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印象主義:什麼才是真實

印象主義:什麼才是真實

I want to touch people with my art. I want them to say 「he feels deeply, he feels tenderly」. —《至愛梵高·星空之謎》

印象主義(Impressionism),熟悉而又陌生。看印象主義的畫,會覺得很好看、很親切;提起印象主義畫家,可以很自然的想到莫奈、梵高、馬奈、雷諾阿、塞尚...

可是,如果細想印象主義,好像又是很陌生的:為什麼會出現印象主義?印象主義的內涵是什麼?印象主義各個畫家的特徵?是否印象主義表現的「朦朧」才是我們真實的世界?

恰好最近姑娘們說咱們「外行的百科全書」的欄目好久沒有更新了,所以在這裡本外行就著一點點知識背景和讀了一些些書,來簡單講一印象派。希望大家以後在去畫室、去美術館、亦或是在玩「頭腦王者」時,能有一點點的幫助(笑)。

01

什麼是印象主義?

「走出人工的光線的畫室!捨棄畫廊的調子與褐色的顏料!到明快的日光中來描畫!」

為什麼叫「印象主義」:印象主義(又稱「印象派」)起源於19世紀60年代的法國,是一場繪畫的變革運動。

「印象主義」這個名稱來自莫奈的《日出·印象》,當莫奈展出此畫時,被記者批評和諷刺此畫是「Impressionism」,於是莫奈一不做、二不休,就給自己的畫取了《日出·印象》這個名字。並且這些從學院派變革的畫家們也被統稱為「印象派」。

誕生的背景:印象派誕生的時候,學院派(Academy)佔領著畫壇的主流。學院派的畫家遵守傳統繪畫風格,十分重視基本功訓練,並且貶低色彩在造型藝術中的作用和排斥藝術中的感情作用。在繪畫內容上,也要求遵守傳統,繪畫強調「主題」(特別是歷史神話等),繪畫技巧上也要求嚴格寫實,強調素描,「套路化」非常的嚴重。

印象派的畫家們希望把繪畫從文學、歷史、神話、主題中解放出來,使得單純作為畫作來供人欣賞。他們覺得重要的是親眼看到的感覺,希望能創造出一種無論誰看到都能理解的繪畫(現在大眾對古典傳統畫比較陌生,可能也是因為對畫背後的歷史、神話都比較不熟悉)。印象派注重的是「感覺」、「印象」和「眼見為實」。

左圖(古典傳統繪畫):《馬拉之死》The Death of Marat) 1793年 雅克·路易·達維特,達維特如實描述馬拉在浴室被暗殺的場景,馬拉被指定為公安委員會的委員,追隨羅伯斯比爾,在1794年熱月政變後,作為雅各賓派的負責人之一而被捕。

右圖(印象主義繪畫):《池塘·睡蓮》Le Bassinaux Nympheas 1918-1919 克勞德·莫奈,通過對睡蓮景色的繪畫把「光、色」表現的淋漓精緻。印象派的「印象」之一體現在繪畫陰影時,並不像是學院派利用黑色,而是根據實際看到的顏色(例如睡蓮的陰影帶上了紫色和綠色)。

古典傳統繪畫和印象主義繪畫的對比

02

為什麼會出現印象主義

1)王權的消退和社會的重新繁榮

法蘭西第二共和國時期(1852-1870年)的統治者拿破崙三世非常憧憬學院派的繪畫,導致學院派一家獨大、大力擠壓其他畫派。在1870年普法戰爭,拿破崙三世被俘,學院派的靠山倒台,因此1874年,第一屆印象派畫展才能順利公開展覽。

雖然法國經歷了公社和臨時政府的混亂,但在19世紀80年代後,產業革命極速推進。城市變得繁榮,開始出現了不同於貴族的富人集體和日益追求美好精神需要的市民階層。因此,簡單易懂的「印象派」繪畫在後期受到了這些「新貴族」的青睞,得以大力發展。

2)對學院派一成不變的不滿和變革

19世紀的繪畫界被學院派壟斷,因此若是得不到學院派的認可,便很難成名(和暴富)。但是學院派被一群「老頑固」掌控著,對於藝術家們新穎、創新的畫法並不贊同,並且古典主義的繪畫已經達到巔峰再難突破,因此一群「印象派」畫家便另闢蹊徑,開創了屬於自己的「落選者沙龍」來對抗「官方沙龍」。

另外,正值歐洲資本主義勢力向外擴張,同時也帶來了東方藝術向西方的傳入。中國捲軸繪畫、絲織品刺繡形態,日本浮世繪等東方風格繪畫藝術,在一定程度上給當時的畫家變革的靈感。

