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護膚專題(二)保濕這件「小事」
當小仙女們成功跨過機艙車艙這些沙漠田後,終於來到夢想中的度假地。一般這個時節,大家選擇的目的地無非兩種,一是壯著膽往天寒地凍處遊走,去欣賞冰雪奇緣;二是逃離到碧海藍天白雲沙灘和……大大太陽的海島。看似兩極,實則二者的護膚重點是一樣一樣的。
【關鍵詞】保濕
我們的角質層正常的含水量在20%左右,這是一個臨界線,只有在這個含水量,我們皮膚里的一系列化學反應才能正常進行。當皮膚的含水量低到10%左右時,我們的面部就開始起皮屑,皴裂(小破口)甚至干癢發紅。這時,皮膚內的化學反應也將無法正常進行,它們將會從角質層提取出水分來促成這一反應,從而使角質層含水量更加減少,形成惡性循環。而其實決定角質層柔軟細膩光滑程度的,又不僅僅只靠水分,還有皮脂腺分泌的油脂。就此來看,在寒冷或極寒地帶,因氣溫影響,我們的皮脂腺變的懶惰,油脂分泌減少。此時若再有風,那簡直就是寒冷的幫凶,會在油脂不足的情況下再加大角質層的失水量和失水速度,乾燥就呈現了出來。那在熱帶地區,溫度倒是很好的鞭策了皮脂腺的工作,但同時也鞭策了汗腺的分泌,大量的出汗不僅會帶走角質層的油脂,而且會造成皮膚自帶天然保濕因子NMF的流失。所以即使在溫暖熱帶,乾燥仍然是肌膚護理的一大麻煩。
【敲黑板】保濕的關鍵點:
精華水精華油麵霜,補充封閉一個都不能少
精華水中可以加入小分子易滲透且與皮膚本身所含保濕成分一致或相似的物質,如甘油、氨基酸、尿素、vb3等,即使補充表皮層的流失。這是熱帶保濕很重要的一步。那對於寒帶保濕,精華油的作用就凸現出來了,選擇有機冷壓植物油,根據自身膚質合理搭配或厚重或輕薄的油脂,也可以搭配0.5%到2%的保濕精油,補充表皮層油脂不足的問題。這裡面我比較推薦的幾款植物油有荷荷巴油、葡萄籽油、甜杏仁油、臻果油、仙人掌籽油、猴麵包樹油、沙棘果油、角鯊烷等。可以提高肌膚含水量的精油有大馬士革玫瑰、千葉玫瑰、小花茉莉、胡蘿蔔籽、天竺葵、玫瑰草等。面霜,做保濕的最後一步:封閉鎖水。一般可選擇大分子補水成分,如玻尿酸等,油脂類可以搭配固態油脂,如乳木果油(沙漠皮最愛)等。
成分效果有幾成,關鍵在於塗抹手法
當你備妥了保濕類護膚品後,如何將其效果最大化呈現,就成了第二步的戰略目標。精華水:按壓式塗抹精華油:打圈按摩面 霜:打圈按摩這裡和我們平常所用的方法差異最大的應該就是精華水了。那種把水噴在臉上,啪啪啪拍打吸收的方法著實不可取。這樣會使大量水揮發在空氣中,而且有些敏感肌膚會使表皮屏障受損(這也是可做專題的大話題啊),或者手勁兒太重生生把好好的表皮層拍出問題。當然城牆皮除外。
面膜偶爾用用挺好,天天敷就成了美顏殺手
之所以在保濕部分提到面膜,是因為無論媒體宣傳也好,專櫃小姐的諄諄教導也好,都提醒我們,要想皮膚好,面膜是法寶啊!我要說的是,天天敷面膜,不僅不會使皮膚變好,反而會成你的美顏殺手。因為面膜後,角質層含水量大大提高,如果你敷的時間再長點,那就有過度水合的危險,這時你的表皮層的磚牆結構開始鬆動,防禦能力大大降低,真真兒的是「我家大門常打開,敞開懷抱等你」,細菌有害物質等成群結隊就來你家串門來了,於是,發炎、敏感、痘痘啥的全都引來了,這就成了一場痛並難受著的大趴了。所以,面膜是把雙刃劍……建議每周1到2次足矣,個人覺得水膜優於片狀面膜(倆字兒:新鮮)。啰嗦一句,面膜過後,簡單成分就好,功能性產品最好不用。若是面膜後上妝,那就是……作死!!!水膜使用靈活,可以根據自己的皮膚狀態,選擇適合的純露即可。
今兒就先聊到這兒吧,保濕這條路任重道遠,讓我們一起攜手前行!
TAG:護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