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又有兩部合拍大片市場「失寵」 走心比大製作更可靠

又有兩部合拍大片市場「失寵」 走心比大製作更可靠

《24小時:末路重生》海報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王峰

核心提示丨

提到現在熱映影片,你的腦海中是否閃出了《神秘巨星》《無問西東》《移動迷宮3》等影片,這是昨日票房排行榜的前三位。但你可知道,同期上映的還有《謎巢》和《24小時:末路重生》兩部合拍片,前者是李冰冰、吳尊主演的探險片,後者則是許晴和伊桑·霍克主演的冒險動作片。合拍、進軍好萊塢、特效、演員陣容這些原本應該是市場寵兒的關鍵詞卻成了票房毒藥,這兩部影片不僅沒能豪奪票房,甚至上映後便迅速淹沒在眾多影片中。都說商業電影要仔細揣摩觀眾心思,那麼如今怎樣的影片才能得到觀眾的心呢?

兩部大片都成失敗案例

李冰冰不僅是《謎巢》的主演,還擔任製片人,影片主要講述了她和凱爾希·格蘭莫組建的一支專業搜救隊在尋找吳尊飾演的博士時意外闖入神秘地下世界,從而展開一段冒險的故事。在片方看來,《謎巢》的最大特點是中西文化的交流,作為一部中澳合拍片,電影運用了好萊塢手法講述中國故事,再加上盜墓、探險、明星等流行元素,應該有很強大的號召力,但現實是殘酷的。據貓眼電影統計,自1月19日上映以來,《謎巢》票房為4840萬元,這樣的成績對於一部陣仗頗大的影片來說顯然是不合格的。

《24小時:末路重生》是《謎巢》的難兄難弟,該片講述了伊桑·霍克飾演的職業殺手在一覺醒來發現家破人亡,自己只剩下24小時的生命,他必須隻身尋敵,為家人報仇,為自己續命,他遇到由許晴飾演的國際刑警,兩人展開了一段亡命天涯般的冒險。然而截至昨日,該片在國內的票房只有712萬元。

兩部電影有諸多相似之處,除了都有中國資本的身影外,故事主角都是外國男演員配中國打女,但故事題材陳舊,劇情簡單粗暴,動作場面乏善可陳成了它們的通病。有業內人士評價:「《謎巢》是《古墓麗影》的低配版,而《24小時:末路重生》充其量是不及格的《極速特攻》。」在中國觀眾已經看膩了相似題材的影片,甚至連《星球大戰:最後的絕地武士》這樣標準的好萊塢特效大片都在中國折戟沉沙的情況下,它們要想取得好的成績,難度可想而知。

走心的現實題材影片成為熱門類型

截至1月27日,1月票房突破43億元,與去年同期相差不多。從口碑和票房走勢來看,觀眾更認可的還是那些與現實生活相關,能夠映射觀眾內心的戲。

《無問西東》是一部擱置6年的舊片,講的是清華大學的舊事,看起來與大多數人的生活沒關係,但片中人物對理想的追求觸動了觀眾的家國情懷,也讓它成為一部低開高走的影片,不但票房超過6億,還創下了單日票房上座率九連冠的成績。事實上,去年上映的《岡仁波齊》《二十二》《七十七天》《芳華》等影片都很文藝,但它們都在各自領域取得了票房和口碑的雙豐收,原因無他,只因走到了觀眾的內心而已。印度電影《神秘巨星》延續了《摔跤吧!爸爸》的女性視角和溫情模式,上映10天票房超過4億元,阿米爾·汗日前在北京參加宣傳活動時談到選擇拍攝題材心得時說,「我不願多想觀眾想看哪類電影,或者偏好什麼,我會先思考自己是否會被故事打動。計算得太過仔細,也許不是什麼好事」。

面對觀眾看片習慣的變化,有業內人士表示,前些年的大製作就有大票房的路子已經走不通了,當觀眾欣賞過各種繁華後,最終還是要忠於自己的內心,選擇與自己生活相似的影片去尋求共鳴。而中國傳媒大學教授索亞斌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把這種現象總結為,國內觀眾的電影審美已經從「愛看大片」的奇觀驅動轉向「愛看情懷」的情懷驅動階段。國內電影人以後如何發力?看來首先保證的應該是電影故事蘊含的力量。

來源:大河客戶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河報 的精彩文章:

聞香而下馬,只為那道穿越千年的豫菜

TAG:大河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