3)科學發展使得外出繪畫成為可能

印象派以前的畫家選擇「足不出戶」,其主要原因是條件不允許。一是沒有裝顏料的容器;二是筆刷都是捆紮成圓頭;三是交通不便無法遠行;四是畫架太大,搬運不便。

到了十九世紀,隨著「軟管顏料」的發明、扁柄刷的設計、火車的通行、摺疊畫架的發明等一系列科學發展,使得畫家更容易「走出去」,走到更遠的地方和採用扁平筆刷進行大面積的色塊塗抹。

4)照相機的出現和色彩理論的拓展

手持照相機在1839年被發明出來,但是那個時候的相機曝光時間長,被拍物體稍有移動便會拍出模糊的、角度詭異的照片。這給畫家們豐富的靈感,對於動態人物的描繪、對新的構圖都給予了啟發。另外,由於攝影的出現,繪畫不再要求「記錄事實」或者是「畫像」。如果繪畫想要超越照相機,那麼藝術和美感成為了繪畫者的追求所在。

並且,近代科學逐漸成熟,物理學家對光和色進行了大量的研究,總結出許多新的色彩科學理論,也給畫家們對於色彩的新的理解。

03

印象派的主要人物及代表作

馬奈 Eduard Manet(1832~1883):「印象主義之父」

馬奈出生於法國巴黎的一個中產階級家庭,年輕時遊歷各國,跟隨學院派老師學習繪畫。但最後遵從自己的喜好,逐漸成為了印象派的領袖人物。

馬奈不向學院派妥協,但也不做徹底的叛逆者。他從未參加印象派展覽,也不承認自己是印象派。但是他對於「感覺」、「視覺」的理念對他之後的印象派畫家的影響非常巨大。

馬奈的繪畫關鍵詞:平面化、大色塊、題材大膽

平面化:摒棄了古典繪畫對於三維立體的追求,而是認為視覺是二維的感官,繪畫應只對二維負責。

大色塊:大塊的色塊構成,適合遠距離的觀看會有身臨其境的感受。

題材大膽:《草地上的午餐》里一位女性全裸坐在草地上,身邊兩位男性穿戴整齊;當時的藝術家如果要畫裸女,會在周圍畫一些小天使,說是維納斯,是某女神,但是馬奈在《奧林匹亞》里大膽的直接畫裸女,而且還是妓女,真的是挑戰權威的勇士。

《草地上的午餐》Le déjeuner sur l"herbe1863,把全裸的女子和衣冠楚楚的紳士畫在一起,畫法上對傳統繪畫進行大膽的革新,擺脫了傳統繪畫中精細的筆觸和大量的棕褐色調,代之以鮮艷明亮、對比強烈、近乎平塗的概括的色塊,拿破崙三世見到此畫都想用皮鞭抽打。

《奧林匹亞》Olympia 1863年,Olympia在法語中其實就是妓女的代名詞,馬奈敢大膽的直接描繪赤裸裸的現實,是真的「勇士」。

莫奈 Claude Monet(1840~1926):真正的「印象主義之父」

莫奈出生於法國,曾去阿爾及利亞服兵役兩年,後來進入大學接受正統的美術教育。莫奈、畢沙羅等人組成了一個小圈子,反對學院派繪畫,主張去戶外觀察。

但當時壟斷整個繪畫圈的沙龍展,認為莫奈的畫法太過離經叛道,因此莫奈等人的畫落選了。後來在1874年4月15日,莫奈和他的好基友們(畢沙羅、雷諾阿、巴衣齊等)舉辦了「落選者沙龍」,在這裡展出了那幅著名的《日出·印象》。

莫奈的繪畫關鍵詞:光影、瞬間、朦朧

光影:莫奈對光影的把握是開創性的,從他的畫可以感受到光影的不斷變化。通過「色彩分割法」,並不把顏料混合,而是把不同顏色的顏料疊在一起,更貼近現實當中我們看到景色的樣子。

瞬間:光影的變化隨著光線的角度和強度不斷變化,從而導致眼中看到的景象也瞬息萬變。因此,莫奈常常會創作題材一致的作品,或是同一景象在不同時間的繪畫(「連作」畫法),例如《魯昂大教堂》、《乾草堆》、《睡蓮》等。

朦朧:莫奈的畫充滿了朦朧感,從遠處看更能感受到他繪畫的「真實感」。朦朧感、印象感,其實就是印象派畫家所追求的「形而下」的藝術理念:看到什麼就是什麼,就在畫布上展現什麼,而不是經過頭腦中的知識加工。

