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踐戰勝夫差,不是因為卧薪嘗膽,而是順應時代的卑鄙無恥
有一個人,在中國人心中是英雄史詩般的人物,可是,在真實的歷史上,他其實是一個毫無底線的卑鄙無恥小人。今天我們就說說這個人。
他不怕失敗,忍辱負重,卧薪嘗膽,奮發圖強,最後逆襲滅掉吳國的故事,在中國是一個家喻戶曉和大快人心的成功學案例,激勵了一代又一代的後人。
這就是我想說的那個人:勾踐!
以前我們認識的勾踐是一個充滿正能量的勾踐。
但是我想告訴你,勾踐不僅是一個卑鄙無恥的人,而且他能夠成功滅掉吳國,跟春秋向戰國轉變的一個重要秘密有關。
我們先說他的卑鄙無恥。
勾踐這個人,為了成功,可以不守規則可以不擇手段。
攜李之戰過程中,吳軍和越軍交戰,面對強大的吳軍,勾踐突然派出幾百名囚徒,排成三列然後自刎,吳軍看到這個場景嚇得目瞪口呆,勾踐趁吳軍魂飛魄散之際發動攻擊,將吳軍打敗。
我們知道,春秋時期的戰爭是講究禮法的,但勾踐的殘忍無底線行為,不僅突破了當時的軍禮,將吳軍嚇得目瞪口呆,即使二千多年後的我們看到這段血腥描寫也感到毛骨悚然。
遵守軍禮的吳軍敗了,卑鄙的越軍勝了。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銘,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
勾踐的卑鄙不止這一次。
根據當時的禮法,在災荒年代,即使是敵對的兩個國家也要互相救助,這在現代人看來是無法想像的,但這卻是真的。比如秦晉互為敵對國家,但是秦國發生糧食危機時候,晉國通過舟運大量糧食救濟秦人。我們的主角越國發生災荒時,向吳國請求借稻種,吳國恪守規則滿足了越國的請求,可是,後來吳國發生災荒的時候,勾踐假惺惺要救濟,竟然恩將仇報將稻種煮熟了給吳國。
勾踐的行為一再表明他是一個不遵守規則的人。他成功滅掉吳國後,他的功臣范蠡就選擇功成身退,趕緊離開勾踐,按照范蠡的說法,是擔心勾踐卸磨殺驢、兔死狗烹。以勾踐一貫的為人處事手段范蠡的擔心不是沒有道理的,因為另一個功臣文種後來就招致勾踐的毒手,這也側面證明勾踐是一個沒底線的小人。
悲哀的是,勾踐的這種卑鄙行徑被後世當做足智多謀和深謀遠慮的品格而歌頌讚美,我真的想打人啊。
春秋末年,一隻腳已經踏進了戰國。
吳王夫差和越王勾踐就是生活在這個承上啟下的時候。這時候中國的戰爭模式正在發生深刻的轉變,這場轉變就是我前面說的重要秘密,而這也是最後吳國失敗而越國勝利的原因。
在春秋時期,當時的戰爭是爭霸模式。
什麼是爭霸模式?是指當時的天子衰微,諸侯國崛起,這麼多諸侯國之間須選出一位霸主來帶領和團結大家抵抗夷狄。
而想成為霸主,就得經過這些程序:首先得降服無關緊要的小國,讓這些小國成為自己的附屬國;接著挑戰當時最強大的國家——霸主,通過戰爭將其打敗;最後召開盟會,得到大家的承認,你就是新霸主了。
爭霸模式下,徹底消滅對方一個國家和一個政權的情況很少見,一般情況下都是通過威懾或者外交手段使對方臣服,只要對方服軟,目的就達到了。
但是到了戰國時期,爭霸模式悄然變成了滅國模式。
所謂滅國模式,就是通過殘酷的戰爭滅掉敵對國家,跟春秋時期的爭霸模式截然不同。我們知道秦始皇最後就是通過滅國模式將關東六國滅掉後統一中國的。
勾踐和吳王夫差所處的時代,是在春秋末年,是從爭霸模式向滅國模式轉變的過渡期。
雷軍說,站在風口上,豬也能飛上天。
在這個風口上,勾踐的卑鄙無恥剛好符合時代的要求,因為滅國模式就是為達到目的不擇手段講究「兵法」,他順應了時代的潮流,笑到了最後。
而吳王夫差沒有覺察到這場深刻的轉變,他依然秉持周禮,保持君子之風,固守爭霸模式,結果大敗虧輸。
於是,我們看到在夫椒之戰後,吳王夫差打敗了越國,他完全可以乘勝殺掉勾踐、滅掉越國,但是他沒有,相反在得到勾踐的臣服後,允許越國以附庸國、僕從國的形式存在,然後他揮師北上,和當時的霸主晉國決戰,爭奪霸主地位。
為什麼夫差不對越國趕盡殺絕?為什麼揮師北上?
「服而舍之」、「又能舍服」是春秋時期各國軍事行動中普遍規則,夫差在夫椒之戰中打敗勾踐,放了勾踐,沒有斬盡殺絕,沒有「墮其城,毀其國」,這是符合春秋以來的傳統做法的。夫差的腦子裡想的是成為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等那樣的人。
齊桓公一生參與戰爭二十餘次,除了少數幾次外,大部分都是通過威懾使對手屈服,即所謂的「九合諸侯,不以兵車」。
除了齊桓公,春秋還有很多這樣的例子:
《左傳隱公元年》載:「惠公之季年,敗宋師於黃,公(隱公)立而求成焉。九月,及宋人盟於宿。」
《左傳隱公八年》載:「齊人卒平宋、衛於鄭。秋,會於溫,盟於瓦屋。以釋東門之役,禮也。」
《左傳桓公八年》載:「秋,隨及楚平,楚子將不許。斗伯比曰:天去其疾矣,隨未可克也。乃盟而還。」
但是夫差生活的春秋和戰國之交,戰爭的模式已經悄然發生轉變。君子之風的爭霸模式逐漸被殺人遍野的滅國模式所取代,但是夫差沒有意識到這個轉變。
於是,沉醉在春秋時代的夫差遇到了沒有道德底線的勾踐,夫差被勾踐滅國了。
夫差並沒有做錯什麼,只是他沒有跟上時代的步伐,他落伍了,於是受到了歷史的懲罰。
落伍就要挨打!
參考資料:黃朴民,《歷史的第三種讀法》
TAG:明清源唐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