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走貓步」到底是練什麼?需注意些什麼?

「走貓步」到底是練什麼?需注意些什麼?

第一,腿部支撐力。練習「貓步」時,基本是單腿支撐身體的全部重量,重心越低,大腿肌肉就會越吃力,沒有足夠的腿勁,就談不上身體的穩定性。腿部的支撐力不夠還會導致其它很多毛病,如挑肩架肘,彎腰蹶臀,氣血上浮等,也是造成上身僵硬,不能放鬆的主要原因。

第二,周身放鬆。只有周身放鬆,特別是能松腰落胯,才能心氣下沉,兩足有力,上輕下重,下盤穩固。

第三,松胯,螺旋下沉。太極拳的每一個動作,都是首先要「實腿一側的胯根微旋內收而下沉」,這是太極拳的一條重要規律,也是步伐和身體重心移動的訣竅,練習「走貓步」必須掌握此訣竅,否則都是空話。

網路圖片

通過練習「貓步」,我們要達到以上三個目的,也就是說達到了以上三個目的,在練拳時就可做到「邁步如貓行」。練習「貓步」不僅是上步和退步,還包括左右開步。在練習過程中,要注意以下要領和細節:

1,上步、退步或左右開步,步幅要以自己感到輕鬆自然為準,既不要太大也不要過小。在重心移動之前,開出去的步子,能隨時可以收回。如步幅過大,收回就有困難;步幅過小,則重心不穩。

2,上步和退步,兩腳的橫向寬度以肩寬為準,無論是前進後退或左轉右轉,落腳後仍應保持兩腳與肩同寬,過寬過窄都不舒服,且影響重心穩定。上步要向斜前方45度,退步要向側後方45度,這是保持兩腳與肩同寬的保證。

3,除墊步以外,步伐的移動都要先將虛腳收到實腳內側,然後再開步,這就叫「進退須有轉換」,或叫「步走弧形」。

4,在收虛腳之前,「實腿一側的胯根先微旋內收而下沉」,也就是松胯螺旋下沉。只有通過這一方法,既可將身體的重量全部壓在實腿,且實腿又很穩固,虛腿方可輕靈多變。也有人稱此法為「坐腿」或「坐胯」。

5,在收虛腳和開步時,虛腿「由胯根輕輕提起」,也就是平常所說的提膝,不提膝,虛腿就不會輕靈。提膝與高度無關,並不是一說提膝,就要將大腿提到什麼高度。「進步宜低,退步宜高。低是貼近地面,高為不超過踝骨」,值得參考。

6,向前和左右開步,都是腳後跟內側鏟地而出,向後退步則是前腳掌貼地而行,然後再將整個腳掌逐漸落實,如履薄冰。掌握好這一原則,就不存在腳的哪個部位先落地的問題。

7,待整個腳掌落實之後,身體重心方可移動,決不允許邁出腿尚未落地,而身體已向邁出腿方向移動,也不能直接載著身體重心而落腳。

8,重心移動,前後胯走下弧,左右胯走立弧,其區別是實腿一側松胯螺旋下沉時,身體上肢旋轉和下沉幅度的大小,其實質都是「實腿一側的胯根旋轉內收而下沉」。

通過一段時間的練習,隨著腿部支撐力的增長,結合各個部位的自然放鬆,掌握好「胯根內收,螺旋下沉」,動作就會越練越協調,身體也會越來越沉穩。練好「貓步」,是提高套路水平的一條捷徑。(張殿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武極 的精彩文章:

高級武功不是神話!

TAG:武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