《日出·印象》 Sunrise, impression 1873年,在當時以寫實主義為主的畫壇中,被許多專家們評論為「還不如一幅未完成的草稿」。莫奈開創了「色彩分割法」,不把顏色混合,而是直接將顏料一塊塊塗抹在畫布上。

《魯昂大教堂》Rouen Cathedral 1892-1894 ,莫奈發明了「連作」的畫法,就是對著相同的場景連續作畫,表現出不同的時間和季節以及時間的變化。其實看這些畫,特別像是給同一張照片加了不同的濾鏡,真的是「人肉美顏相機」。

雷諾阿 Pierre- Auguste Renoir(1841-1919):「幸福的畫家」

雷諾阿出生於法國,年少時隨彩陶匠當學徒,因此受到陶瓷藝術的啟發,繪畫里的人物都有晶瑩剔透和柔和靈動之感。

雷諾阿和莫奈是關係非常好的朋友,是印象主義誕生之初,並肩作戰的「戰友」。但是雷諾阿對印象主義繪畫的理念沒有貫徹終身,到了創作的中後期,深受文藝復興時期作品的影響,又回歸到了古典主義學院派的風格之中(人物形象更加精細寫實)。

雷諾阿的繪畫關鍵詞:幸福、女人、色彩斑斕

「為什麼藝術不能是美的呢?世界上醜惡的事情已經夠多的了」 —雷諾阿

幸福:雷諾阿的繪畫採用了輕快明亮的色彩和筆觸,使得畫上的人看上去都非常的輕鬆愉快。「紅磨坊」並不是一個輕快的場所,而是充滿著酒精和色情的風化場所,但是在雷諾阿的繪畫里,每個人都洋溢著幸福。

女人:雷諾阿特別喜歡畫女人,而且他畫得女人都非常美麗和溫暖。如果看他畫的女人,會覺得皮膚都晶瑩剔透、吹彈可破。如果仔細再看,你會發現他利用了光影,在皮膚上加上了彩色的陰影,從而顯得肌膚更加的稚嫩。

色彩斑斕:如果仔細看《紅磨坊的舞會》,則會看到圖畫里利用的「光斑」,也正是這些「光斑」使得畫面更加的靈動。雷諾阿非常的喜歡綠色,他對人物的刻畫喜歡以他獨特的綠色為背景,並且也不是純粹的綠色,而是帶著紋理的「五彩斑斕的綠色」。

《紅磨坊的舞會》Dance at Le Moulin de la Galette 1876 ,這幅畫在1990年被一位日本的富豪齊藤良平以7810萬美元拍下,這位土豪還對外宣稱,要在他去世時把這幅畫和梵高的《加歇爾醫生的肖像》一起點燃作為他的陪葬品。還好後來他破產了,就把這幅畫賣給了匿名的富豪。

《小艾琳》Irene Cahen 1880,11歲的小艾琳是富豪路易斯的女兒,據說當時她爹對這幅畫並不是很滿意(因為畫中小艾琳感覺很憂鬱),並且拖了很久才付了一半的錢。

德加 Hilaire-Germain-Edgar Degas(1834~1917):「不是印象派的印象派」

德加生於富裕的金融資本家家庭,因此他的一生一直處於「不差錢」的狀態。德加一直秉持學院派的繪畫理念,不承認自己是印象主義畫家,他覺得繪畫就應該是室內的事情,不應該跑到室外(其實可能就是宅吧)。

但是他的繪畫在感官上有著典型的印象主義風格。他的繪畫不是臨摹或速寫,而是在對著模特做完筆記後,根據自己腦內的記憶和處理進行最終畫布上的繪畫。德加和馬奈是很好的朋友(兩位都是「富二代」),人緣也非常好,早上看看賽馬,晚上喝喝酒,好不愜意。

德加的繪畫關鍵詞:舞女、不高興、捕捉瞬間

不高興:和雷諾阿的幸福形成鮮明的對比的是,德加畫里的人都顯得非常的不高興。如果看《貝萊利一家》的肖像畫,貝萊利一家人都是特別的「不高興」。德加本人也是有名的孤僻、冷漠和尖酸刻薄,所以繪畫出的畫也顯得非常的理性和冷淡。

舞女:德加一生留下2000多幅作品,其中一半都是舞女。在他靜態的畫里,舞女栩栩如生,彷彿真的舞動了起來。莫奈的「連作」、達利的「麵餅鍾」都是費盡心思想通過靜態的畫表現出時間的變化,而德加通過舞女的繪畫輕鬆的就達到了動態的效果。(當時的舞女地位並不是很高,只要有錢就可以隨便觀摩或是「潛規則」)

