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大數據已成國家治理重要資源

大數據已成國家治理重要資源

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南京1月28日電(記者吳楠)2017年我國大數據產業開始從理論研究進入應用時代,依託大數據的「雲治理」成為社會治理的一種新模式。1月27日,2018互聯網大數據與社會治理南京智庫峰會舉行。來自國內部分高校、科研機構、互聯網企業和政府部門的200餘位代表,圍繞「互聯網未來發展趨勢展望」、「互聯網與社會治理大數據」等議題展開深入研討。

中國社會科學院新媒體研究中心主任唐緒軍提出,過去一年,中國網民對未來總體比較樂觀。其中,關心社會思潮的主力軍是受教育程度比較高的年輕人,互聯網尤其是微博、微信是其獲取、傳播和擴散相關信息的重要渠道。「我們應該通過互聯網大數據的實時分析,實現對社會思潮變化的準確判斷,提高社會治理能力,實現『數字中國、智慧社會』。」

「當今世界,大數據、雲計算等現代信息技術一方面深刻改變著人類的思維、生產、生活、學習方式;另一方面也為社會治理帶來了新的機遇。」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傳媒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黃楚新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擁有及合理應用大數據可以使政府具有更強的決策力、洞察發現力和流程優化力,從而促進智慧城市的發展。例如,通過社交媒體、網路搜索以及天氣預報挖掘出有價值的數據,可以優化供應鏈以及配送路線;通過大數據分析可以幫助解決城鎮化發展中面臨的住房、教育、交通等難題。有了雲計算、大數據的城市是一個立體的城市,其所構成的城市生態圈能夠實現線上線下互動,從而帶來產業共進,達到智慧城市管理的目標。黃楚新還強調,要依法加強對大數據的管理。一些涉及國家利益、國家安全的數據,很多掌握在互聯網企業手裡,企業要保證這些數據的安全。

與會代表經過研討達成諸多共識,並發布《南京倡議》。該倡議提出,互聯網大數據已經成為國家治理的重要資源,與實體經濟數據和社會調查數據形成相互補充,對其要管用並舉、以用促管,其應用也要經過科學評估。同時,打通政府與企業之間的數據壁壘,實現有效的共享和發展,共同致力於建設創新型國家。

會議期間,由人民網、騰訊公司、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發起共建的社會治理大數據實驗室正式簽約揭牌。該實驗室將充分發揮各方在資源和技術等方面的優勢,共同探索,圍繞課題指數研究、輿情研判、品牌論壇打造、體育健康指數研發等不斷推出更具創新性的項目。

此次峰會由人民網、中國社會科學院新媒體研究中心與中共南京市委宣傳部主辦,人民網輿情數據中心(輿情監測室)、人民在線、人民網新媒體智庫、中共南京市委網信辦與中共江寧區委宣傳部共同承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社會科學網 的精彩文章:

中東國家亟待制定長遠發展戰略

TAG:中國社會科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