內VR影視團隊普遍的生存狀態。來自企業、政府的需求,讓團隊們擠破腦袋,其中不乏拖欠項目款的情況發生。

此外,愛奇藝等視頻平台此前也宣布對VR內容進行扶持。而蜜蜂網通過於製作團隊和平台溝通了解到,目前大家都放慢的步伐,植入廣告等模式探索發展效果不及預期。

結合最近半年Oculus對外發聲可以發現,遊戲的話題在減少,而對於影視的投入和幫助掛在嘴邊。隨著5部Oculus VR投資的影片參展今年聖丹斯電影節,Oculus體驗部門的負責人Colum Slevin稱,2018年將重點投資更多高質量VR影視內容。

令人費解的是,VR影視離現錢更遠,為什麼Oculus要調轉槍頭?

2017年12月22日Oculus Unwrapped大會上,Oculus體驗部門的監製Yelena Rachitsky一語道破,為了彌合遊戲故事敘述和交互性之間的鴻溝(與Facebook在社交方面的努力進行類比),Oculus將關注非遊戲的VR項目。

Facebook眼中的Oculus就應該為未來的VR社交鋪路,去遊戲化和關注影視最終目的也是如此。

理念不合的高層清洗

公司被收購,管理層換血並不是什麼新鮮事,創始人出局的情況也常有發生。年少得志的Oculus創始人Palmer Luckey(譯名帕爾默·拉奇)於2017年3月正式確認離開Oculus,這也標誌著Facebook對於Oculus管理層換血成功。

2016年12月14日,Oculus官博宣布,公司聯合創始人 Brendan Iribe卸任CEO一職,Oculus內部分拆PC VR和移動VR兩個部門。Brendan Iribe比負責PC VR部門,移動VR部門,則由才加入公司的Jon Thomason負責。

2017年1月23日,小米前全球副總裁Hugo Barra(大家比較熟悉的雨果巴拉)出任Facebook 虛擬現實業務部門副總裁,領導包括Oculus在內的虛擬現實團隊。

除了Palmer Luckey,原開發商戰略負責人Anna Sweet、資深開發商開發戰略顧問Callum Underwood先後離職。對於Oculus管理層換血事件,Facebook一直拒絕置評,並稱其奉行的政策是禁止討論有關內部人事變動的問題。

在蜜蜂網看來,理念不合是大清洗的根本原因之一。

Facebook掌權,Oculus的「去遊戲化」之路

一方面,帕爾默·拉奇一直與扎克伯格唱反調。單就VR社交一事,扎克伯格曾多次公開表示看好VR社交未來的前景,Facebook將不遺餘力的投入。而帕爾默·拉奇卻多次公開在大會上表示不看好VR社交,並且不會去做,甚至認為扎克伯格有些異想天開。

另一方面,包括帕爾默·拉奇在內原Oculus團隊對於VR遊戲態度是不遺餘力的支持,上文提到的知名作品也都是早期扶持的產物。帕爾默·拉奇也多次強調,遊戲是公司的立根之本。

Facebook VR社交產品經理Mike Booth曾提出這樣一個觀點,通過Facebook的研究發現,玩遊戲(甚至包括與其他人一起玩遊戲)會沖淡社交體驗。體驗越是趨向於遊戲,人們的互動就越少。

簡而言之,Facebook眼中的VR社交帝國應該儘可能「去遊戲化」,讓人們更多互動。

雙方理念的不合促使Facebook對Oculus管理層進行大清洗,那麼Jason Rubin作為倖存的內容負責人前後矛盾的言論也情有可原(從幫助中小團隊轉向只支持大IP大項目,同時重點關注VR影視內容)。

VR電影需要探索的全新交互與Facebook崇尚的互動有共通之處,然而Oculus發力影視的原因並不止於此。

2018年一體機市場混戰

PC VR硬體的發展已經陷入階段性瓶頸,解析度提升、非完美的無線方案、6DOF手柄等更新治標不治本,生產材料和工藝限制導致價格降不下來。

Facebook掌權,Oculus的「去遊戲化」之路

Oculus、HTC、大朋VR、3Glasses、Pico等廠商都相繼推出一體機,嘗試通過便捷性和價格優勢打開消費者市場。

與PC VR相比,一體機雖然便宜但也意味著性能的下降,遊戲品質進一步打折。特別是低端千萬機檔次的產品,更多起到「看片神器」的作用。當然,這個片顯然不能是色情片。(雖然VR色情行業發展速度驚人)

2017年10月的OC 4大會上,公布了售價199美元的Oculus GO以及Santa Cruz(高端一體機)的更多細節。2018年1月,小米和Oculus宣布聯合公布小米VR一體機,這款產品基於Oculus技術並將僅在中國發售。(國行版Oculus GO,少不了雨果巴拉牽線搭橋)

對Facebook而言,一體機滿足VR社交應用的需求,並不影響公司未來發展計劃(高質量遊戲玩不動又如何)。而一體機市場的普及,也需要大量VR影視內容輔助。

Oculus調轉槍頭,既有Facebook意志的影響,也符合市場策略調整後的實際需求。

近日,據電影雜誌《Variety》報道,VR發行公司City Lights以「七位數」美元的價格買下了由Protozoa Pictures公司出品的太空體驗三部曲之一的《Spheres》。雖然City Lights對此次收購的金額閉口不談,但《Variety》堅稱此次交易可能在100萬到500萬美元之間。

而《Spheres》的第一部《Songs Of Spacetime》也是Oculus投資亮相聖丹斯電影節的五部影片之一。Oculus Unwrapped大會上,Yelena Rachitsky自信滿滿地表示,Oculus正在探索VR影視內容營收的新方式。

當然Oculus的去遊戲化並非完全剝離遊戲業務,OC 4公布的遊戲包含《Face your Fears》、《LONE ECHO》、迪士尼和PIXAR的《COCO VR》、《The Unspoken Acolytes》、《BLADE RUNNER》、漫威的《Power UNITED VR》等有大IP的產品。然而這些手握大IP的廠商,本身也不缺乏資金。

拋棄中小團隊,重心轉移影視,還能承載Oculus成為Playstation那樣大型主機硬體製造商和平台的夢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VRZINC 的精彩文章:

TAG:VRZIN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