捕捉瞬間能達到靜態圖片的動態效果,也是因為德加擅長捕捉動態的空間。這可能也和他「不高興」的性格有關,能非常客觀和冷靜的捕捉動態的瞬間。德加喜歡粉彩多於油彩,而且用的是進口的日本紙,這也是他繪畫比較獨特的原因。

《貝萊利一家》Portrait of the Bellelli Family 1858-1867,這幅「全家福」里,每個人物都是非常的「不高興」。這幅畫里的女主人貝萊利夫人是德加的姑姑,當時她的父親(也就是德加的爺爺)去世,因此才會顯得不開心(德加繪畫的內容大多都是比較黑暗的,所以人物都是一臉的「不高興」)。

《舞台上的舞女》The Star (Dancer on Stage) 1878,德加非常喜歡畫「舞女」,在他的繪畫里,彷彿可以看到舞女在繪畫里旋轉和跳躍。如果仔細看,還有一位穿著黑衣的男士在冷漠的觀看,可能畫的就是他自己,亦或是花了錢來觀摩的上層人士。

塞尚 Paul Cezanne (1839~1906):「現代主義之父」

塞尚出生於義大利,22歲來到法國巴黎求學,卻不幸落選巴黎高等美術學院。家境富裕,經常和巴黎的畫家來往,也是印象派創始人之一畢沙羅的學生,但他卻從不融入群體,本人也是非常的邋遢、不修邊幅和「殺馬特」。

後印象主義也是現代主義的開端,強調的是用主觀的感受去塑造客觀的印象。塞尚認可印象主義畫派「眼見為實」的理念,但並不認同「瞬間感」。他認為繪畫應該表現永恆,而永恆並不是觀察者所觀察到的。因此,他的繪畫會帶一些「失真」。

塞尚的繪畫關鍵詞:歪房子和蘋果、失真、幾何形狀

「我要用一個蘋果來震驚巴黎。」 —塞尚

歪房子和蘋果:如果去看塞尚的《塞尚父親的別墅》和《穿紅馬甲的男孩》,你會覺得非常的不協調。房子是歪的、孩子的左手歪的離譜。塞尚認為繪畫應該畫出客觀,而不要加入畫家的主觀感受,「歪房子」和「長短手」是他所認為的客觀。在後期,塞尚畫了大量的蘋果,如果去看這些靜物,同樣也會發現非常的不協調。

失真:忽略了物體的立體感,不追求透視的正確。認為繪畫不一定要描繪真實客觀的事物,可以為了藝術家的藝術理念對物體進行改造和扭曲,進行純粹的創作。

幾何形狀:塞尚把所畫的事物抽象成為拼接的幾何形狀。在《聖維克多山》里,樹木是三角形的、田地是矩形的,整體畫面的構圖也是幾何圖形的。

《一籃蘋果》The Basket of Apples 1890-1894,如果看桌沿,隔了白布的兩端的桌沿並不是在一條直線上,造成了「扭曲」。可能塞尚所希望的是,觀察者拋開蘋果的存在,而當做一個永恆的、純粹的幾何形狀去欣賞。

《聖維克多山》Mont Sainte-Victoire 1885-1887,塞尚畫了60多幅聖維克多山,在一幅畫里有多個角度視角的拼接和各種幾何圖形的拼接,並且所繪畫的樹也是歪曲的,能感受到有風在吹過。

梵高 Vincent Willem van Gogh (1853~1890):「表現主義啟蒙者」

梵高出生在荷蘭一個新教牧師家庭,直到27歲才成為一名職業的畫家,37歲英年早逝。關於他的故事實在是太多,他的作品也是「家喻戶曉」。每個人的心中可能都有一個梵高,所以很難總結一個完整的他來。我常常覺得,他畫出的世界可能就是一個憂鬱的人所看到的世界。他在窮困潦倒時還能堅持他的畫風不妥協,可能也是因為他所認識的世界就是他表現的那樣吧。

梵高在繪畫史上重要性在於,他的繪畫更側重的是畫家自己的情感。客觀物體在他眼裡只是一種表達情感的媒介,而這種理念啟發了更多的藝術家進行創作和創新。

梵高的繪畫關鍵詞:情感、強烈、憂鬱

情感:梵高的作品如果用一個詞來描述,我會選擇「震撼」。大概是因為他的繪畫里壓縮了太多他自己的情感,情感導致他所觀察到的事物都是扭曲的。

強烈:得益於管狀顏料的發明,梵高可以直接將顏色從顏料管里擠出塗抹在畫布上,因此呈現出極高的顏色飽和度。仔細看的話,他的每一筆塗畫的粗細、深淺、厚度都是不一的。在不同心情下用不同的筆觸來表達,更能感受到畫家心境和情感的變化。

