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如何改變了我們閱讀新聞的方式 | 文藝
原標題:攝影如何改變了我們閱讀新聞的方式 | 文藝
19世紀中葉以來,新聞攝影通過照片傳遞新聞,形塑了人們認知世界的方式。從最開始的戰地攝影,圖片敘事慢慢延伸到包括體育、長篇故事在內的有新聞價值的事件。有人會說,圖片新聞的全盛時代早已隨著《生活》(LIFE)這類圖片雜誌的停刊一去不返,但攝影記者們自己也在不停調整,使用新的技術和平台,繼續講述著當代社會的重要事件。
攝影記者詹姆斯·納赫特韋(James Nachtway)1994年在盧安達種族屠殺事件現場工作。克里斯蒂安·菲(Christian Fei)攝
19世紀中葉以來,新聞攝影通過照片傳遞新聞,形塑了人們認知世界的方式。從最開始的戰地攝影,圖片敘事慢慢延伸到包括體育、長篇故事在內的有新聞價值的事件。
有人會說,圖片新聞的全盛時代早已隨著《生活》(LIFE)這類圖片雜誌的停刊一去不返,但攝影記者們自己也在不停調整,使用新的技術和平台,繼續講述著當代社會的重要事件。我們回顧了新聞攝影的起源以及發展,重溫歷史之最、行業爭議和新聞攝影的代表人物。
戰地攝影與新聞攝影的起源
新聞攝影最初起源於戰地攝影,羅傑·芬頓(Roger Fenton)在克里米亞戰爭中首次開創了這一領域。芬頓是世界上首位官方戰地攝影師,他拍下戰場的照片,以說明戰爭帶來的影響。他的作品刊登在《倫敦新聞畫報》(Illustrated London News)上,第一次把這些照片帶到了讀者大眾面前。
只有技術的進步,才能帶來以圖片呈現新聞故事的可能。早期相片用的是雕版印刷技術,《倫敦新聞畫報》是首個廣泛使用這一技術的周刊。
1855年,站在守衛山(Guard"s Hill)上遠眺巴拉克拉瓦(Balaclava)戰場的輪廓,遠處是坎羅伯特山(Canrobert"s Hill),熱風勁吹。
羅傑·芬頓 攝,國會圖書館 藏
在美國內戰期間,攝影師馬修·布雷迪(Mathew Brady)為《哈珀斯周刊》(Harper"s Weekly)拍攝軍營生活及戰場樣貌。布雷迪最開始專門拍出征前的軍隊,他覺得士兵們不一定回得來,所以想留下些肖像照,給他們的家人做個念想。很快他的興趣就轉移到了戰爭本身,他甚至直接向林肯總統提出申請,要求獲准前往戰地前線。
空空如也的營帳與受傷的義勇兵。
馬修·布雷迪 攝,美國國家檔案館 藏
1861年,他開始了拍攝美國內戰的征程,在此期間曾一度將自己置身於危險之中——但受技術限制,他無法拍攝動態畫面的瞬間。布雷迪一行人陣仗很大,他雇了20多個助手,每個人都配備著一個移動暗箱。雖然不時有人批評有些照片並非出自他之手,但他的工作以及1862年首次攝影作品展之後的成功,已經奠定了他新聞攝影先驅的地位。
社會記錄以及技術的進步
19世紀後半葉,新聞攝影已經超越了戰地及災難攝影的範圍。攝影師約翰·湯姆森(John Thomson)和記者阿道夫·史密斯(Adolphe Smith)合作,為一家月刊雜誌提供描繪倫敦街頭世相百態的照片。從1876年到1877年,《倫敦街頭生活》(Street Life in London)改用以影像為主的故事敘述方式,新聞攝影開始煥發出新的活力。
紐約市出租屋一景。
雅各布·里思(Jacob Riis) 攝,辛迪加博物館 藏
技術方面的兩個重要進步也推動了這一領域的發展——半色調印刷和閃光粉。半色調技術逐漸取代了雕版,使得照片的影調得以全範圍沖印,大大加快了沖印速度。到20世紀初期,大部分日報社都採納了這一技術。閃光粉則為偷拍和室內攝影帶來了可能,也成就了當時最為知名的社會攝影記者——雅各布·里思。
