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悟空問答:關於克隆猴和人類的進化

悟空問答:關於克隆猴和人類的進化

問:兩隻克隆猴在中國誕生,你怎麼看?

答:這項實驗意義重大,但目前的受益者主要是科學家,他們可以通過這個方法獲得大量基因相同的靈長類動物克隆用於科研。

但是,這項實驗對於普通民眾來說意義不大,因為目前的技術還不足以用來克隆瀕危靈長類動物,更別說克隆人了,下面我就簡單解釋一下:

這項技術的大致流程就是先找來一隻健康母猴的卵子,把細胞核去掉,再找來另一隻猴的細胞核,將其引入到前面那個去掉細胞核的母猴卵子中去,組成一個全新的受精卵細胞,然後在體外將這個細胞培養成胚胎,植入第三隻母猴的子宮中,希望能代孕成功。

讀到這裡,大部分讀者肯定會認為這項技術應該很容易成功,但事實上難度極大,原因就是細胞核中的染色體是有「年齡」的。染色體在生命的不同階段具有不同的年齡(狀態),必須將其恢復到胚胎時期的狀態才能讓胚胎順利著床並發育成個體。

換句話說,科學家必須想辦法讓成年染色體返老還童,否則是不可能克隆成功的。

決定染色體年齡的是大名鼎鼎的「甲基化」,即DNA分子上的一種修飾。不同的修飾方式(也就是甲基化方式)決定了染色體的年齡,科學家必須找到胚胎時期的甲基化模式,才能將一個已經「成年」的染色體恢復到胚胎時期的年齡。問題在於目前科學家們尚不完全清楚胚胎染色體的甲基化模式,所以目前的這類克隆實驗成功率極低。

這次中科院神經所採用了兩種不同的實驗路線。一種路線的細胞核供體是成年猴子,這是真正意義上的「克隆動物」的模式,未來的所謂「克隆人」也必須採取這個路線。最終這條路線失敗了,誕生的幼猴很快就死了,說明科學家們尚未搞清細胞核返老還童的秘密。我必須再次強調,這才是最最核心的技術要點,這次神經所並沒有攻克這個難點,所以這項研究在科學上的成就並不像大家想像的那麼大。

另一種路線的細胞核供體來自流產的猴胚胎細胞,這樣的細胞核本身年齡就不大,實驗難度大大下降。饒是如此還是不行,最終是依靠幾個特殊的甲基化酶將胚胎的細胞核年齡進一步「幼化」,最終才誕生了中中和華華。雖然這條路線的意義也很大,但遠不如上一條路線那麼驚世駭俗。

關於細胞核年齡和甲基化的關係,我在前一期《三聯生活周刊》的衰老封面故事裡有詳細的解讀,歡迎大家去買一本看看,看完你就會明白我的意思了。

++++++++++++

問:人類在進化過程中身體會不會退化?會變成什麼樣?

答:在過去的1萬年里,人類的身體確實在退化,因為人類越來越依靠大腦去獲得資源,對身體機能的要求越來越低了。比如,農業發明之後人類不需要再去打獵了,農民對於身高體重的要求都和獵手不同,於是人類的平均身高在農業發明之後迅速縮短了12厘米,肌肉力量也弱化了很多。

但是,農業剛被發明出來的時候人類的科技水平還很低,死亡率很高,凡是不適合農業生產模式的人都被自然淘汰了,所以才會有上述那麼顯著的變化。現在不同了,99%的人類嬰兒都活了下來,他們當中的絕大多數都可以健康地活到成年,所以未來的人類進化方向就是看誰更容易找到伴侶,以及什麼樣的夫妻更願意生孩子(而不是看誰的孩子更健康)。

人類進入這種狀態的時間只有100多年,尚未看出明顯變化,但細微的變化已經可以看出來了。最近有一幫科學家從英國生物銀行里調出了大量歷史數據,和現代人做了比較,發現男性的體質指數(BMI)變大了一點點,說明英國女人更喜歡結實一點的男性。相比之下,女性的生育年齡提前了一點點,說明這樣的女性更有可能多生孩子。

但是,上述這兩個變化的幅度都非常小。事實上,科學家們通過這項研究得出的主要結論是:人類進化基本上已經停止了,自然選擇變得極為穩定,其特徵就是各種極端性狀的比例越來越低,但平均值不變。如果把人類性狀做成一條鐘形曲線的話,這條曲線變得越來越窄了,但中點一直沒變。

換句話說,人類正變得越來越平均,越來越一樣。所幸人類的大腦不受此影響,所以說,我們這個物種的身體雖然越來越無趣,但精神上完全可以變得越來越有趣。

這篇論文發表在2017年11月3日出版的《美國國家科學院報》(PNAS)上,大家可以找來看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土摩托看世界 的精彩文章:

TAG:土摩托看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