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暉:宋代香水 宋時「花露蒸沉」而成「液」
香水的「革命」在我國發生於宋代,此前的賞香之道則主要在於焚香。宋時「花露蒸沉」而成「液」,製備香水的蒸餾萃取技術來自阿拉伯,到元時同樣的原理還曾為我們帶來燒酒。現代製備香水的裝備與那時原理相通並更為精良,只是少了些古時的煙火氣息和手工藝的親近感。
「寶釵翻炷」,再不會有這樣的場景重現吧。沉、檀香料裊裊升起的細煙,固然在今日的香道中仍然余縷不絕,但,由於女性妝飾風尚的徹底改變,卻絕對不會再有插於烏髻中的寶釵可以拔下,去撥弄爐中的那一瓣名香。
宋人范成大在《桂海虞衡志》中誇讚當時海南島所出的香料道是:「大抵海南香氣皆清淑,如蓮花、梅英、鵝梨、蜜脾之類,焚一博投許,氛翳彌室。翻之,四面皆香,至煤燼氣盡亦不焦,此海南香之辨也。」
在宋代,品質最佳的香料都是切成骰子大小的丸粒,每次只要焚上這樣小小一粒,就能達到一室皆香的效果。在熏香的過程中,必須要把香丸的四面依次加以翻轉,讓每一面都能接受到炭火的熏烤,以便其中的香精成分在熱力催動之下最充分地發揮出來。
據范成大的報告,宋時海南的優質香料直到香氣燃盡,都不會產生煙焦味。據其語義不難推論,如果換作質量差一點的香料,那麼,薰烤一陣,受火一面就有烤焦的危險,因此就更加需要適時加以翻動,只有這樣,才能避免產生糊煙氣的情況。
由於在宋代的上層社會生活中,焚香是一項不可缺的日常基本內容,所以,「玉鼎翻香」(蔡伸《滿庭芳》)也就成了那一時代人人熟悉的小細節。山西朔州崇福寺內珍貴的金代壁畫中一位菩薩的形象,便居然被幾百年前的畫匠設計成正在進行「翻香」的動作。
只見這位菩薩右手執握著一柄鵲尾蓮花香爐,而用左手的中指輕輕去觸碰爐中灰面上的香丸,手勢因而自然地張成如蓮花般的優美姿態,不難看懂,菩薩是在以纖指對爐中所焚的香品加以翻動,使其面面受熏。
不過,直接用手指撥動炭火烤之下的香料,大約不免容易燙手,按照宋詞的描述,當時的女性更習慣另一種靈便的方式—從頭上拔下一枚簪髻的釵子,用釵尖去觸碰那隔火片上的炷香:
煙縷不愁凄斷,寶釵還與商量。佳人特特為翻香。圖得氤氳重上。(范智聞《西江月》「贈人博山」)
夜深困倚屏風後。試請毛延壽。寶釵小立白翻香。旋唱新詞猶誤、笑持觴。(辛棄疾《虞美人》)
然而,在詞人高觀國的筆下,卻是從相反的意思來談到「寶釵翻炷」:
爐煙浥浥。花露蒸沉液。不用寶釵翻炷,閑窗下、裊輕碧。(《霜天曉角》)
在詞中,香爐內所薰的香品,並非沉香片或者合成香丸、香球等等,而是一小碟「花露蒸沉液」,是宋代最為獨特的一種香水,所以當然不用勞煩到寶釵。
傳統上,鮮花蒸餾而成的香水被稱作「花露」。中國人對於花露的認識,則是以阿拉伯玫瑰香水—薔薇露為起點。史料記載,薔薇露在五代時首次登陸中國:
薔薇水,大食國花露也。五代時,番使蒲訶散以十五瓶效貢,厥後罕有至者。今多採花浸水,蒸取其液以代焉。其水多偽雜,以琉璃瓶試之,翻搖數四,其泡周上下者為真。其花與中國薔薇不同。(宋人趙汝適《諸蕃志》卷下「志物」之「薔薇水」)