里思是丹麥移民,於1870年抵達美國。他的開創性作品《另一半是如何生活的》(How the Other Half Lives)記錄了在紐約市貧民窟和出租屋內移民們的生活。這些作品成為了社會改革的催化劑,同時也顯示出攝影記者帶來改變的強大力量。
黃金時代的攝影記者
1930年代至1970年代,是新聞攝影的「黃金時代」,技術進步與公眾興趣共同將這一領域推到了新的高度。閃光燈和小巧的徠卡35毫米相機,使攝影變得前所未有的便捷。以攝影作品為主的媒體,例如《柏林人畫報》(Berliner Illustrate Zeitung)、《紐約每日新聞》(The New York Daily News)和《生活》,僱傭了大量的攝影師,並將圖片敘事用作傳播新聞的一種方式。
瑪格麗特·布爾克-懷特(Margaret Bourke-White)作為美國首位戰地女記者及《生活》雜誌創刊號封面照片的拍攝者,標誌著女性也成為了這一領域的佼佼者。多蘿西婭·蘭格(Dorothea Lange)是美國農場安全管理局(Farm Security Administration)招募的眾多記錄大蕭條時期的攝影師之一,也是紀實攝影的先鋒,她拍攝的《移民母親》(Migrant Mother)甚至成為了記錄那個時代的標誌性作品。
1947年,新聞攝影又迎來了一次重大發展。攝影記者羅伯特·卡帕(Robert Capa)、大衛·「詹」·西蒙(David 「Chim」 Seymour)和亨利·卡蒂埃-布列松(Henri Cartier-Bresson)創立了瑪格南攝影通訊社(Magnum Photos)。這間攝影師所有的合作社,通過運用旗下成員的集體力量,幾乎直擊了20世紀所有的重大事件。
下面,先讓我們一睹新聞攝影先驅時代那些偉大攝影記者的作品的風采。
瑪格麗特·布爾克-懷特(Margaret Bourke-White)
1945年,義大利。準備夜襲德軍陣地前,美軍步兵將自己的個人物品扔進箱子。軍隊規章規定,除了被稱作「狗牌」的士兵胸牌,士兵一律不準攜帶任何身份標識物。
瑪格麗特·布爾克-懷特 攝
1939年。飛過曼哈頓上空的Dc-4型飛機。
瑪格麗特·布爾克-懷特 攝,《生活》雜誌 刊
多蘿西婭·蘭格(Dorothea Lange)
《移民母親》。1936年,加利福尼亞州尼波莫村(Nipomo)。加州的豌豆採摘者一貧如洗,這名32歲的母親有七個孩子。
多蘿西婭·蘭格 攝,國會圖書館 藏
1936年,加利福尼亞州聖華金河谷(San Joaquin Valley)。美國河流營地的供水設施。
多蘿西婭·蘭格 攝,國會圖書館 藏
阿爾弗雷德·艾森施泰特(Alfred Eisenstaedt)
1961年。在總統就職舞會上,新任副總統林登·約翰遜(Lyndon Johnson)正與新任總統約翰·F·肯尼迪(John F. Kennedy)及其夫人傑基·肯尼迪(Jackie Kennedy)交談。
阿爾弗雷德·艾森施泰特 攝,《生活》雜誌 刊
1945年,紐約。時代廣場上的勝利之吻。
阿爾弗雷德·艾森施泰特 攝,維基百科
今天的新聞攝影
隨著攝影雜誌和印刷新聞業的衰落,新聞攝影也在轉變。它已經被視為一門藝術,像世界新聞攝影獎(World Press Photo)以及1968年起開辦的普利策獎新聞攝影獎,每年都在肯定這一領域最為傑出的作品。世界新聞攝影獎細分了從體育攝影到長期項目等八個分類,這也顯示了這一領域經久不息的生命力及深度。
數字技術的出現同樣也改變了新聞攝影。在一個講究新聞倫理的領域,圖片造假是一個嚴重問題。儘管戰地攝影歷史上曾有過一段擺拍時期,但這僅是由於技術的歷史局限,攝影記者們始終堅持的一條工作原則是,場景必須是非人為或非偽造的。然而通過數字技術來進行偽造卻變得前所未有的便利,精確也就成為了大問題。事實上,每年參投世界新聞攝影獎的作品中,20%的作品會因為涉嫌後期製作及違規操作,在最後一輪之前被淘汰。
