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溪穴治療眩暈的臨床心得
定期推送健康飲食,穴位常識,民間偏方,科學育兒,小兒推拿,艾灸養生,中醫中藥,特殊醫案等諸多優質內容!關注「立來健康」,您的健康立來!
眩暈,發作時的特徵是常常會感到天旋地轉的暈,甚至噁心、嘔吐、冒冷汗等自律神經失調的癥狀。
眩暈是由於情志、飲食內傷、體虛久病、失血勞倦及外傷、手術等病因,引起風、火、痰、瘀上擾清空或精虧血少,清竅失養為基本病機,以頭暈、眼花為主要臨床表現的一類病證。眩即眼花,暈是頭暈,兩者常同時並見,故統稱為「眩暈」,其輕者閉目可止,重者如坐車船,旋轉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有噁心、嘔吐、汗出、面色蒼白等癥狀。
中醫對眩暈的認識
眩暈病證,歷代醫籍記載頗多。《內經》對其涉及臟腑、病性歸屬方面均有記述,如《靈樞,衛氣》認為「上虛則眩」,《靈樞·口問》說:「上氣不足,腦為之不滿,耳為之苦鳴,頭為之苦傾,目為之眩」,《靈樞·海論》認為「腦為髓海」,而「髓海不足,則腦轉耳鳴」,認為眩暈一病以虛為主。
筆者認為:眩暈根源為虛證;以腎虛不足為主要病機,在教科書中雖然分為肝陽上亢型、痰濁型眩暈等。但是究其原因還是以腎虛不足為主。特別是現代臨床上所見的椎動脈型頸椎病和交感神經型頸椎病出現眩暈癥狀或噁心嘔吐癥狀時均可採用滋陰養腎的治則治療。
太溪治療眩暈的故事
2009年春天,山東水利學院一老師到我診所求診。主訴:眩暈、耳鳴;並伴有噁心嘔吐一周。輸液治療療效不佳,經同事介紹來我處就診,經診斷後我初步確立處方:內關、耳門、聽宮、中脘、太溪等穴,因患者恐懼針灸,特別是針刺頭部,讓我先從腳部進針,最後再針刺頭部和上肢穴位。於是我先進針太溪穴,當我扎入太溪穴後行針不到10秒鐘,患者立馬驚叫:「神了,我頭不暈了,也不怎麼噁心了」,考慮到患者比較恐懼針灸,又因為有立竿見影的功效,於是其他穴位我也不給他扎了,只扎了雙太溪穴。留針30分鐘,期間每5分鐘用刮柄法行針。起針後患者訴述癥狀基本消失。我又囑咐患者連續針灸3天,3天後患者所有不適全部消失,達到臨床治癒。
以前對於眩暈、耳鳴的患者針灸我多取耳朵附近穴位、如伴有噁心多加內關、伴有胸悶多加中脘、足三里等;而該患者只取一個太溪穴,療效如此明顯,我本人也非常驚訝,於是再有同類疾病的患者就診,我都用單太溪穴針刺。每獲良效。
太溪治療眩暈探究
太溪穴是足少陰原穴。其位於足內側,內踝後方與腳跟骨筋腱之間的凹陷處,也就是說在腳的內踝與跟腱之間的凹陷處。
本穴屬土。屬土,指本穴氣血運行變化表現出的五行屬性。本穴物質為地部流行的經水,其變化為進一步的氣化散熱,表現出土的長養特徵,故其屬土。主治病症為:腎臟病、牙痛、喉嚨腫痛、氣喘、支氣管炎、手腳冰涼、女性生理不順、關節炎、精力不濟、手腳無力、風濕痛等。此穴位為人體足少陰腎經上的主要穴道之一,臨床有關此穴的治病療法有:治療手腳冰冷、穴道刺激療法治療掉發等。
但是對於針灸本穴治療眩暈少有介紹,筆者也是無意中發現。眩暈的病因分為本虛和本虛標實兩類。本虛常由陰虧、氣血虧虛、髓海不足等而致眩暈;本虛標實多為肝陰虧虛,肝火上擾,或脾胃虛弱,痰濁中阻而致眩暈,本虛標實根源還是本虛。 病理變化為陰虛則肝陽上亢,肝風內動,上擾清空,發為眩暈;氣虛則清陽不展,血虛則腦失所養,皆能發生眩暈;腎精虧耗,不能生髓,髓海不足,上下俱虛,發生眩暈;或嗜食肥甘,饑飽勞倦,傷於脾胃,健運失司,以致水谷不化精微,聚濕成疾,痰濕中阻,則清陽不升,濁陰不降,引發眩暈。
太溪穴是足診三脈「決生死,處百病」三大獨特要穴之一。古代很多大醫面對病垂的病人,就是用這個穴「補腎氣,斷生死」。太溪是腎經的原穴。原穴能夠激發、調動身體的原動力,所以其作用是擅長於滋陰補腎、通調三焦,說白了就是一個大補穴,凡是腎虛引起的各種癥狀,如腰酸、頭暈、耳鳴、脫髮、牙齒鬆動、哮喘,還有男人最擔心的性功能衰退以及婦女的習慣性流產,都可通過刺激這個穴位收到明顯的效果。
太溪是腎經的原穴,也就是說腎經的原氣大會於此,是人體當中元氣旺盛而又尊貴無比的地方,古代醫家稱其為"回陽九穴之一"。我們都知道腎是人體的先天之本,中醫說腎陰和腎陽是生長發育的根本,五臟六腑、四肢百骸皆根植於腎,腎一旦出現問題,人體就會百病從生。而作為腎經的原穴,太溪的作用自然是非常巨大的。
通過上述分析;眩暈耳鳴的核心病機為正虛;而太溪穴又是補元氣、腎氣的要穴,且是「回陽九穴之一」。故太溪對上述患者的立竿見影之效的謎團也就解開了!
TAG:立來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