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人草書為了讓人不認識
姜夔(生卒年約在1155—1221間),字堯章,號白石道人,鄱陽(今屬江西)人。南宋文學家、音樂家。人品秀拔,體態清瑩,氣貌若不勝衣,望之若神仙中人。他在詞中抒發了自己雖然流落江湖,但不忘君國的感時傷世的思想,描寫了自己漂泊的羈旅生活,抒發自己不得用世及情場失意的苦悶心情,以及超凡脫俗、飄然不群,有如孤雲野鶴般的個性。曾著《大樂議》、《白石道人詩集》、《白石道人歌曲》、《續書譜》、《絳帖平》等書傳世。
姜白石云:「古人作草如今人做楷,無一筆苟且。」余謂古人草法從分隸出,今人草法從行楷出,古人作草欲人識,今人作草欲人不識,而流弊遂不可勝言。
譯文:姜白石說:大概古人作草書,就像今人作楷書一樣,沒有有一筆是敷衍的。筆法形態變化多端,也有亂法度的感覺。我看古人的草書方法是出於隸書與八分書,而今人的草書卻出於行楷。古人作草書是為了讓人辨認和識別(那時候草書的主要功能是記錄,所以必須能夠很快識別),而今人做草書時候為了讓別人不認識,(可能是過度重視了藝術感情的傾訴,而忽略了草書的作用,也就是過於藝術化的結果)相傳張芝曾有」匆匆不暇草書」一語,引起後人爭論。我們以為草書既比真書為難,當然不是匆忙之間所能寫好的;以其法度森嚴,必然一筆不苟,方可取以示人,非如一般以為可潦草從事,不像真書需要筆畫清晰,因此可以胡亂去寫,即令出乎規矩,也沒什麼關係。這是錯誤的看法,要不得的。
草書的形體,就如人的坐卧行立,揖讓紛爭,乘船騎馬,歌舞跳躍的感覺,一切生活變化情景,都反映在草書形體之中,一個草字的形體,常常有很多變化。運筆有起有應,怎樣起筆,如何應筆,也是有規律可循的。大概學草書,應當先取張芝、皇象,索靖等人的章草來臨摹、學習,就會使字的結構安排,達到平正,去下筆書寫,就會有根基。
然後摹仿王羲之,增加一些變化,溶合一些奇妙的風韻。如果廣泛學習諸家法帖、墨跡,而不加選擇,也會存在著失誤,該連的地方卻不連,當斷的地方反而連續,有時不知向背,不知起止,不悟轉換,隨意運筆,任筆鋒寫成形體,以致於產生失誤,顛倒錯亂,這是不應該的。可是,有人卻認為這是新奇,是不妥的。自從王獻之以後,已經出現了這類的情形,何況現在呢。人品也很重要,如果襟懷風韻不高,即使記憶雖多,也洗刷不去塵俗之態。倘若人品高尚,情懷疏朗,揮毫作書,定有過人之處。(雖然同是藝術表達,但是表達的風韻不同,也不一定被人認可,以道德為根基的藝術創作是為正宗,也就是過人之處)
月雅書畫中國網編輯整理推薦
——月雅往期經典,點擊以下鏈接直接閱讀——
TAG:月雅書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