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修路發現經幢,千年前曾有神秘宗教在中國傳播
偶然發現的國寶文物
洛陽市洛龍區安樂鎮棲霞宮村正在改建的聶西路工地發現一件唐代經幢,該經幢由青石雕制而成,有2000多公斤。它的外觀呈八稜錐形,通高1.42米,上細下粗,底面對角長54厘米。經幢的下半部保存完好,上半部柱面剝蝕嚴重,上面的文字已模糊不清。從保存完好的下半部分看,上面的文字雕刻精緻,布局規整,以楷體為主,十分俊秀。
據村裡肖長明老人回憶,建國前,這裡有一座小廟叫觀音堂,石柱就立在廟堂前,柱上有傘樣的雕花石頂蓋。村民們印象中,經幢上面原本還有一個雕刻得非常漂亮的青石頂蓋。多年以前,經幢倒塌,作為其主體部分的幢身很快被土掩埋,而頂蓋掉落後則滾到附近。
市文物局發現地附近的村子進行尋訪,最終又找到頂蓋。石雕頂蓋八角形,石質與經幢幢身的用石相同,厚24厘米,頂面對角長70厘米。每個側面都雕刻得十分華麗、精緻,上端為一圈覆蓮瓣,下部刻出模仿絲織物的垂幔、飄帶等,一串串寶珠斜繞其間,還扣以寶相花,看上去惟妙惟肖。工作人員將其抬放到經幢幢身上,幢身頂面中央的一個榫頭恰好頂進這個頂蓋底部的圓形凹坑裡。
千年前神秘宗教
出土經幢的位置,位於隋唐時期洛陽城城內。
這件修路出土的唐代經幢為一八面體石稜柱,經幢底部已殘損,但大部完好。殘存部分字跡清晰,上刻《大秦景教宣元至本經》1部,存經文19行431字;《大秦景教宣元至本經經幢記》1篇,共21行348字;左上端有題記2行16字;另有祝詞14字。共計存字809個。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在經幢的上端分別雕有十字架符號及「天神」形象。
隨後,洛陽又在龍門石窟西山紅石溝北崖新發現一處刻有清晰十字架圖案的唐代景教墓穴,出土唐代景教徒墓誌等文物。
敦煌吐魯番學會顧問馮其庸對在洛陽出土的《大秦景教宣元至本經》經幢經文與敦煌發現的《大秦景教宣元本經》寫本的照片進行仔細核校,發現二者題目雖有一字之差,但經文幾乎完全一致,說明二者是同一經文。
景教經幢的發現無疑是一件具有重大意義的事件。有人說它是基督教傳播史上最重大的發現之一,有人說它是近年來世界級的文化發現之一,還有人說它是洛陽絲綢之路起點最寶貴的力證。
東傳的基督教
唐代洛陽建春門之內的里坊附近有當時規模最大的市場「南市」。隨著唐代絲路交通的拓展,毗鄰南市一帶多有西域胡商聚居。而粟特人擅長經商,他們長期操縱著絲綢之路上的國際轉販貿易。由這些胡商給唐朝帶來了早期的基督教-景教。
景教起源於今日敘利亞,是從希臘正教(東正教)分裂出來的基督教教派,由敘利亞教士君士坦丁堡牧首聶斯脫里於公元428-431年創立,在波斯建立教會。唐代時傳入中國,是最早傳入中國的基督教派,「景」是光明之意,因唐代稱羅馬為大秦,故又稱為「大秦景教」。
自635年開始,景教在中國順利發展了150年,與祆教及摩尼教並稱唐代「三夷教」。
845年唐武宗會昌年間,滅佛浪潮爆發,史稱會昌法難。這以後,景教這一外來神秘宗教在中國逐漸消失。
消亡之謎
中國是一個包容性社會,各種宗教思想都接納吸收,佛教自東漢傳入後廣泛傳播,已經成了本土宗教的一部分。祆教及摩尼教在中國傳播,後來創建明教,後世五代十國、宋、元、明都有明教農民起義。元末農民大起義中的紅巾軍,首領韓林兒稱「小明王」,就和明教有關。
中國現有的基督教,都是明清以後傳播來的新興教派。景教這一神秘宗教為何在中國消失,到現在還是個未解之謎。
※此帝王奠定中華疆域版圖,北擊匈奴東滅朝鮮,連夜郎國也被滅掉
TAG:天地史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