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十五年繪就「小西湖」往事 筆墨里的鄉愁和詩意

十五年繪就「小西湖」往事 筆墨里的鄉愁和詩意

■ 記者 魏玉婷 文/圖

彭育源,1942年生,五通橋人。軍旅畫家、版畫家,四川省美術家協會會員。1962年參軍入伍,在雲南第十四集團軍政治部、文化處從事美術創作和美術組織工作。1978年轉業到地方,仍從事美術創作和組織工作。其美術作品在報刊發表上百件,廣受好評。

「無論是對生活小景還是自然景色的描繪,都瀰漫著畫家對家鄉的熱愛。」「畫里的東西有的已經消失,有的正在消失的路上,他的這些畫比很多山水畫多了血肉,多了情感。」「鄉愁,這紙療傷的方子,就此,沉入水底。」……

一本畫冊,一場畫展,樂山軍旅畫家彭育源用他的筆墨,留住了故鄉的山山水水,道出了他的故鄉情思,並引發人們的鄉愁共鳴。

一本畫冊一場畫展 在詩情畫意中懷舊

1月12日上午,市文化館美術展廳,「記住鄉愁——彭育源中國畫作品展」拉開帷幕。當天,作為畫展「主人公」,彭育源早早來到了這裡。不一會兒,他的親人、朋友、戰友和「粉絲」也陸續前來祝賀、看展。

此次展覽共展出彭育源精心創作的144幅作品,作品以其家鄉五通橋的生態環境為創作素材,不僅有反映黃葛樹、老橋等至今存在的人文景色,也有反映鹽井架、三塊碑、運鹽碼頭等歷史文化的寫實畫卷。

「畫里有山有水有橋有老屋,每一幅作品都能讓樂山人、尤其五通橋人駐足許久,陷入回憶。」「無論是對生活小景還是自然景色的描繪,都瀰漫著畫家對家鄉的熱愛。」「這些作品能讓五通橋人更了解自己的家鄉,熱愛自己的家鄉,從而愛護家鄉的生態環境。」……開展當天,不少市民前往觀展,拍照留念,並分享感受。

而就在畫展舉辦之前,《記住鄉愁——彭育源畫作精選》也正式出版。據悉,這本畫冊共精選畫家的86幅畫作,每一幅作品都配有一首詩歌,作者包括獲得魯迅文學獎的張新泉、傅天琳等在內的全國各地的詩人。

詩人用語言的美回應畫作的美,正是這本畫冊的獨特之處,也是《星星》詩刊四編室主任、《四川詩歌》副主編李斌所追求的詩情畫意。

「這些畫是彭育源先生的心血之作,該系列畫作大概有200幅,因為一些條件限制,這本畫冊只收入了86幅。當我把這些詩編排到對應的畫時,突然感到,除了記憶,詩和畫就是僅有的美了!」李斌表示,詩歌與畫作是相通的,兩者相結合不僅能更好詮釋,還能產生一種新美,讓人回味。

86幅畫84首詩 邀約全國詩人吟唱鄉愁

翻過畫冊,看過彭育源畫展的人可能都有一個深切感受:畫家的筆墨間,寫滿濃濃鄉愁,直擊人心。

李斌在《記住鄉愁——彭育源畫作精選》的序言中寫到:「這又不僅僅是他一個人的鄉愁,在這片土地上生長、生存的人總會在他的畫里得到回應。」而第一批做出回應的,則是來自全國各地的詩人。

「船在問魚,水在問山,墨濃筆自閑,寂寂樹,寥寥天。」打開畫冊,最先看見的便是來自成都的詩人張新泉所題之詩。緊接著,重慶詩人傅天琳也為另一幅畫題詩:「夢中,我的手指已摸到山頂,那兒微微發燙,一件日出的大事就要發生。」

