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部差點「殺死」美國總統的電影

一部差點「殺死」美國總統的電影

又到了周末,大家有沒有特別有趣的電影呢?如果有的話也可以在評論區推薦給大濕看看哦~那今天,我也有一部電影推薦給喜歡看電影的朋友。給大家介紹一部很有時代特色的電影。

在此之前,先從主演開始說起。

也許,提到羅伯特·迪尼路(羅伯特·德尼羅),第一時間想到的會是那部男人的聖經——《教父2》。不得不說,《教父》系列絕對是好萊塢難得的經典之作,這部系列電影可以說是經久不衰,憑著這部電影他贏得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獎,電影亦獲得了奧斯卡最佳電影,迪尼路迅即成了國際知名影星。

不過我要推薦的並不是《教父》,這部電影相信大家都已經看得爛熟於心,我要說的,是他另一部成名作——《Taxi Driver》(《計程車司機》)。

這部電影由羅伯特·迪尼路領銜,朱迪·科士達(朱迪·福斯特)主演,1976年上映的電影。這部片曾經引起過一時轟動,然而轟動的原因,不在於電影的本身,而是他帶來的故事。

科士達女士可能很多朋友會比較熟悉她1991年的電影《沉默的羔羊》,然而其實她早在3歲開始就出演各種商業廣告。

當看《沉默的羔羊》,被這位面部輪廓比較方正,帶給人嚴肅感,五官古典且精緻,硬朗又不失迷人的女士所吸引。略帶剛性的五官與其FBI探員身份相得益彰。而事實上,在這部讓她大紅的作品之前,科士達已經虜獲了不是男性觀眾的心。

拍攝《計程車司機》的時候,科士達年僅13歲,角色是一位迷途的雛妓Iris(朱迪·科士達飾)。

這個角色的戲份並不算很多,不過科士達年紀輕輕已經表現得足夠出色。

而作為本片的重點,且大部分的時間都聚焦在主角——退役軍人Travis Bickle(羅伯特·迪尼路飾)。

這個角色十分複雜,他是一位有明顯戰爭創傷後遺症的退役軍人,心地善良但是由於戰爭長時間遠離社會,與現代社會格格不入。身邊沒有家人、朋友甚至寵物,他唯一的嗜好居然是看色情電影。社會中複雜的人際關係以及魚龍混雜的社會狀態,也使他產生了厭世感。

這部片很好地反映了當時戰後美國的社會狀況,戰後的美國,頹廢風盛行。越戰拖垮了二戰後20年里,逐漸復甦的美國經濟,社會逐漸呈現出明顯的貧富懸殊,浮華盛世的表面與腐化的人心也漸漸浮出水面。故事大概就發生在這麼一個光怪陸離的年代。羅伯特迪尼路飾演的退役老兵,因為嚴重的失眠,所以想找一份夜班工作,他也因此順利地成為了一名計程車司機。

他內心充滿著正義感,對街邊的罪惡極其不滿,然而作為一個計程車司機,他認為自己無能為力。直到他生命中出現了兩位重要的女性,第一位,是由雪佛(斯碧爾·謝波德)飾演的Betsy。她是參議院服務處裡面的一位助理,他美麗迷人,散發著濃濃的知性美。

Travis 對其一見傾心,一陣猛烈的追求下,Betsy對其真誠打動,開始了最初的交往。然而在交往當中,Travis表現出了自己與這個社會的嚴重脫節。兩人旋即分開,Travis始終不理解這種建築在社交層面上的差異。於是他嘗試去找身邊見多識廣的工友「男巫」尋求答案,可惜工友也解不開他的心結。

在這種狀態下,他遇到了三位改變他的乘客,一位是Betsy支持的偽善政客,一位是苦不堪言卻又忍氣吞聲的綠帽男(嗯,眼尖的朋友應該會認出就是導演史高西斯飾演。。。),最後一位,就是由科士達飾演的雛妓Iris。

Travis在無法釋懷的心理環境中逐漸黑化,幻想自己是電影中的孤膽英雄,並且向黑市商人購買了4把槍。他嘗試為了引起Betsy注意去行刺她所支持的政客,失敗後,轉而孤身一人去找Iris並試圖將其帶出窯子。與窯子里的人一場激斗之後,心想自己終於完成了一位完美主義者的使命之時,舉起了手中的手槍欲飲彈自盡。可惜命運最終還是與他開了一個玩笑,他並沒有因為殺人成為罪犯,甚至被人們視為英雄。

黑化後的Travis祭出了這個經典的莫西幹頭,迪尼路無論是從外形還是行為上都很好地呈現出這種心理狀態的強烈變化。這部片使他本人一炮而紅,廣泛被認定是其演員生涯中最經典的角色,同時更讓他獲得首個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的提名,電影亦獲得戛納電影節最佳電影金棕櫚獎,至今亦於多個選舉和投票中被選為影史最佳電影之一。

片中,迪尼路將Travis複雜的眼部神態以及動作表現得淋漓盡致。

影片初,Travis眼神空洞,表情木訥,你能從他臉上感受到Travis與整個社會整個世界就如同隔了一道不可逾越的牆。孤獨,寂寞,空虛,你都能從迪尼路的眼神裡面體會得到。

