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文?象 遲到的拯救

文?象 遲到的拯救

文化不息,步履不停

今日音樂

GIF

希望它們的滅絕

能警醒在世的人類

那些在年輕時記得旅鴿的人仍然活著;那些在年輕時曾被一陣活生生的風搖動的樹仍然活著。但是十年後,只有最老的櫟樹還記得這些鳥,而最後,只有沙丘認識它們。——利奧波德

旅鴿 :在14世紀時我們曾在北美地區被稱為「自鳥類出現以來種群規模最大的奇蹟般的物種」,那時很多人都以為我們是無論如何都不會被人類滅絕的。但是,這無疑是個笑話,如今你可以在動物園的標本園中看到我的樣子,你也可以在很多古典書籍中看到我的身影。

當歲月凝結成文明,而我再也不能遇到你。

(旅鴿)

獵手們想到很多捕殺旅鴿的辦法,有一種方法是縫上一隻旅鴿的眼皮,讓它不能看見東西。然後把它的雙腳栓在一根長桿的頂端,將長桿升到一兩米的高度後甩下去,這樣旅鴿做出降落的動作,扑打翅膀。

這個動作吸引了其他旅鴿,它們可能以為地上有什麼吃的東西,於是很多旅鴿飛落下來,從而掉進羅網,走往滅亡。

由於旅鴿的捕獲量大,肉味鮮美,很快便成為農貿市場上搶手的商品。旅鴿的羽毛亦受許多歐洲人所喜愛,旅鴿胸部的羽毛擁有迷人的色澤和輕柔的質感,可以用來裝飾品,亦是羽絨製品的絕佳材料。

(旅鴿)

當旅鴿數量急劇下降,人類開始意識到去「拯救」它們。他們開始嘗試著人工繁殖,但是並不是預期所想。到1910年,所有人工飼養的旅鴿陸續死去,只剩下「瑪莎」獨自活在世上。1914年9月1日,「瑪莎」也離開這個世界,這個曾經數目龐大到人們無法估計族群的物種,在不到一個半世紀就徹底滅絕了

和旅鴿一樣,斑驢的滅絕亦讓人痛心。斑驢由於肉鮮美且出肉量高,因此一直是非洲人主要獵食的對象,但原始的狩獵方法並沒有給斑驢群體以致命打擊。直到19世紀,歐洲移民大量湧入非洲,看到如此美麗的動物他們顯得很興奮。

因為斑驢亮麗的皮毛,一時間斑驢標本價格昂貴,這更促使了這些貪婪的歐洲人對斑驢大開殺戒。到了19世紀中期,非洲南部已經很少再能見到斑驢了。

(斑驢)

到了19世紀70年代,斑驢已經所剩無幾了,這時歐洲人就捕捉活斑驢運動歐洲,試圖人工飼養繁殖。到了1880年,人們再也捕捉不到野生的斑驢了,而運到歐洲的活斑驢因不適應生存環境一個接一個地死去了。

遇到同樣遭遇的還有渡渡鳥,16世紀後期,帶著來複槍和獵犬的歐洲人來到了模里西斯。歐洲人來到島上後,渡渡鳥就成了他們主要的食物來源。從這以後,大量的渡渡鳥被捕殺,就連幼鳥和蛋也不能倖免。

起初,歐洲人每天可以捕殺到幾千隻到上萬隻渡渡鳥,可是由於過度的捕殺,很快他們每天捕殺的數量越來越少。1681年,最後一隻渡渡鳥被殘忍的殺害了,從此,地球上再也見不到渡渡鳥了,除非是在博物館的標本室和畫家的圖畫中。

(渡渡鳥)

當如果連一個物種的滅絕都無法喚醒人類的反思和警醒,還一味覺得這只是博取同情,那可以預見的未來,那將慘不忍睹。——《Science》

其實這是一場

極少觀眾看到的

落幕

·End·

作者 羅珺瑤

責編丨羅冰冰

總監 周學浚

出品 人文學院文化傳播工作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文系文化傳播工作室 的精彩文章:

TAG:中文系文化傳播工作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