當然,畫冊里不僅有獲得魯迅文學獎的詩人張新泉、傅天琳的詩,也有來自樂山本土詩人的詩。

「一葉扁舟,打撈著茫溪河的前世和今生,滄桑在碼頭的石梯上摔了一跤,眉角的皺紋跌入平靜的河面,便一圈一圈擴散開來,鄉愁,這紙療傷的方子,就此,沉入水底。」樂山詩人李漩為其中一幅畫寫了詩,他說:「彭育源的畫很美很有情景,我看到畫後的幾分鐘便萌生出了這些字句。」

畫展當天,李漩也現身熱鬧的人群。「這些畫里,我最喜歡彭老師畫的各種老房子,每一幅畫都很有韻味,他把這些已經消失或正在消失的老房子通過畫作呈現出來,幫我們留住了記憶和鄉愁。」

據了解,《記住鄉愁——彭育源畫作精選》共有86幅畫作,但只有84首詩。李斌告訴記者,這是因為畫冊里收錄的作品《貳柒拾》是組圖,於是便成了三幅畫共享一首詩,很有特色。

而為這組畫題詩的詩人正是樂山詩人李小平,他寫到:「源自橋灘水碼頭的苦力,如今,水碼頭已經擱淺,貳柒拾卻成了五通橋的名片、文化遺產,不講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零的輩分,亂了三六九等的尊卑,要玩,在我的地盤上,按我的遊戲規則爭輸贏。」

15年繪就記憶中的故鄉 筆墨里留下「小西湖」舊事

「這些詩,我整整看了三天三夜,寫得真好,令人感動。」彭育源告訴記者,「為畫題詩的詩人,我們素昧平生,但通過他們的筆,寥寥幾句便把我心中所想所感表達得剛剛好,且很有美感。」

說起為何會為家鄉作畫?彭育源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五通橋是生我養我的地方,我從小在這裡長大,這裡的山山水水都根植於我的腦海,相信見過五通橋之美的人,都很難忘記。」彭育源回憶,小時候家裡窮,但他卻非常喜歡畫畫,沒錢買紙,就把廢棄紙盒拆開來畫小人書上的人物。1962年他參軍入伍,從家鄉到了雲南。「多年後,退休回到家鄉。」能為家鄉做點什麼貢獻?於是,退休後的彭育源沒有選擇安度晚年,到處遊山玩水,而是開始思考。

在走遍了家鄉的鄉鎮之後,彭育源下定決心要用手中的筆把記憶中的美留下來,於是開始了系列畫作的構思和創作,這一畫就是15年。「我的畫大多寫實,畫的是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的家鄉,畫里的風景都是真實存在過的。那時,山青水也清,孩童和魚兒一起在水裡嬉戲,這些家鄉美、故鄉情都在催促我儘快著手畫畫。」

「他的這些畫比很多山水畫多了血肉,多了情感,而我從好多畫里都能看到我的經歷、我的感情。」和彭育源同為同鄉的李斌表示,老人家的好多畫,讓人感動,是那種身在其中的感動和心在其中的感動。

翻開這本醞釀了整整15年的畫冊,彭育源感慨萬千。

當翻到第17頁的《三塊碑》,老人向記者介紹:「曾經,上牛華下五通橋的人,無論是趕場的,進城的,還是拉車的,路經三塊碑都要停下來休息,喝一口山泉水。」翻到第19頁的《白鶴樹》時,他又說:「這棵歷史悠久的黃葛樹王,幾十年前,上千隻白鶴在這裡築巢安家,故鄉人民都習慣叫它『白鶴樹』,由此得名至今。」

回顧自己的一生,彭育源只用了四句話概括:「從軍練就報國志,解甲更知養我恩,還鄉老驥再伏櫪,情牽書畫留住根。」而了解彭育源的人都知道,他對故鄉有情有愛,還有毅力,才能花15年時間完成這部守住鄉愁、把根留下的寫實性美術作品。

「等待盼望久了,思念的綠就壓彎了枝椏,沿著漸老的身軀,埋進腳下的泥土。」翻到畫冊最後一頁,彭育源輕輕念誦起了北京詩人楊東彪為畫作題的詩,好像在表達自己的心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樂山日報 的精彩文章:

真菌可幫助混凝土自行修補裂縫

TAG:樂山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