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俄國是玉米地,加拿大是我們的林區,澳大利亞是我們的牧場-日不落帝國

俄國是玉米地,加拿大是我們的林區,澳大利亞是我們的牧場-日不落帝國

西班牙帝國是世界上第一批全球帝國之一,也是第一個被冠以「日不落帝國」稱號的國家。

西班牙帝國衰弱後,第二個獲得「日不落帝國」稱號的是大英帝國。

英國經濟學家傑文斯在1865年曾這樣描述:「北美和俄國的平原是我們的玉米地,加拿大和波羅的海是我們的林區,澳大利亞是我們的牧場,秘魯是我們的銀礦,南非和澳大利亞是我們的金礦,印度和中國是我們的茶葉種植園,東印度群島是我們的甘蔗、咖啡、香料種植園,美國南部是我們的棉花種植園。」

15世紀末,收復失地運動成功後,西班牙統一,迅速走向海外擴張道路。16世紀中,西班牙和葡萄牙是地理大發現和殖民擴張的先驅,並在各大海洋開拓貿易路線,使得貿易繁榮,西班牙橫跨大西洋到美洲,從墨西哥橫跨太平洋,經菲律賓到東亞。西班牙征服者推翻了阿茲特克、印加和瑪雅文明,並對南北美洲大片領土宣稱擁有主權。西班牙王室與歐洲各王室聯姻,取得了大片領地的繼承權。

16世紀至17世紀的西班牙正處於黃金時期,是歐洲無可爭議的霸主,締造了被後世稱為「西班牙治下的和平」時代。

西班牙與敵對國家持續鬥爭,引起領土、貿易和宗教衝突,都使得西班牙國力在17世紀中葉開始下滑,在海外,西班牙首先與葡萄牙競爭,後來的對手還包括英格蘭和荷蘭。西班牙一直維持並擴張其殖民帝國。而到了19世紀,半島戰爭的衝擊引起南美獨立戰爭,導致諸國宣布獨立,隨後發生的革命使西班牙喪失在加勒比海附近的殖民地

西班牙帝國衰弱後,第二個獲得「日不落帝國」稱號的是大英帝國。

在漫長的中世紀和近代初期,英國一直是歐洲的一個主要國家,曾經歷了多次的輝煌。但奇怪的是,英國的國運呈現出清晰的波浪型趨勢,它在每一次輝煌之後總會跌入衰落的低谷,淪為二流國家。

光榮革命後的英國以全新的姿態挑戰歐洲頭號強國路易十四法國的霸權,連續投入兩場遏制路易十四稱霸歐洲的戰爭。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英國與西班牙以及與法國之間的戰事都爆發於歐洲戰事開始之前,由此產生的結果也就自然超出了歐洲,擴展到全世界。英國不僅通過七年戰爭維持了歐洲大陸均勢格局的穩定,還再度摧毀了法國和西班牙的海上力量,奪取了法國在北美大陸和印度的幾乎所有殖民地。丘吉爾稱七年戰爭後「英國在歐洲之外成為海上和陸上的主人」

丘吉爾稱七年戰爭後「英國在歐洲之外成為海上和陸上的主人」,他援用英國政治家霍勒斯·沃波爾當時的評論來渲染英國顯赫的大國地位:「羅馬人征服世界用了三百年,我們征服世界只經過三次戰役,而目前的世界比羅馬時代擴大了一倍」

也就是在七年戰爭勝利後的1763年,英國首次驕傲地自稱「日不落帝國」。不過二十年後因為美國獨立戰爭的失敗,英國被迫收起自傲心,暫時取消日不落帝國的自稱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隨著全球民族主義運動的興起和英國國力的日漸式微,其殖民地紛紛獨立,與此同時,新興霸權國家美國的崛起,也促使大英帝國逐漸瓦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強哥全媒體 的精彩文章:

二戰重大轉折-諾曼底登陸

TAG:強哥全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