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中國人最應該讀的幾本史書

中國人最應該讀的幾本史書

「讀史使人明智」,歷史,不僅僅是帝王將相的勾心鬥角,才子佳人的恩怨情仇,更是一個民族文化得以延續發展、不被滅亡的根本。歷史學家陳寅恪在日本入侵的民族危亡時說:「國可亡,而史不可滅。」可見修史是中華五千年文明得以生生不息的保障。讀歷史更要選好的歷史書,今天推薦幾本影響深遠的歷史類經典書籍,以饗讀者:

1正史類:「前四史」,為國人所必讀

《史記》是一部「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永恆經典,是我國歷史學上一個劃時代的標誌,對我國民族文化特別是歷史學方面有著極其寶貴的貢獻,同時他也是一部經典的文學作品,被魯迅稱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中國5000年的文明史,《史記》就記了3000年,其十表、八書、十二本紀、三十世家、七十列傳的宏偉結構更為國人所叫絕。

《史記》「三家注本」為善本,日本學者瀧川資言的《史記會注考證》代表了《史記》研究的最高成就,王叔岷的《史記校證》也是很好的參考書籍。

1959年,在毛主席、周總理的指示下,顧頡剛先生等著名學者對《史記》進行分段標點,形成新中國以來最有影響力的《史記》點校本。

2007年,中華書局組織點校本「二十四史」的修訂工程,將《史記》作為重中之重,對原標點一一複核,進行修改和統一,以期達到新時代古籍整理的最高水準。

2013年10月,《史記》(修訂精裝本)出版後,受到廣大讀者和學術界的熱烈關注,掀起新的一輪「《史記》熱」。2014年8月,在吸納讀者意見和自我完善的基礎上,推出了修訂平裝本。

《漢書》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的斷代史,班固撰。上至帝王將相,下至名士隱者。天文食貨,百官郡縣,無所不有;它「實錄」社會各階層人物,平實中見生動,堪稱史學典範。顏師古注本為最佳。

《後漢書》是由范曄所撰的一部紀傳體斷代史。他擷取眾家之長,有條不紊地敘述了東漢一朝195年歷史中的興亡大勢。李賢注本為經典注本。

《三國志》,陳壽撰,其書長於敘事,文筆簡潔,剪截得當。此書一出使當時其他各家三國史相繼消失。之所以古典四大名著中的《三國演義》能寫的如此精彩,全賴《三國志》的底本。裴松之注本為最佳版本。

2國別史類:《戰國策》

漢人劉向根據戰國時期縱橫家著作編輯而成的一部獨特的國別體史書,記載了戰國初年到秦統一240年間,十二諸侯國繽紛多姿的歷史面貌。在戰國這個動蕩劇變的時代,縱橫家們成為時代寵兒,他們多以謀臣策士的身份登堂入室,指點山河,從某種程序上影響了一個時代的盛衰和歷史的走向。這部國別史著作充分展現了古代先賢語言和計謀方面達到的高精境界,洋溢著令今人嘆為觀止的人生智慧,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中華要籍集釋叢書中的《戰國策箋證》是很好的版本。

3編年體類:《資治通鑒》

《資治通鑒》是一代名相、北宋著名史學家司馬光和他的助手歷時十九年編纂而成的巨著,是中國歷史上編年史中翹楚,編者總結出許多經驗教訓,供統治者借鑒,是一部濃縮了中國古代政治動作、權力遊戲的歷史巔峰之作,是鑒於往事、資於治道的必讀史書。自成書以來,歷代帝王將相、文人騷客、百姓走卒爭讀不止。作為歷代君王的教科書,對《資治通鑒》的稱譽,除《史記》之外,沒有任何一部史著可與《資治通鑒》媲美。胡三省說:「為人君而不知《通鑒》,則欲治而不知自治之源,惡亂而不知防亂之術;為人臣而不知《通鑒》,則上無以事君,下無以治民;為人子而不知〈通鑒〉,則謀身必至於辱先,作事不足以垂後。」清代大史學家王鳴盛說:「此天地間必不可無之書,亦學者不可不讀之書」。近代著名學者梁啟超評價《通鑒》時說:「司馬溫公《通鑒》,亦天地一大文也。其結構之宏偉,其取材之豐贍,使後世有欲著通史者,勢不能不據以為藍本,而至今卒未有能愈之者焉。溫公亦偉人哉!」

中華書局文白對照本《資治通鑒》適合初學。胡三省注本《資治通鑒》 為最經典版本。

4史評類:以評論史類或史籍為宗旨的著述——《史通》《文史通義》

《史通》,劉知幾撰,是集唐以前史論之大成的著作,在我國古代史學思想發展和史學理論建設上具有里程碑的意義。

《文史通義》是清朝乾、嘉時代著名學者章學誠的著作。所謂「文史通義」者,「史所貴者義也,而所具者事也,所憑者文也」。而 開篇「《六經》皆史也」更是打通了文史研究之先河。

以上二書中華書局三全本皆可用作初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子曰師說 的精彩文章:

周末,暖一壺禪茶

TAG:子曰師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