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第10期 基督教與中世紀-教俗之爭1

第10期 基督教與中世紀-教俗之爭1

【瞎扯系列】第10期

本期作者:Homo Viator

本文為重發老版於2017年10月3日發表。

(我主要是想打上「原創」標籤,估計會重發到第13期)

羅馬帝國滅亡後,由於蠻族沒有行政管理經驗,索性化整為零,把搶來的土地分封給了功臣與子孫,形成了封建制。這種情況類似中國的周代,實際上,中國自秦漢後基本不存在封建制。因為「封建」是「分邦建國」的意思,意味著分離,而秦漢大一統後的社會叫做「專制社會」比較合適。

教父為日耳曼蠻王加冕

在封建制中所有貴族都只向他的直屬上級負責,各級之間不允許僭越。然而自由民並沒有與領主形成人身依附關係,因此他們不能被限制,可以搬到他們喜歡的地方居住。不過,他們並不是搬到荒無人煙的地方隱居,一般都是從一個莊園搬到另一個莊園。

那些莊園本來可能是羅馬帝國末期出逃的貴族們所建立的私人宅邸。隨著人口的集中,莊園中建立了磨坊和鐵匠鋪,加上周圍的耕地,莊園宛若一個自給自足的獨立的王國。

(封建制瓦解-城市復甦詳見第26期)

當世俗的政治偏向分裂時,基督教教會卻是統一的。天主教控制人們靈魂的去向,因此領主們會把土地贈送給教會以此換得靈魂得救。十一世紀後,教會成了最大的莊園主。

蠻族建立的法蘭克王國最初在莫洛溫家族的控制下,而加洛林家族長期擔任宰相。公元751年加洛林家族的丕平篡奪了王位,而教皇承認了他的合法性。丕平為了表示感謝,把義大利拉文納地區送給了教皇(坯平獻土)。按照分封的傳統,丕平需要將領土分給兒子查理曼和卡洛曼,然而卡洛曼早死,查理曼就繼承了法蘭克王國的龐大土地。

查理曼大帝加冕

查理曼(742-814)希望在法統上繼承羅馬皇帝的頭銜,所以他於公元800年(中國唐代)專門到羅馬城找教皇加冕。查理曼是個粗人,他本來打算把皇冠拿自己來戴上,結果利奧三世教皇很狡猾,搶先拿到了皇冠。教皇在眾目睽睽之下宣布「我加冕你為羅馬皇帝」。從此開始了國王需要教會加冕的傳統。因為在過去,日耳曼人的王都是由村里長老推舉的。經過這件事,教會的世俗權威形象也得到了提升。(帶「神聖」的一般與教會有關,「神聖羅馬帝國」在當時是教皇為了保護教會而設立的)

查理曼大帝在世期間通過征戰基本將歐洲西部統一。根據分封制的要求,查理曼的三個孫子在843年通過《凡爾登協議》將法蘭克王國一分為三,從而奠定了今天法國、義大利和德國的領土雛形。

其實世俗國家分裂後有利於教會勢力的進一步發展。

公園九世紀,教皇偽造了艾西多爾文件,謊稱羅馬的君世坦丁大帝為了感謝基督教拯救了他的靈魂,把東羅馬的教會管轄權和西羅馬的世俗管轄權交給了天主教會。此時的東羅馬已經與西歐漸行漸遠,所以文件的第一條沒啥卵用。不過,後一條倒是起到了加強羅馬教會權力的作用,使得教會有權任免國王。

公園十世紀,羅馬教皇約翰十二世受到當地一些貴族的威脅,他迫不得已向薩克森公國的奧托一世(912-973)求救。奧托一路打到義大利解救了教皇,順便吞併了倫巴第諸國。教皇為了表示感激,於962年(宋初)加冕他為「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奧托一世仗著自己權勢熏天,開始操縱教皇人選。

奧托一世

不久奧托本人也發現教皇約翰十二世不是個好東西,於是他乾脆把教皇廢了,另立了利奧八世。世俗王權暫時佔了上風。然而經過此事,羅馬教皇對德意志的印象變差,且心有戒懼。由於德意志的勢力深入義大利北部,教皇不敢輕舉妄動。

從黑暗時代開始,很多偏遠地區的神職人員實際上由世俗國王任命,德意志地區也不例外。1059年教會決定整改,規定神職人員只能由教會任命,然而國王們肯定不會甘心。時任德意志皇帝的亨利四世寫信給羅馬,說提出這種要求的教皇是偽教皇,並要求他們開會重新選舉。

1075年因主教冊封權的歸屬問題,教皇與國王再次發生衝突。當時的德意志皇帝亨利四世(海因里希)打算像他的祖先那樣把米蘭主教的位置安排給自己的傀儡,然而這一時期的羅馬教皇格里高利七世卻是個強硬派。

格里高利七世

亨利四世(1050-1106)模仿他的祖先奧托一世,揮軍南下,又一次開進了義大利,打算廢了不聽話的教皇。然而亨利既沒有祖先那樣的威望,又低估了自己的對手,因為他的對手掌握著通向天堂的鑰匙。

當亨利四世打算用開會表決的方式廢除教皇時,他就已經輸了。因為這樣的集會給了教皇發言權,而教皇可以利用信仰輕易地控制輿論。

1076年(北宋),教皇格里高利七世宣布開除亨利四世的教籍(絕罰),亨利的部下因擔心追隨沒有教籍的國王會使自己下地獄,就一鬨而散。亨利四世一夜之間成了光桿司令。

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27歲的亨利不甘心就此失敗,他需要重新獲得地位。為此,他來到避難的教皇所在的卡諾沙城堡,在冰雪中赤腳站了三天。這一回合,教會獲勝了。(卡諾沙城堡與其主人瑪蒂爾達詳見第33期)

亨利四世帶著家人在卡羅莎城堡外

然而教皇雖然知道寬恕亨利很不明智,但礙於面子,他也只能寬恕亨利。重新上位的亨利吸取了失敗的教訓,他不會再給教皇說話的機會。亨利組建了軍隊併火速佔領了羅馬。格里高利七世被迫出逃,客死他鄉。亨利復仇成功,像祖先那樣廢立教皇,以此證明自己是合格的德意志皇帝。這一輪,世俗王權又佔了上風。

這之後,教會與德國國王繼續為冊封權進行鬥爭,最後達成妥協(沃爾姆斯協議):德國主教冊封時需要國王在場,且所冊封的主教需要得到羅馬教會的同意。相比之前國王可以隨意冊封主教,德意志還是吃虧了。

在之後日子裡,神聖羅馬帝國在教俗之爭中持續失敗。到了十三世紀,教會在德國終於獲得了完勝。

與德國毗鄰的法國是什麼情況呢?教會能否凌駕於法國國王之上呢?

感謝您的閱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今夜我不關心人類Mr 的精彩文章:

第33期 文藝復興-義大利攪屎棍

TAG:今夜我不關心人類M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