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攝頌|索達吉堪布:感恩所有賜予學習因緣的人!
諸法自性凈普凈,菩薩慧觀般若時,
不緣行者一切法,此即行持勝般若。
染污和清凈所攝的一切法,從自本體的角度來講,煩惱或染污全部得以清凈,從所緣法的角度來講一切普皆清凈,也就是說自心清凈、自心所緣的對境山河大地等也清凈。菩薩通過長期觀察萬法,通達一切萬法無有任何體相的清凈道理,且安住於這樣的般若境界時,一切能緣所緣皆不存在。也就是說,不緣能修般若者或能修之心,也不緣所觀的一切法。其實,這種能境、所境,清凈、不清凈的法皆不存在的境界,就是在行持殊勝的般若波羅蜜多。
《中般若經》云:「何者若既不緣佛,亦不思法與僧,則此為真實皈依。」這是講,真實的皈依不緣一切法。《中論》云:「若人見有無,見自性他性,如是則不見,佛法真實義。」也就是說,有無、自性他性都不可見,這就是真實的無緣見解。《智慧品》云:「若實無實法,悉不住心前,彼時無餘相,無緣最寂滅。」意思是說,一切有實法和無實法全都不住於心前,其他的相也沒有,這樣的無緣就是最殊勝的寂滅。
其實,這樣的無緣境界,每個人都可以獲得,但一定要下功夫。實在說,在學習佛法的過程中,這樣的境界我們都應該生起來,而不應停留在口頭上。剛才也講了,要安住真正空性的境界,一定要依靠聞思和祈禱才能得到。
另外,對弘揚佛法、利益眾生,大家平時都要做。所以每一個人皆應好好觀察,看自己在這方面到底想過沒有?比如說,這一個月以來是否這樣想過:哎喲,佛法那麼殊勝!我一定要弘揚佛法、利益眾生,不能趨入寂滅的境界。如果沒有這樣想,只想吃三頓飯,或者只想睡覺、休息,即使行持善法也是為了完成任務,那就不太好。作為大乘行者,在這方面每個人都應該想。不能認為我是一個沒有能力的人,弘揚佛法和利益眾生不是我的行境,這是大菩薩和大上師們的行境,不能這樣自己蔑視自己。按大乘佛教的教理來講,這是自輕凌懶惰,根本不合理。因此從現在開始,每個人都要想:哪怕是在一個小時或幾個月中幫助一個眾生,這也是我為利益眾生應做的貢獻。當然,這樣的能力每個人都有,關鍵是要去做。的確,心非常關鍵!如果只是口頭說得漂亮:「我不是為了自己吃飯,我不是為了自己獲得解脫。」而心裡卻一直這樣認為的話,就落於小乘,乃至小乘也不算。
所以大家一定要有般若空性的見解,否則對外面的法貪執得越來越強烈就很可憐。雖然自己學得不是很好,但長期以來對般若空性法門很有信心,所以跟剛開始來學院比較起來,我覺得還是很有收穫,比如說親人死了,現在的心態跟以前就完全不相同。所以只要我們對般若法門有信心,逐漸逐漸自己的執著或貪執就會減少,對眾生的悲心也會增上,對佛法的廣大行境也會認識得越來越深刻,這是必然的規律。雖然自己不一定能馬上發現,但進步肯定是有的,就像讀小學時智慧上不可能有大的飛躍一樣;但只要不斷精進下功夫,總有一天會有質的改變。
因此,我們一定要對傳講般若法門付出辛勞的上師和道友生起感恩之心。尤其是歷經千辛萬苦,從印度來到藏地的譯師和班智達,他們非常不容易。而我們現在輕而易舉就獲得了這樣殊勝的佛法,確實有很殊勝的因緣。所以大家一定要發自內心地祈禱諸佛菩薩,並感恩所有賜予學習因緣的人。包括印刷、打字、法本送到門口,很多方面發心人員都付出了心血。的確,這並不是容易的事情,因為不可能像極樂世界一樣,一切都自然而然形成。所以作為人,對社會乃至個人,時時處處都要有感恩之心。即使對你不公平或受到不好的待遇,也要想到這是自己前世的業力,而所有好的事情都要感謝大家。若有這樣的心態,我覺得這個世界也很美好,自己也會過得很快樂!
——索達吉堪布《般若攝頌釋》
TAG:搜狐五台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