但宋人所能見到的「薔薇水」,以「偽雜」的本地仿貨居多。當時,大食薔薇—大馬士革的玫瑰並沒有引種到中國,所以宋人只能以從印度等地移植到嶺南的素馨、茉莉,乃至本土原有的柚花、柑橘花為原料,因此在氣息上總是差著一截。
更重要的是,在伊斯蘭世界剛剛成熟不久的蒸餾萃取技術,雖然很快就傳到了廣州地區,但是,或許是由於征途漫長曲折之故,最終在廣州登陸的相關信息並不完整。
因此,宋人只能根據既有的道家的「升煉」傳統,來對「採花浸水,蒸取其液」的模糊信息加以破譯,結果便是,製造「仿薔薇露」的過程,在宋代,被移花接木,與當時流行的「蒸香」結合在了一起。
永嘉之柑為天下冠,有一種名「朱欒」,花比柑橘,其香絕勝。以棧香或降真香作片,錫為小甑,實花一重、香骨一重,常使花多於香,竅甑之傍,以泄汗液,以器貯之。畢,則撤甑去花,以液漬香。明日再蒸,凡三四易花。暴干,置磁器中密封,其香最佳(南宋人張世南《遊宦紀聞》卷五)。
「錫為小甑,……竅甑之傍,以泄汗液,以器貯之」,明明是最初步的蒸餾器的形制。但是,南宋時期的中國人給這種「蒸餾器」賦予了一種奇特的功能,就是把香料與香花一起密封在其中,層層鋪滿,然後把錫甑放在熱水鍋上加熱,水蒸汽從甑底的孔眼沖入甑內,釋放出香花中的香精,所得到的混合香水—花的「汗液」,一部分當即浸潤了棧香、降真香的薄片,一部分則通過甑旁的小「竅」,流出甑外,落到承接的容器中。
接下來的一步,是把蒸過的香料薄片放在那從甑中流出的花液—也就是香水當中浸泡,讓花香更充分地浸入香料之中。這兩個步驟要重複三四次,最後把香料薄片晒乾,再密封收藏,就是最佳的焚香之品。
在宋人那裡,珍貴香料一定要經過「蒸」的加工程序,也就是將沉、檀等硬質香料或者浸在蘇合油、薔薇水中,或者與香花密封在一起,置於湯鍋之內經以熏蒸,由此讓香料獲得複合性的香調,才算得到了可以入爐的成品。
很可能是出於對阿拉伯蒸餾技術的誤會,這一「蒸香」的加工,在南宋時代,與「蒸花露」的工藝嫁接到一起,於是,一次次蒸出的芳香花液在浸過香料之後,同時還形成了這一工藝的另一項產品,即高觀國專為作詞謳詠的「花露蒸沉液」,實際上,這也就是宋人所製造的「花露」。
於香爐中熏「花露」,在宋人生活中是頗為時髦的做法,如虞儔所作《廣東漕王僑卿寄薔薇露因用韻》詩,便是寫其入香爐之時:
薰爐斗帳自溫溫,露挹薔薇嶺外村。氣韻更如沉水潤,風流不帶海嵐昏。
那遠來自嶺南的芬芳四溢的薔薇露,在此,是被特意地置於床帳內的獅子或者鴨形的小熏爐里,良宵由此而愈加的旖旎。「露挹薔薇嶺外村」顯示,作者很清楚,朋友送來的是廣東生產的「山寨貨」,原料採用當地種植的鮮花,因此「風流不帶海嵐昏」,並不是海上運輸而來的異域產品;「氣韻更如沉水潤」,則見出這一「薔薇露」是在蒸、浸沉香的過程中誕生,因此也微微染了沉香的韻調。
液態的「香料」,置於香爐中低燃的炭火上,所升起的細煙自然也潤潤帶著濕意。雖然宋時的花露蒸沉而成之液是一種半截子技術的產品,與今日流行的香精油不可同日而語,不過,卻是早在八個世紀之前,就以一縷縷不可複製的輕煙,讓中國的春光與熱帶的馨郁在人們的生活當中,如水漫雲流般,交相低回。
TAG:拾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