後期,他的表情開始多樣化,更多自我愉悅的表情,表達出他已經找到了屬於自己的一個世界。張狂、暴躁,這都能從外表上感受得到。這個男人識圖從自己的世界裡面走出來,可悲的是,走出來了另一個如同惡魔般的自己。

片中一幕,Travis找工友傾訴,他在門口徘徊。幾輪徘徊,然後腳尖碰地,雙眼放空。迪尼路總是能用簡單的肢體語言,卻能夠很好地詮釋這個人物只能意會不能言傳的信息。Travis低落的情緒,難以表達的內心感受,用過幾個動作,轉達給了觀眾,這是後來人們稱他為「演技之神」的重要依據。

導演史高西斯在片中的構圖也是可圈可點。導演功力從片頭就已經散發出來,透過帶有霧氣的車窗玻璃,看到燈紅酒綠的紐約夜景。畫面迷茫又艷麗。而最後槍戰後倒地的這一幕,充分體現了史高西斯的暴力美學。儘管不像王家衛的電影那樣,每一幀截出來,都能像一幅油畫。不過高對比度,強烈的顏色以及複雜的鏡頭移動都使史高西斯提升到了一個全新台階。

本片除了需要關注裡面發揮出色的演員,更要關注這部電影所描述的社會環境。史高西斯對於當時社會狀況及人們心理的刻畫入木三分,對時局之隱喻耐人尋味。最後一幕,槍沒有殺死Travis,然而在那一刻,某一個Travis,其實已經死掉了

關於Travis的這種人格,有人分析,他那斯巴達式的生活形態以及選擇低收入又沒有出路的工作的模式,正是許多受苦於此癥狀的退伍軍人的寫照。心理或身體上有殘疾的退伍軍人被政府或社會遺忘, 並且沒有得到適當的補償。此外影片也描寫了嚴重的孤獨與疏離感造成的影響, 這是類分裂性人格疾患的徵兆, 伴隨著因社會的不公義而遷怒到他人的傾向, 最終採取了殺人行動。(《維基百科》)

影片在IMDB評分達到8.3分,豆瓣評分也有8.4分。儘管評分不算很高,但是這部片是幾位主要演員以及導演的成名作,作為史高西斯第五部正式電影,藉此他獲得了第20屆金棕櫚獎及美國影評人最佳導演。這是他的首次獲獎,也足見這部電影的含金量。

最後,值得一提的就是,這部片,除了電影本身,還直接導致了另外一件震驚中外的事件——里根遇刺事件。

富二代約翰·欣克利看完這部電影之後迷戀上了朱迪·科士達,為了博取女神的眼球(話說當時科士達甚至還未成年),居然想到模仿片中Travis的方式刺殺時任總統里根。

據他本人口述,其實在此之前,他已經看過這部電影不下15遍,之後他更開始開始在全國各地尾隨科士達,甚至從《人物周刊》上得知她已於1980年進入長青藤名校耶魯大學就讀後,也報名參加了該校的一個寫作培訓班。然後他開始給自己的心上人寫情書,並兩次打電話給她。可是落花有意流水無情,科士達表示對他「不感興趣」,但是欣克利覺得自己還是不能夠半途而廢。

於是他開始跟蹤當時的總統吉米·卡特。他意外發現,自己可以很輕易地走到總統身邊,其中一次甚至只有一步之遙,1980年10月,他在納什維爾國際機場因非法攜帶武器而被捕,當時卡特總統就在該地做競選活動,但聯邦調查局並沒有將兩事扯上聯繫,也沒有通知美國特勤局。

正因此導致後面的鬧劇發生。1981年3月21日,新上任不久的羅納德·里根與夫人南茜·里根出席了在哥倫比亞特區福特劇院舉行的一次募捐活動。30日中午,羅納德·里根在希爾頓酒店與美國勞工聯合會-產業工會聯合會的代表們共進午餐並發表了講話,這家酒店是整個特區公認最安全的酒店。

下午大約3點左右,里根正要通過「總統通道」離開酒店,欣克利趁門外人群混亂,對著里根總統連開6槍。所幸這6槍均未打中要害部位,而最近的一槍即為第6槍,擊中肺部,距心臟僅約2.5厘米。事後,為了保住他的命不被路人擊斃(為了將兇手繩之以法也是不遺餘力啊。。),安保人員甚至「被迫」傷害了兩名路人。

事後,兇手欣克利的土豪老爹(某石油公司總裁)花錢聘請了全美最牛逼的律師團隊為其子辯護,並謊稱他在當時患有間歇性的精神病,6月21日,他因查出有精神病而被法庭裁定無罪。此裁決引起美國上下廣泛不滿,以至於美國國會和很多州議會修改法律,為以後法庭上採信精神病加上了更嚴格的條件,有幾個州甚至廢止了精神病可以作為無罪理由的規定。

這件事的結局就是,里根因這件事成為了首位中彈生還的美國總統。而欣克利並沒有因此逃過法網。由於被診斷出他患有有危險性的精神病,因此被關進了有專人看守的精神病院,且不得保釋。此後欣克利一直在華盛頓一家精神病醫院就醫。他於2016年才得到批准可以永久出院,並於9月10日出院,返回母親家中居住,不過仍需遵守若干條件,包括不得對媒體發表講話,並需每星期工作3天及定期看精神科醫生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