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今天——1595年1月30日,威廉·莎士比亞的《羅密歐與朱麗葉》首演。
原標題:歷史上的今天——1595年1月30日,威廉·莎士比亞的《羅密歐與朱麗葉》首演。
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愛情悲劇,據說歷史上確有其事,它於1303年發生在義大利維羅納城。有人還援引但丁《神曲》作為佐證。但此說難以定論。不過,古羅馬時倒確實流傳著關於一對情侶生死相戀的民間傳說,它在漫長的口口相傳的過程中,故事和細節不斷得到補充和豐富,逐漸演變為後來的羅密歐與朱麗葉的傳奇。16世紀初葉,義大利人路易吉·達·波爾托寫了一則短篇小說,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愛情故事,在小說中已見端倪。班戴洛從民間傳說中擷取素材,又借鑒前人以此為題材的作品,於1554年寫成了他的小說《羅密歐和朱麗葉》。
班戴洛和薄伽丘雖同屬文藝復興時代,但一先一後,相距已近二百年。班戴洛的時代,義大利政治上、經濟上已顯出頹勢,時移俗易,世風日下,表現在小說創作中,則是許多庸俗的言情小說應運而生。而班戴洛卻奮意縱筆,寫出了充溢著人文主義精神的《羅密歐與朱麗葉》。班戴洛善於編織曲折變幻、波跌浪涌的故事,擅長描寫激情的悲劇性衝突,娓娓動聽的敘談。因此,這部作品迅即被眾多藝術家相中,紛紛從中擷取再創作的素材。
馬代奧·班戴洛
近水樓台先得月。班戴洛的小說問世之後僅僅五年,法國人皮埃爾·布瓦多即把它譯成法文。不過,這一回法國人只是更多地充當了二傳手,倒是英國人對班氏的小說推崇備至,情有獨鍾。英國人伊英特,把布瓦多的法文版譯成了英文。約莫有十幾位英國作家,從這則動人的義大利悲情故事中獲取了二度創作的靈感和材料。莎士比亞據此創作了悲劇《羅密歐與朱麗葉》。
威廉·莎士比亞(1564年4月23日-1616年4月23日),華人社會常尊稱為莎翁,是英國文學史上最傑出的戲劇家,也是歐洲文藝復興時期最重要、最偉大的作家,全世界最卓越的文學家之一。莎士比亞還在斯特拉福德小鎮居住時,就對戲劇表演已經非常熟悉。經常有一些旅行劇團到斯特拉福德小鎮表演。1586或1587年他到了倫敦,當時戲劇正迅速地流行起來。他先在劇院當馬夫、雜役,後入劇團,做過演員、導演、編劇,並最終成為劇院股東。
1588年前後開始寫作,先是改編前人的劇本,不久即開始獨立創作。到1590年年底,莎士比亞已經成為倫敦一家頂級劇團——詹姆斯·伯比奇經營的「內務大臣供奉劇團」——的演員和劇作家。後來,莎士比亞向人證實了自己是一個腳踏實地、品行端正之人,他成為了劇團的股東,很快贏得了同仁們的尊敬和愛戴。從1594年起,他所屬的劇團受到王宮大臣的庇護,稱為「宮內大臣劇團」。詹姆斯一世即位後也予以關愛,改稱其為「國王的供奉劇團」,因此劇團除了經常的巡迴演出外,也常常在宮廷中演出,莎士比亞創作的劇本進而蜚聲社會各界。學術上把莎士比亞一生中創作的39個劇本分成5大類:歷史劇,喜劇,悲劇,悲喜劇(即正劇)以及傳奇劇。《羅密歐與朱麗葉》寫於1594年,按戲劇種類來分被列為悲劇。
莎士比亞生活的時代,義大利和歐洲的許多國家正相繼開展一場思想文化運動,即文藝復興運動。這期間是歐洲封建社會逐漸解體,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在封建社會母體內孕育的時期,人文主義是文藝復業時,資產階級反封建鬥爭的思想武器,也是這一時期資產階級進步文學的中心思想。其主要內容:第一,用人性反對神權;第二,用個性解放反對禁欲主義;第三,用理性反對蒙昧主義。其中個性解放是針對封建社會宣揚的禁欲主義,要求勞動人民克制慾望、放棄鬥爭、放棄現世的幸福而提出的,它肯定現世生活,認為現世幸福高於一切,人生的目的就是追求個人自由和個人幸福。莎士比亞的早期作品主要是宣揚這種人文主義思想,《羅密歐與朱麗葉》就是在這一背景下產生的一部具有反封建意識的愛情悲劇。
My only love sprung from my only hate ! (Romeo and Juliet 1.5)
我唯一的愛來自我唯一的恨。——《羅密歐與朱麗葉》
What』s in a name? That which we call a rose by any other word wouldsmell as sweet. (Romeo and Juliet 2.2)
名字中有什麼呢?把玫瑰叫成別的名字,它還是一樣的芬芳。——《羅密歐與朱麗葉》
TAG:講故事的翁老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