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別貪圖小便宜「免費送」 你的個人信息可能就……

別貪圖小便宜「免費送」 你的個人信息可能就……

律師表示,商家此類「免費送」的行為涉嫌虛假宣傳,同時,遭遇到此類詐騙的消費者存在舉證難、維權成本高等現實難題。

典型案例

花20塊郵費領贈品 發現商品是假貨

據媒體報道,2016年2月份,市民王先生參加了一個外貿微商送檸檬杯的活動,商家宣傳畫上的檸檬杯非常精緻,而且商家宣稱是原裝進口貨。正好妻子也想要一個檸檬杯,王先生就到網上查了一下同款產品的售價,發現同款檸檬杯網售價是58元。王先生隨後參與了此次宣傳活動,並且每天都發動親朋好友點贊。「最後花了18元郵費將檸檬杯拿到手了,打開包裝一看跟宣傳海報完全不一樣,而且其塑料部分異味刺鼻,根本沒法用。」王先生說。

王小姐參與了某化妝品公司發起的「免費送香奈兒口紅」活動,關注微信公眾號並轉發活動到朋友圈截圖給商家,就可以免費領取原價98元的口紅小樣,需到付20元郵費。雖然郵費偏貴,但產品比專櫃價格還是便宜不少,王小姐立即參加了該試用活動。兩星期後,王小姐付了20元快遞費,拿到商品後發現竟然是假貨。

手法曝光

「免費送」 意在騙郵費套信息

「免費送」欺詐是指騙子以免費贈送一些看似高價值的物品為誘餌,通過領取時需參與者支付快遞費、關注微信賬號、提交隱私信息等條件實施的一種詐騙手法。

最近,這些「免費送」欺詐還有了新的變化:行騙模式還是主要體現在用各種免費、促銷活動來欺騙用戶支付資金或提供個人隱私信息等,但部分行騙團伙冒充一些品牌官方(客服)發布宣傳信息,聲稱只需要添加其提供的客服微信或群發一定量的宣傳信息,就可以免費領取該品牌產品,使騙局更具欺騙性。

事實上,對於這種欺詐+冒充行為,不僅嚴重損害微信用戶權益,也影響了相關品牌的聲譽。

對於網路上陌生人發起的任何打著「免費」旗號的活動,都要謹慎參與。比如,告知用戶可以領取免費禮品,但要求先付手續費或者運費的,且支付費用超出正常價格的;告知用戶獲得免費贈品,但要求運費到付的;告知用戶獲得免費禮品,但要通過完成一系列任務或者填寫詳細的隱私信息才可獲得的。

維權不易

消費者面臨舉證難題

如果贈送的物品有問題,可不可以找工商部門維權?據12315熱線諮詢工作人員介紹,「如果是消費者購買了商品附帶的贈品商家是有『三包』責任的,但是如果雙方沒有發生交易,只是純粹贈予,出現糾紛要看雙方當時的活動約定,然後通過法律手段維權。」

對於商家這種「免費送」的商業行為,大成律師事務所的王文濤律師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商家涉嫌虛假宣傳。這些「免費送」的物品材質只代表其價值的一個方面,商家可以辯稱該物品有較高的藝術性,這樣消費者就會面臨舉證難的問題。其次,許多商家註冊地與消費者所在地不是一個地方,消費者如果想舉報投訴需要先查明商家在哪個城市,然後到當地工商部門舉報,這舉報成本大大超出了支付的快遞費金額。

防範建議

別貪圖小便宜 來路不明快遞應拒簽

貪小便宜吃大虧。這些打著正規產品品牌的免費送,其最終結果不外乎是用一些貨不對板、粗製濫造的低廉商品,騙取消費者支付所謂運費、手續費;或者將用戶提交的個人隱私材料,打包賣給其他互聯網黑灰產。

在此提醒市民,如果碰到需要貨到付款的快遞,可以先驗貨後付款;在查收包裹的時候看清楚付款方式和對方地址,對於來路不明的快遞應直接拒簽。另外,如果看到明顯欺詐性質的免費送內容,應及時向微信官方平台投訴。

法制晚報·看法新聞 記者 蔡衛衛

新媒體編輯 張禹

轉載需獲得授權並註明 法制晚報·看法新聞(kanfanews)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法制晚報 的精彩文章:

加濕器到底能不能用?這裡面有大門道

TAG:法制晚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