憂鬱:梵高是的的確確患有「精神病」的,因此他的繪畫里充滿了憂鬱。梵高的一生可以說是非常不順利的,和其他畫家不同,他沒有同好的朋友(高更曾經算的話)、沒有經濟來源(只是靠著弟弟的救濟)、也飽受疾病的折磨,或許繪畫對他來說才是「真實的生活」,但是在當時環境下,他的繪畫實在是太超前了。

《向日葵》Sun Flowers 1888,梵高用了黃色的背景來襯托黃色的向日葵,但是反而突出了向日葵的明亮。他把自己的簽名畫在了花瓶上,對比強烈的藍色並不突兀。這幅畫也是梵高認為自己最重要的作品(可能因為高更讚賞了這幅畫)。

《星夜》Starry Night 1889,畫中的數目、天空和山脈都是扭曲和變形的,好像被一個漩渦吸進去一樣。或許梵高想表現的也是對人生的漩渦的無奈感,又或者梵高真的看到了不一樣的景色。

高更 Paul Gauguin(1848~1903):「野獸派啟蒙者」

高更這個耳熟能詳的名字,大概離不開他和梵高曲折的友誼,但其實高更本人一生也非常帶有傳奇色彩。

高更出生於巴黎,曾是一位成功的股票經紀人。在35歲時放棄了在銀行的工作,成為了一名職業畫家。1885年為拋棄妻子離家出走(後來又拋棄了好基友梵高),並在1891年決定離開歐洲到南太平洋的塔希提島Tahiti和土著人一起過原始生活,並且娶了一土著人女子為妻。因此,高更才有了具有原始野性風格的作品。

高更的繪畫關鍵詞:反現代化、原始野性、象徵主義

反現代化:高更所處的時代背景建立在反現代化的基礎上,當時法國寫實主義和巴比松畫派都認為現代科技的進步造成了極大的貧富差距,阻礙了社會的發展。高更對現世文明感到厭惡,更是認為現代化科技反對的是藝術本身,所以他希望能夠回歸原始和自然。

原始野性:高更追求的是「赤裸裸的自然的狀態」,他認為藝術是一種本能,應該是脫離理智而來自於內心,不應該像相機一樣描繪自然。

象徵主義他的繪畫里的人物在五官外貌上差別不是很大,用臉譜化的技法來展現畫面的主題。

《我們從何處來?我們是誰?我們往何處去?》Where Do We Come From? What Are We? Where Are We Going 1897,這幅畫的嬰兒意指人類誕生,中間摘果是暗示亞當採摘智慧果寓人類生存發展,爾後是老人,整個形象意示人類從生到死的命運,畫出人生三部曲,討論了人類所面臨的終極問題。

《遊魂》The Spirit of the Dead Keeps Watch 1892。高更遵循了「象徵主義」的原則,在女子後方畫了「幽靈」來象徵遊魂。高更是真正看到這幅景色,覺得這個眼神非常的美麗,所以記錄了下來(大師眼中的美真的很難懂,我反正看的是覺得有點陰森)。

04

後記:「真實是什麼」

印象主義和傳統繪畫之間的分歧在於對什麼是真實有了不同的答案。古典繪畫對於真實的理解來自於對自然的研究學習,將積累下來的知識,運用到藝術創作之中;而對於印象主義來說,真實只能是「眼見為實」,所謂知識,是人們經過大腦處理加工過的,唯有眼中看到的才是真的真實。——嚴伯鈞的西方藝術課

如果去看那些印象派的藝術家們,他們的家庭環境、成長經歷、性格愛好都各有不同,但他們相同的是對於內心真實感受的追求。

真實是什麼?在印象派里是「眼中所看到的事物」,《無問西東》里是「從心靈深處滿溢出來的不懊悔也不羞恥的平和與喜悅」。真實,不是過來人的經驗和教科書,也不是別人和社會強加在你身上的標籤,也不是大眾對於現實的普遍看法和想法。

我們沒有辦法定義「什麼是真實」,但是追求內心認為的「真實」大概是我們唯一能做的事情了吧。

作者:來自藍鯨的愚姑娘

Reference:《小顧聊繪畫》顧爺、《從莫奈到梵高,印象派里有什麼》中野京子、《嚴伯鈞的西方藝術課》嚴伯鈞

微信號:深京女子圖鑑

三名 深(神) 京(經) 女子之生活見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深京女子圖鑑 的精彩文章:

TAG:深京女子圖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