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俄羅斯霸佔大清土地 為何李鴻章卻說不要去爭回來?

俄羅斯霸佔大清土地 為何李鴻章卻說不要去爭回來?

「身無半畝,心憂天下;

讀書萬卷,神交古人。」

上面這副對聯,相傳是晚清名臣左宗棠所作。古語云,「無恆產而有恆心者,惟士為能。」孟子在與齊宣王的對答中,認為一般的民眾如果沒有固定財產,是不會有道德意識的。惟有士人,才能在沒有固定家產的情況下,還能保持道德和目標。

左宗棠顯然不僅僅是普通的「士」,他能夠「身無半畝,心憂天下」,不僅有恆心,更是有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意識,當以國士稱之。

左宗棠一生戎馬倥傯,高齡不下沙場。為收復被阿古柏叛亂佔領的新疆,在光緒二年(1876年),左宗棠以65歲高齡披掛上陣,抬棺西征,並最終成功收復領土,為中華民族立下了不世功勛。

左宗棠掃清叛亂後,只剩下伊犁一座孤城,仍在俄羅斯手中。伊犁此城,本是當年阿古柏入侵時,俄羅斯趁亂攻佔的,口頭上也只說是代大清暫行管理,安定邊界秩序。因此,清政府只要派一人與俄羅斯進行談判,便不難竟收復新疆全境之功。

但是,就在談判這件事情上,出現了意外的插曲。

清政府派往俄羅斯談判的使者,是一位顢頇的貴族官僚——完顏崇厚。崇厚過去曾有過外交事務的經驗,在同治九年(1870年)天津教案發生後,崇厚便擔任清國大使前往法國進行道歉。但此人才具平平,此次受命出使俄羅斯,崇厚並沒有意識到自己肩上擔負著怎樣的責任。

出訪俄羅斯後,崇厚誤以為自己此次的外交任務只是取回伊犁一城,俄羅斯外交官便抓住這一點,巧言令色地誆騙崇厚,讓他答應諸多不平等的條件,如俄羅斯歸還伊犁,但此城西北周邊的大片土地均割讓給俄國等。

崇厚本就不熟悉外交桌上的張機設阱,加上他自己妻子卧病在床,崇厚歸家心切,最後在俄羅斯的花言巧語之下,崇厚不明就裡,擅自在條約上簽字畫押。大清只得伊犁一座孤城,而捨棄了周邊的萬里疆土。

當《里瓦幾亞條約》簽訂的消息傳回國內,引起舉國上下一片嘩然。有識之士紛紛呼籲,絕不能承認這樣簽訂的不平等條約,必須另外派人與俄羅斯重新談判,不可白白割讓領土。

在朝野一片反對聲中,為有李鴻章認為崇厚之舉雖然不當,但也不應該撕毀已經簽訂的條約。李鴻章的理由是,「此次崇厚出使系奉旨給予全權便宜行事之諭,不可謂無立約定議之權。若先允後翻,其曲在我。」「崇厚所訂俄約,行之雖有後患。若不免行,後患更亟。」

李鴻章的想法是,崇厚私訂不平等條約,固然對大清有害,但既然已經簽了,成了既成事實,便只能認栽,好好執行。因為崇厚此次出訪,清政府授予了他全權,這份條約受國際公法保護,清政府若單方面毀約,會給世界留下不講信用的印象。

另外一點,是李鴻章仍堅持其「海防重於塞防」的主張,認為西北土地得之無用,不如集中精力興辦海軍,防禦來自東邊日本的威脅。西北土地的得與失,在李鴻章看來,對整個大清而言沒有太大的意義。

在是否應與俄羅斯重新訂約的這次辯論中,李鴻章搬出所謂的「契約精神」,看似有點道理,其實不然。

首先,《里瓦幾亞條約》是在俄方的誆騙之下,崇厚擅自與其簽訂的,事先並未得到清政府的首肯,是俄羅斯不義在前。其次,李鴻章只看見日本的威脅,卻看不到新疆對中國戰略縱深的意義,因此他的提議也得不到大多數人的支持。

最終,清政府決定派出曾國藩的長子曾紀澤,再次前往俄羅斯議改條約。在曾紀澤的多番努力下,加上左宗棠的軍事威脅,最終艱難地迫使俄方改約,算是為大清爭回了大部分領土。雖然仍有損失,但較之前約,已經算是取得外交上的重大勝利了。

參考資料:

《劍橋中國晚清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搞哥讀史 的精彩文章:

張之洞與載灃爭論 事後感嘆:沒想到聽見這種亡國之言

TAG:搞哥讀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