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腫瘤病房裡的「冬日暖陽」

腫瘤病房裡的「冬日暖陽」

哈哈

故事

The story

1

「周六」專欄

陽光從窗隙斜入進來,照亮了整間病房,也融進了每個人心裡。

在她面對難以忍受的數個放化療周期而想放棄時,他說,「別怕,我會一直陪著你」;在他無憂無慮、盡情「鬧騰」的年紀卻要忍受癌痛,學會堅強;在為她聽的健康教育課上,他用蒼老無力的手書寫下了密密麻麻的「課堂筆記」。

走進他們的世界,聆聽他們的故事~

2015年,那個陽光明媚的七月,剛畢業後的我來到湘雅二醫院工作,一年後,結束了輪科生涯,定科在腫瘤科,從此我的職業生涯便與「腫瘤護理」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每當身邊的親戚、朋友、鄰居等問我在哪個科室工作,「腫瘤科」三個字的回答總能讓我感受到他們臉上「多雲轉陰」的微妙改變,或許在大多數人眼中,如果說醫院是「傷痛」與「不幸」的代名詞,那麼,「腫瘤」無疑是讓這份傷痛與不幸變得愈加沉甸甸的字眼。

如今,是我在腫瘤病房工作的第二個年頭,相比傷痛與不幸,我更加感受到的是一群堅強而樂觀的患者們以及「統一戰線,與癌抗戰」的醫護患「聯盟體」。醫院是一個「神奇」的地方,每天都上演著無數個「故事」,作為醫務人員的我們無時無刻不在見證著「百態人生」與「悲歡離合」。而說起抗癌的故事,無數人物、片段及一幕幕場景浮現在我的腦海中,每一個「他」與「她」都是故事的主角。

1

「萬里長征」

一路有你

陳嗲的陪人是他的老伴,相比沉默寡言的娭毑,陳嗲要健談很多。第一次與陳嗲「打照面」是那次晚查房,我詢問他有沒有陪護,他幽默的回答:「喏,就是坐在門口戴著眼鏡、織毛線的老太太」,娭毑笑了,同病房的病友也樂了。

他是我們病房公認的「老頑童」,六十多歲的他有時候說起話就像個小孩兒,經常逗得大家哈哈大笑,作為一名老病號,對病房的醫護人員已經十分熟知,時不時和我們開開玩笑。自己平時喜歡看書閱報,每次與人聊天探討,說起抗癌知識,他可以孜孜不倦、說上「三天三夜」。「哪些東西要多吃、哪些東西少吃……」時不時還會談論他的「放療心得」,病友們都被他逗得不亦樂乎,病房也時不時傳來陣陣歡聲笑語。

我們病區收治的放療病人比較多,放療病人一般住院的周期都比較長,科里的教授經常把放療比作是「萬里長征」,幾十次放療猶如「萬里長征路」,「路途」遙遠曲折,需要克服許多困難,在與癌細胞抗戰的同時也會「殺敵一千,自損若干」,放療病人出現的副反應或早或晚,表現多種多樣,最常見的是全身、局部反應。全身反應表現為一系列的功能紊亂與失調,如精神不振,食慾下降,身體衰弱,疲乏,噁心嘔吐……局部反應主要是皮膚黏膜反應(「放射性皮炎」、黏膜充血、潰瘍等),以及照射部其他相關臟器功能的損害。所以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上,不僅需要牢固的身體素質,更需要強大的心理素質。

這是「老頑童」第二十一次放療,本就上了年紀的他耐受能力也相對較差,除了脖子上的皮膚已經出現了明顯的放射性皮炎的表現,也出現了一些全身反應。

那天從他病房的門口經過,聽到了娭毑對躺在床上的陳嗲說「老陳,堅持住,萬里長征就快到達目的地,放療完就可以回家抱孫子了」突然一股莫名的暖流划過心底。「萬里長征」路途遙遠艱難,但是為了愛的人,咬咬牙,也要挺下去!