《時代》雜誌(TIME)2012年11月12日刊封面。拍攝者本傑明·洛威(Benjamin Lowy)用一台iPhone拍下了這張照片。
而今,社交媒體及其即時性,也對新聞攝影產生了強大衝擊。隨著越來越多的媒體簡單粗暴地使用社交媒體用戶上傳的照片和視頻,數量與質量之間的關係必須得到平衡。而技術帶來的即時性也幫助了攝影記者,讓他們可以在瞬息之間發送高質量的照片。
隨著出版業越來越依賴自由職業者而不是職業攝影師,像《每日非洲》(Everyday Africa)等攝影小組也開始在社交媒體上發布作品,常被主流媒體忽視的話題也因此得到了關注。攝影記者本傑明·洛威的代表作是一張用iPhone拍攝的照片,他沒有迴避手機的拍攝能力,而是予以認可。最後,這張照片登上了2012年《時代》雜誌的封面。
接下來,一起來欣賞一些新聞攝影大師的作品,他們至今還在影響著這個行業。
史蒂夫·麥凱瑞(Steve McCurry)
1983年,印度,西孟加拉邦。掛在火車一側的自行車。
史蒂夫·麥凱瑞 攝
2011年,在大壺節(Kumbh Mela Festival)期間,恆河邊等待沐浴的人群。
史蒂夫·麥凱瑞 攝
基特拉·卡哈娜(Kitra Cahana)
2009年,新墨西哥州,聖菲村(Santa Fe)。「臟孩子」野營活動(The Dirty Kids" Camp)中的一群參與者。每年7月4日美國國慶假期的周末,「彩虹集會」(Rainbow Gathering)都會在不同的國家公園舉行。部分原因是為了慶祝包容性,和祈求世界和平。這個節日每年吸引著數以百計的青少年和遊客,他們被戲稱為「臟孩子」。
基特拉·卡哈娜 攝
2011年,喬治亞州,薩凡納鎮(Savannah)。一群正在等待火車到來的遊客。
基特拉·卡哈娜 攝
林西·阿達里奧(Lynsey Addario)
2016年,希臘。伊哈姆(Illham)在帳篷里,懷裡抱著自己7周大的寶寶法拉吉(Faraj)。
林西·阿達里奧 攝
2017年,希臘。在即將舉家遷至愛沙尼亞的前夜,敘利亞難民泰瑪·阿布扎里(Taimaa Abzali)和她的丈夫穆哈內德·阿布扎里(Muhanned Abzali)、6個月大的女兒海倫(Heln)和兒子瓦埃勒(Wael),正收拾他們的回憶和個人物品。
林西·阿達里奧 攝
詹姆斯·納赫特韋(James Nachtwey)
2001年9月11日,紐約。世貿中心被毀後,曼哈頓下城的塵土、煙霧以及雨點般的碎玻璃。
詹姆斯·納赫特韋 攝
2004年。一位在西達爾富爾州(West Darfur)醫院中照顧罹患戊型肝炎兒子的母親。
詹姆斯·納赫特韋 攝
本傑明·洛威(Benjamin Lowy)
2005年,巴格達。《伊拉克觀察》(Iraq, Perspectives)。
本傑明·洛威 攝
2010年,路易斯安那州。原油被衝上了格蘭德島(Grand Terre Island),這是巴拉塔里亞灣(Barataria Bay)和墨西哥灣(Gulf of Mexico)之間的一座堰洲島。
本傑明·洛威 攝
托馬斯·凡·霍特里韋(Tomas van Houtryve)
2014年。從舊金山上空俯瞰一座公園。這是《藍天日》(Blue Sky Days)項目的一部分,攝影師操縱一家無人機環遊美國,拍攝與國外空襲選址相類似的各種集會場所。
托馬斯·凡·霍特里韋 攝
2014年。在北加利福尼亞州奧羅維爾湖(Lake Oroville)的比德維爾峽谷(Bidwell Canyon)海岸線旁,排列著不少遊艇。奧羅維爾湖是加州第二大的水庫,由於該州的嚴重乾旱,目前水量已跌至30%。
托馬斯·凡·霍特里韋 攝
文章系轉載,如對版權有疑問,請後台聯繫
TAG:中國文化旅遊攝影協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