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人生,沒有一寸虛度是多餘的

人生,沒有一寸虛度是多餘的

這個世界可怕的不是自私的人,而是自私到理直氣壯的人。一個社會的深度冷漠以及高度暴戾,都是由這種理直氣壯豢養成的。這樣的結果是,每個人都活在指責和推諉當中,少了責任和擔當。

無私是難以喚醒自私的,但規則可以逼其就範。在一個冷漠的世界,溫情不過是一抹亮色,要讓每一個人都能自知甚或自省,僅憑溫良的勸導和引領是靠不住的。也就是說,只有規則強大,理性才會啟動,良知才能回歸。

文/馬德 選自《只為被你深情悅賞》

圖/唐寅(明)

抬頭去欣賞雲飛,俯身去觀摩螞蟻打架,在水塘邊追逐一隻蜻蜓,在山岡上來幾聲長嘯,或縱情發半下午的呆,或華麗麗為自己放一個長假。虛度,就是為靈魂做些無用的事。只因為,有用的事,我們已經做得太多太久。

人的童年,大多是虛度過來的,但它給予生命的,恰恰是最本質的需要。成年之後,虛度得少了,追逐得多了,卻從此少了許多快活。在靈魂愉悅的層面上,人生,沒有一寸虛度是多餘的。

文/馬德 選自《物質皮相與精神面相》

圖/唐寅(明)

人只有在看清自己之後,才能在別人那裡平靜下來。年輕的時候嘴不把門,愛論人短長,上了年歲,就會多了謹慎,少了武斷。這是理性對人性的勝利,也是年老對年輕的誠懇道歉。

文/馬德 選自《沒了饒舌的資本》

圖/唐寅(明)

一個人,姦猾到千夫所指,一定是逾越了道德底線。從這個意義上講,在良知之內的小姦猾都是可以被諒解的。因為,誰都不完美。寬容別人,就是放過自己。

姦猾到了極致,人情味兒完全喪失。特徵上,就是剝離了道德束縛,赤裸裸的,直奔陰險、殘暴和狠毒。人情味兒,是善與惡之間最後的一層面紗。撕下這一層,惡便無所顧忌。到了這個地步,此前的小姦猾,就成了後來所有罪惡的伏筆。

道德的力量就在這裡,道德的軟弱也在這裡。這個世界,總會有道德所無法挽救的人,這不是道德的缺陷,而是道德的無奈和尷尬之處。

文/馬德 選自/《活出一點精神高度》

圖/唐寅(明)

這個世界上,有一種人是無法用道理說通的。不是你的道理不對,而是對方根本不屑於你的對與不對。

你所講的,不是他願要的。這種張狂和偏執,源於自私。自私是一切道理的死敵。一個在心底里沒有他人的人,其人生版圖上,公允和公正始終是被踐踏的。

文/馬德 選自/《總有人讓這個世界高貴著》

圖/唐寅(明)

這個世界,有僥倖。但不寬恕僥倖。不要把自己一步一步拖到付出代價的境地。生活中一切的罪與非罪,罰與非罰,良心會有知,光陰會有知,天地會有知。

不去欺負生活,生活自會安妥地待你。清白乾凈的靈魂,特徵只有一個:無愧過往,不畏將來。

文/馬德 選自/《生活的坑都是自己挖的》

圖/唐寅(明)

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尊重,來自於距離感和神秘感。錢和權,容易產生距離感。有人尊重你,其實只是尊重背後的錢和權。神秘感,實際上是一種陌生感。有的人跟你處了一輩子,卻始終摸不透對方的脾氣。因為摸不透,所以處處謹小慎微相待。

還有一種純粹的尊重,即才華的征服感。但征服感來自能征服的人。一個崇拜錢權的社會,不會把才能當回事。所以,若不能居高臨下獲得距離感,就緘口少言保持神秘感,否則,沒有人敬重你。

文/馬德 選自/《話嘮須守口》

圖/唐寅(明)

人生差不多就是這樣一個飯局,你既要跟相悅的人推杯,也要和厭見的人換盞。一頓飯吃下去,你可以領受一顆心,也可以見識一副嘴臉。吃到最後,你還能在這個言不由衷的筵席上熱鬧和歡笑,就是你承載世界的能力。

文/馬德 選自/《總得為人生心寒一次》

圖/唐寅(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馬德 的精彩文章:

馬德‖與別人鬥氣,不如自己爭氣

TAG:馬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