2

「四次元」口袋有驅魔法寶嗎

他是我們病房年齡最小的患者,濃眉大眼、白皙的皮膚,頭部還可隱隱約約看見術後的疤痕,一年前被診斷出「腦膠質瘤」,在外科做過手術後來到腫瘤病房進一步治療。

和同病房的大叔大伯相比,他顯得格外「醒目」,小小的個頭讓我每次查房都要定睛看好一會兒,作為病房的小小」開心果,他的到來讓病房的氣氛活躍了許多,大家都喜歡逗他玩。

原本以為年齡尚小的他面對各種治療會害怕、吵鬧、哭泣……然而,截然相反的是,他就像個「小大人」,一次次的住院與治療、頻繁的輸液與抽血……沒有見他流過一滴眼淚,我們病房是老病房,硬體設施相對陳舊與落後,連電視機也沒有,每次給他做治療,他肉嘟嘟的小手都翻閱著那本「多啦A夢」的漫畫書,時不時還會發出幾聲「咯咯」的笑……

不知怎地,面對他的堅強與懂事,我反而有幾分莫名的心痛,六歲,對於平常孩子來說是個無憂無慮、盡情「鬧騰」的年紀,可於他,只有打不完的點滴、做不完的治療。或許,遭受過疾病考驗的孩子比普通孩子成長得更快,也更加懂得珍惜眼前的每一個「小幸運」。

那天給他打留置針,為了轉移他的注意力,我便隨便聊了幾句。

我問他問什麼這麼喜歡「哆啦A夢」,他說,漫畫書里,多啦A夢有一個「二次元口袋」可以變出你想要的一切法寶!說完還特別驕傲的沖我笑了笑。

留置針很快打好了,看著他低頭認真看書的樣子,那一刻淚水竟浸濕了我的雙眸,原來這就是他喜歡看「多啦A夢」的真實原因,如果可以,多麼希望像漫畫書里一樣,從多啦A夢的「四次元口袋」里變出祛除病魔的法寶,幫你祛除病痛,給你一個歡樂、無憂無慮的童年……

3

癌症是我們的軟肋也是鎧甲

化療後的副作用:噁心、嘔吐、脫髮、便秘、腹瀉、骨髓抑制……以前這些癥狀對於我來說,只是教科書上的幾行文字,然而,現在作為一名腫瘤科護士,在見過每一種副作用在患者身上真實發生後,我不再覺得只是簡單的幾個文字,而是腫瘤患者在那些反覆化療的周期里真真切切經歷著的「黑暗」心路歷程。

和平常一樣的晚班,我正在電腦旁邊核對醫囑,病人一天的治療大多都已經完成,寒冷的冬日,病人大多都在病房的走廊上活動,「你看、你看,不聽我的話,又瘦了兩斤,趕緊給我胖回來,不許瘦一點!」這句聽起來十分「苛刻」的命令引起了我的注意,是10床的陪人李叔叔和病人王阿姨的對話。對於普通人來說,稍微瘦一點胖一點並無大礙,很多「減肥一族」對於體重下降簡直求之不得!然而,在腫瘤科病房,腫瘤病人的營養十分重要,是對抗腫瘤之根基。但對於化療病人來說,要攝取足夠的營養又很難做到,化療之後嚴重的噁心、嘔吐讓許多病人甚至畏懼吃東西,害怕吃下去的東西沒隔多久又會變本加厲的吐出來。

王阿姨向我傾訴:「每當那一袋袋棕色包裝的藥水掛過來(化療藥物用棕色的避光網套包裝的),我就抑制不住想吐,心裡想著,完了完了,這幾天又吃不下任何東西了……後來你李叔叔參加了病房組織的健康教育課(每期都會有營養指導),每次都用本子寫下密密麻麻的幾頁,「化療病人該注意什麼?要怎麼吃?吃什麼……」

李叔叔總開玩笑說自己可以算是半個營養家了。李叔叔在醫院附近租了個單間,專門買菜做飯給王阿姨吃,有次掛藥水,我聞見香噴噴的的飯菜,誇獎李叔叔的好廚藝,王阿姨說:「小張,跟你說,其實他一個大男人以前從來沒進過廚房,鍋鏟都不會拿,哪會搞什麼飯菜,我生病之後他慢慢「摸索」,現在廚藝比我還好……」說這話時,我隱約看見王阿姨眼眶有幾分濕潤。

或許,病魔帶來了許多苦難,但在抗擊病魔的途中,正是有他的「愛」,才能讓「她」勇敢前行。「癌症」在此刻,是軟肋,也是鎧甲,讓人懂得珍惜現存的美好。

「機場比婚禮的殿堂見證了更多真誠的吻,醫院的牆比教堂聽到了更多的祈禱。」

穿上潔白的白大褂,戴上神聖的燕尾帽,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我們被賦予了崇高的使命,然而,此刻我要感謝這些患者,一個個平凡而又真實的小故事充滿著溫暖與力量,讓我們在這寒冷徹骨的冬日也能步伐堅定的向前。

作者:張整潔

單位: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 腫瘤中心

感謝作者來稿!

如需轉載,請標註「中華現代護理雜誌」微信公眾平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腫瘤 的精彩文章:

輝瑞授權開拓葯業開發AKL-1靶點腫瘤抗體新葯!

TAG:腫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