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軍比日軍還要頑強?
原標題:越軍比日軍還要頑強?
1979年年初,我軍進行了為期28天的對越自衛還擊、保衛邊疆作戰。共斃敵47000餘人,俘敵2700餘人(最終收容1600餘人)。從被俘與被擊斃的比例來看,越軍的被俘率確實是很低的。根據這一比例,有一種觀點認為,越軍的戰鬥作風已經超過了世人所公認的最為頑強的二戰時期日軍,堪稱世界第一。
這種觀點值得商榷,因為有時候光看字面上的統計數據,而不考察其背後的原因,所得出的結論恐怕未必正確。越軍被俘虜的不多,戰鬥作風頑強固然是原因之一,但絕不是首要原因。拿太平洋上的日軍來襯托越軍戰鬥作風如何頑強,並不合適。日軍在海島上是上天無路,下地無門,只有落個被全殲的下場。
而越軍則不然,逃掉的人數佔了相當的比例,這才是其被俘不多的主要原因。日軍打不贏,想跑也不可能;但越軍要是打不贏,轉而「走為上」可比日軍要容易多了。換句話說,要用越軍的被俘率來證明其戰鬥作風強過日軍,還需要一個前提條件:被全殲。
如果要對越軍之所以能夠大量漏網進行一個比較全面的分析,需要從地形、越軍、我軍三個方面入手。先從地形和越軍兩個方面略作考察。
從地形上講,越北屬於典型的山嶽叢林地形,山高坡陡,草茂林密、洞多谷深、路少路窄、雨多霧大、河溪縱橫。這種複雜的自然地理特點,對軍隊作戰行動影響極大,機動、展開、觀察、通信、協同、後勤保障均受到極大限制,決定了任何一支軍隊都不可能在這種地形上對敵人形成嚴密合圍,便於防禦一方分散撤逃。同理,這樣的地形也便於其就地潛藏。
就越軍而言,其戰術可以歸納為「抗、散、溜、藏、變」五部曲。有工事作依託的時候頑強抵抗,頂不住則不再死打硬拼,於是化整為零分散開來,能溜就溜,要是溜不掉,或者鑽林進洞蟄伏于山中,或者換上便衣隱匿於村寨。待到條件有利時,又集零為整,伺機而動,對我軍展開襲擊騷擾。
鑒於越軍的這種戰術特點,攻佔其陣地,只是完成了進攻作戰的第一步,清剿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階段。要發展勝利、擴大戰果,肅清殘敵、鞏固陣地,必須進行清剿。我某師在清剿中的殲敵人數佔了殲敵總人數的65%即為明證。如果1979年我軍不撤,繼續在佔領區清剿殘敵,甄別平民,所取得的戰果還會大得多,抓獲的俘虜當然也會多得多。
綜上所述,越軍被俘率低的首要原因在於,有利的地形條件和狡猾的戰術特點使其得以撤逃或者潛藏,戰鬥作風頑強是次要的。
鑒於諸多不讀書不學習胸無點墨,又習慣於信口開河的學渣喜歡胡說什麼當年與我作戰的都是越軍地方部隊和民兵,正規軍少之又少,以此貶低我軍的戰鬥力和戰績。那麼就有必要介紹一下當時越軍在北部邊境地區的部署情況:
首先要清楚,越南實行主力部隊 地方部隊和民兵三結合的武裝力量體制.主力部隊以師為基本單位,作戰師是其核心力量。除作戰師外,尚有生產師 訓練師和島嶼守備師,沒有地方師這一說法.地方部隊最高建制級別為省軍事部下轄的獨立團,縣有獨立營。民兵結合勞動、生產單位編組,最高建制級別為營。
1979年中越戰爭爆發時,越軍在河內附近和北部一共部署了9個作戰師、8個生產師、2個訓練師、30多個獨立團和1個空軍師。而直接位於我進攻正面的有6作戰師:316A師位於平盧 345師位於柑糖 3師位於諒山 346師位於高平 338師位於亭立 325B師位於先安(戰中327師、337師、197團、46旅獨立營向諒山增援),15個獨立團,30餘個獨立營,54個公安屯,約十萬餘人(不含數量龐大,但無法統計的民兵)。利用山高、谷深、林密、洞多的地形特點,構築工事,儲備糧彈,形成了完整的防禦體系。
TAG:南疆烽煙正十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