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布局區塊鏈底層技術,「矩陣元」認為未來區塊鏈底層公司不超過三家

布局區塊鏈底層技術,「矩陣元」認為未來區塊鏈底層公司不超過三家

真格徐小平在年初一次關於區塊鏈「請勿外傳」的分享,讓ICO之後不太景氣的區塊鏈行業如獲新生。但無論怎麼鼓吹風口,或者關於區塊鏈的理想多麼飽滿,有一些擺在區塊鏈面前的問題都無法迴避開來。事實上無論是Docker、OpenStack、Hadoop等技術如果沒有眾多落地的案例,沒有眾多社區的貢獻者也不可能成為一項通用的技術。36氪2016的文章中指出的交易效率、智能合約並不智能、數據安全等問題仍然沒有解決,這對於區塊鏈的落地造成了極大的阻力,對於技術的應用和創新更無從談起。

成立於2014年的矩陣元深諳於此,發布JUICE開放服務平台,吸引企業或個人開發者,在平台上完成包括區塊鏈知識學習、環境搭建、合約開發、應用開發在內的全部流程,形成完整的社區模式。 目前,JUICE開放服務平台的定位以工具為主,但未來還將延伸出「數據」和「交易」等功能,形成「培訓+諮詢+技術服務+解決方案+平台運營+聯合獲客」的全棧服務體系。

此外,JUICE開放服務平台在共識演算法先進性、隱私保護、網路安全、更多智能合約開發語言支持、合約擴展、文件存儲、故障隔離以及硬體錢包8個方面進行了優化。

在隱私保護方面,傳統區塊鏈技術將所有的交易信息都記錄進行同步,這就意味著所有交易方都毫無隱私可言,但這在金融領域幾乎是不可能的。為此,矩陣元利用了加法同態加密、零知識證明等多種演算法,將金融體系的賬本概念複製到所有數據流通的體系中,數據的權屬和整個流水全部都是密文交易。

所謂零知識證明是指證明者可以在不透露任何知識的前提下,向驗證者證明某個論斷的正確性。直觀而言,「零知識」指的是驗證者不知道被證明的具體內容,但是能夠確認該內容是正確的。零知識證明在分散式賬本技術中,既可以保護交易隱私,同時可保證各參與方都能確認交易的合法性。從字面來看,零知識證明幾乎解決了區塊鏈的隱私保護問題。但孫立林指出,從矩陣元的實踐來說單純零知識證明是無法解決所有問題的,必須配合加法同態加密等演算法才能實現整個密文交易。

除了軟體產品之外,矩陣元還推出了USB硬體錢包的產品,這是給矩陣元聯盟鏈上企業級用戶準備的端到端解決方案中的一部分。在提供私鑰的安全存儲和使用之外,該錢包還支持聯盟鏈底層准入控制,支持PC端和IOS、Android移動端,支持Paillier加法同態加密演算法以及提供用戶隱私的群簽名演算法。你可以簡單的理解成區塊鏈上的企業版的U盾。

在36氪看來,其意義不單單在於硬體的引入,而是為聯盟鏈上用戶的數據安全提供了一種新的解決思路和方案,而且硬體級別的加密要比軟體級別的更加靠譜。

在故障隔離方面,除了有Monitor監控系統對鏈上數據指標採集和呈現外,還可以將JUICE的故障節點進行隔離,防止節點故障導致的共識超時影響交易和處理性能。

除了JUICE開放服務平台,矩陣元在2017年還和萬向及微眾銀行共同推出BCOS平台,企業發力區塊鏈應用場景探索,該平台運行近一年的時間,所記錄的真實交易筆數已達數百萬的量級水平,沒有出現過任何故障, 充分驗證了區塊鏈技術的可靠性。

雖然區塊鏈是一項開源的技術,但如同OpenStack等開源技術一樣,社區版本是無法實際應用的,因此才會出現那麼多OpenStack的發行版公司。同樣區塊鏈也是如此,如果一個團隊期望直接將開源的技術修修補補後投入市場,這顯然是不可能的。

對於區塊鏈目前的問題,性能並非當務之急,如何保障區塊鏈的安全,讓區塊鏈變成一個可以運營和技術運維的產品才是首當其衝的。

基礎設施的路是漫長且燒錢的,深入下去有無數的坑需要填,對於很多小公司來說它們並不具備人力和財力研究底層開發,去做一些上層的應用才是正確的道路。如果對比雲計算,全球優質的IaaS服務商也就不過5家,同樣定位於基礎設施的區塊鏈會需要那麼多家的底層服務嗎?

的確,前不久的以太坊養貓的應用,應該是目前為止區塊鏈最火的應用了吧。同樣其他的養成類遊戲也可以藉助區塊鏈技術來實現「唯一性」的價值。

矩陣元孫立林指出,長遠來看,現階段能做的就是在賽道上做好長期準備,守住這口氣。今年矩陣元將會有一系列的落地案例向業界公布。在融資方面,矩陣元2016年獲得萬向資本、分散式資本投資的1.5億元A輪融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36氪 的精彩文章:

搶在拉勾網之前,傳獵聘網今年赴港IPO,籌資約8億美元

TAG:36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