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劍》中楚雲飛的斜皮帶為什麼今天的我們軍隊還有人在使用?
最新
01-30
《亮劍》楚雲飛出場時的軍服,為什麼會有一條斜皮帶?這條斜皮帶又有什麼奧秘呢?相傳在二戰以前的歐洲經常發生戰爭,軍人經常在深山密林中穿行,衣服經常被荊棘(掛)扯開,行動非常不便,有些軍人則用草繩、野藤等緾在腰間和腿部,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煩。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軍隊行軍作戰的共識。後來就演變成了現在的武裝帶,腰帶的功能也不僅僅是作戰的最初功能了。
國民政府時期的武裝帶又俗稱斜皮帶。在當時如果說:「這小子有出息,紮上斜皮帶了。」就意味這個人由士兵提拔為軍官了,因為一般只有軍官才能有資格扎武裝帶,而士兵通常只能扎腰帶。黃埔建軍時,由王伯齡主持的軍服設計,採用武裝帶作為師生軍常服的一個組成部分,並成為大革命時期很是風光的一個亮點。後來軍服雖有改動,但武裝帶仍舊保留下來。
武裝帶做為軍官專用,因舊時軍官佩軍刀於腰帶左側,為防較重的軍刀將腰帶墜斜影響軍容,故置一肩帶右肩左斜地吊住腰帶,這加了肩帶的腰帶就是武裝帶。後來軍常服很少再佩軍刀,但武裝帶卻並沒有跟著軍刀一起從軍官的身上解下,因軍人扎武裝帶比扎腰帶更顯英武,因而得以保留。
這種武裝帶在世界各國都在使用,例如蘇聯軍隊一直使用到了80年代。在我們的軍隊中,斜跨式武裝帶也使用了很長時間。當然,進入90年代之後,隨著戰鬥背囊和作訓服的出現,斜跨式武裝帶開始退出現役部隊。但並沒有徹底退役,按照規定現在的武裝帶僅用於特定場合的軍官和儀仗隊,與之對應的是軍用(外)腰帶,材料上可以是皮的、帆布的。
※袁世凱的北洋六鎮有多少人,那些北洋軍閥的軍隊編製是怎麼回事?
TAG:Q版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