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列寧簽訂了歷史上最屈辱的條約?布列斯特合約只是緩兵之計?

列寧簽訂了歷史上最屈辱的條約?布列斯特合約只是緩兵之計?

作者:薩沙

本文章為薩沙原創,謝絕任何媒體轉載

從表面上看來,布列斯特合約毫無疑問是喪權辱國的。

甚至可以說,該合約是上世紀最為屈辱的合約之一,形同無條件投降。

我們看一看,具體條款:

1.俄國放棄對波蘭、立陶宛、庫爾蘭、利夫蘭和愛斯特蘭的管轄與主權;

2.俄軍立即撤出阿爾達罕、卡爾斯和巴統地區(該地區實際由土耳其兼并);

3.俄國承認烏克蘭、芬蘭獨立,立即從芬蘭、烏克蘭和奧蘭群島撤軍,保證同烏克蘭立即簽訂和約並承認烏克蘭同德、奧、保、土之間的和約;

4.俄國付給德國60億馬克的戰爭賠款。

這個合約意味著:蘇俄喪失了100萬平方公里的肥沃土地(波蘭、立陶宛、拉脫維亞、愛沙尼亞、芬蘭和白俄羅斯)和高達6000萬的人口,同時也失去了全國54%的工業以及33%的鐵路。

這種讓步簡直是不可思議的。

當時俄國人口一共才1億出頭,國家領土雖大,但人口主要集中的歐洲部分不過400萬平方公里。

這樣一來,等於人口少了一半,歐洲部分領土少了四分之一。

大家想一想,誇張不誇張?

類比一下,等於中國把華北和華中地區都割讓了,損失7億人口,我想沒哪個中國領袖有這種膽量簽署這種合約。

對於一個新生的政權來說,這種讓步簡直是奇恥大辱,也必然造成愛國群眾的激烈反對。

為什麼列寧要簽署這種喪權辱國的協議?

很簡單,當時紅軍沒有辦法繼續打下去。

首先俄軍和強大的德軍作戰,已經死亡100多萬人,幾乎所有官兵都強烈反戰,拒絕去送死。

列寧說過:農民是反對戰爭的,士兵大多數是來自農村,因而,士兵是不願打仗的。

而列寧也是打著反戰旗號上台的。這個節骨眼上,他沒有繼續辦法和德軍作戰,不然就會失去軍人和群眾的支持。

蘇俄內部矛盾重重,各路白軍紛紛起來反對,可以預見一場大內戰就在眼皮下。

而即便紅軍內部,也存在孟什維克等各種反對派,短時間內難以統一對敵。

這種情況下,實力並不強的紅軍就很為難。

本來俄軍就絕對不是德軍對手,和德國人作戰百戰百敗。

列寧也說過:德國是有文化的、用頭等技術裝備起來的、組織得非常嚴密的世界帝國主義巨人。

一個德軍尚且對付不了,何談還有內亂?

如果同時和白軍以及強大的德軍作戰,紅軍顧此失彼,形同自我毀滅,必敗無疑。

為了保證爭權的穩定,列寧比較實際的方法就是不:惜一切代價和德軍停戰,然後全力攘外必先安內。

列寧認為,德軍也迫切希望停戰。德軍戰敗也幾乎是必定的事情,他急需結束兩線作戰,將主力擊中到西線和英法拚命。

所以,列寧只要滿足德國人的要求,德軍肯定會停戰。

同時,列寧的私下想法是:德軍預計或早或遲就會投降,簽訂的條約都會作廢,到時候收復丟失的領土即可。1918年11月13日,蘇俄政府利用德國在大戰中的失敗宣布廢除該和約。

事實上,德軍投降以後,列寧確實乘機收復了大部分領土,但仍然有一部分沒有收回,比如波蘭。

只是,這個合約不是緩兵之計這麼簡單,它導致俄國國內外政治局勢發生重大變化。

首先,和德軍私下停戰,大大得罪了英美法。之前沙俄政府無論如何困難,始終在東線拖住德軍,盡盟友的義務。英法也全力援助德國,連美國人都暗中提供軍火。

本來英美法還抱著可以和列寧打交道的心態。隨著合約簽署就完全改變。英法美認為列寧是反資本主義的敵人,他們開始公開支持列寧的反對派。合約在1918年3月簽訂,而英法美日本軍隊在4月份就開始入侵俄羅斯。同時英法美開始扶植白衛軍、叛軍與其他國家干涉軍。

其次,德軍其實早在1917年就開始將部隊調往西線,大規模攻勢也基本停止。

此時德軍內部混亂,國家也幾乎崩潰。

資料中寫道:1917年12月,德國大多數城市居民配給量每人每周只有3.3公斤馬鈴薯,1.8公斤麵包,240克肉,70克脂肪。德國物價上漲,人民的生活費用,1917年比戰前上漲了兩倍多。而工人工資收入卻下降了30%。由於原料與燃料不足,工廠開工率一再下降。生產比戰前下降了62%。工人罷工連年不斷發生,1917年發生了561次罷工,罷工人數達到1,467,000人。

以德軍的現狀,不達成合約它也不會大規模進攻。

通過合約德國向俄國敲詐了大批所謂戰爭賠款,還需要用黃金支付。

還有,列寧的主要盟友左派社會革命黨、右派社會革命黨、孟什維克、無政府主義者,對於這種合約的意見極大。

很多人認為這是賣國行為,導致內部迅速瓦解,出現大量反對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薩沙 的精彩文章:

擁有核彈的俄軍仍然在苦練徒手格鬥:總統普京就是高手之一

TAG:薩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