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信仰是一種發自內心的愛

信仰是一種發自內心的愛

信仰是一種發自內心的愛

現在有很多朋友,都有很多困惑。別人說,這是因為現代人喪失了信仰。事實上,不僅僅是這樣。其主要原因是,他們的心不屬於自己,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活著,不知道這輩子是做什麼來的,也不知道自己需要什麼。所以,很多時候,他們是被世界流行的情緒給磁化了。就是說,他們不一定真的困惑,但很多人都在困惑,他們就覺得自己也該困惑。同樣道理,他們不一定真的焦慮,但很多人都在焦慮,他們就覺得自己也該焦慮。這時,就算他不愁吃,不愁穿,也還是不得不焦慮。因為,他被外界那種焦慮的情緒、情感和氛圍控制了。

這個世界上,流行著很多類似的控制。比如,很多人都買了蘋果手機,沒買的人就會覺得自己不對勁,還會覺得失重。那麼,他就被蘋果手機給控制了。大家都覺得應該有微博,很多人都在上微博、談微博,沒有微博的人,就會覺得自己不對勁,就會去註冊微博。這時,並不是他的生命需要微博,而是微博把他給控制了。同樣道理,大家都覺得文憑很重要,誰都去考博時,不讀博的人,就會覺得自己不對勁。那麼,他或許就會花費大量時間去考博。實際上,他不一定需要讀博,也不一定清楚讀博對自己有什麼意義,能不能讓自己更幸福。很多讀上博士的人,照樣自殺了,就是因為,他們的生命並不真正需要博士學位。

所以,很多人的困惑和焦慮,只是心靈製造的一種假象。他們的心不屬於自己,屬於身邊的朋友,屬於父母的期待,屬於很多人對他的期待,屬於異化和扭曲了的價值評判體系。

這個世界最大的問題是什麼呢?就是價值評判體系的異化和扭曲。在這個時代,許多人會認為:如果你沒有樓房,你的人生就不成功;如果你沒有車,你的人生也不成功;如果你沒有體面的工作,你同樣會覺得自己失敗了。這種價值評判體系,在中國古代是不存在的。因為,我們的老祖宗認為,只要你把人做好,你就成功了;只要你有了智慧,馬上死去也不遺憾,也就是「朝聞道,夕死可矣」。比如,孟子就認為「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就是說,他不認為貧賤者就失敗了,也不認為富貴和權勢是成功的標誌。

但這個時代的人,已經變了。不富貴的人,就會覺得自己失敗了;不威武、沒有權力的人,就會覺得自己好像很壓抑。實際上,這些東西對人的一生來說,真的有那麼重要嗎?不一定。因為,人活著其實很簡單,只要身體健康,肚子不餓,有衣服穿,就有了幸福和快樂的本錢。其他東西,都是慾望和錯誤的價值體系附加給你的。當你被這些東西控制時,就不能不焦慮,也不能不困惑。

這和信仰有沒有必然的關係?沒有。因為,當你覺得誰都需要信仰,你也要有信仰時,你又會被信仰控制。因為被控而建立的所謂信仰,其實不是信仰,而是一種作秀,是一種時尚。真正的信仰,不是表演給別人看的,也不是自己覺得:哦,大家都需要信仰,大家都呼喚信仰,那我就信仰一下。信仰是一種發自內心的愛。有這種愛,就有信仰;沒這種愛,就沒有信仰。

選自雪漠《光明大手印:當代妙用》

來源:雪漠文化網

諸供養中,法供養最。分享轉發,自利利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拜佛去 的精彩文章:

佛教的心病療法

TAG:拜佛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