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宜家創始人逝世:賣火柴的小男孩如何創立傢具帝國

宜家創始人逝世:賣火柴的小男孩如何創立傢具帝國

每個人都理應擁有一個叫做「家」的歸宿。

——Ingvar Kamprad

文/巴九靈(微信公眾號:吳曉波頻道)

上周六,當地時間1月27日,宜家創始人英格瓦·坎普拉德(Ingvar Kamprad)在瑞典家中去世,享年 91 歲。

「Kamprad先生是20世紀最偉大的企業家之一。」宜家集團在訃告中稱。

但小巴認為,稱呼他為天生的企業家似乎更合適。5歲時,小英格瓦就騎著小自行車向鄰居兜售火柴、聖誕卡、自己抓的魚。17歲那年,他收到了父親的畢業禮物——幫他創建自己的公司,於是「宜家」誕生了。

對於這個17歲孩子開的公司,誰都沒有在意,而後來宜家成為了全球最大的傢具零售商,350多家門店遍布歐洲、北美和中亞。他印刷的《宜家家居指南》是全球發行量最大的商業出版物,累計印刷量是《聖經》的三倍,改變了無數普通年輕人的生活理念。

1998年,中國第一家宜家在上海徐家匯開業,簡約的家居設計風格和適中的價格,讓中國年輕人在大城市出租空間中也可以獲得體面的生活。

一位朋友在英格瓦去世這天,發了一條這樣的朋友圈:「最窮的時候去IKEA買過一套被單,白底小花,鋪在6平米出租屋的床上。告訴自己即便身在谷底,也還是要好好生活。有些品牌,產生希望。

今天,小巴分享幾個英格瓦的創業故事,以此懷念這位改變了無數人生活方式的偉大企業家。

1948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瑞典人迫切需要重建家園,裝修房子。

英格瓦敏銳地意識到家具行業前途廣闊:「我住的莫科恩附近就有許多小傢具商,要不要也蹭個熱點搞傢具經營呢?」而在這之前,英格瓦的宜家郵購店不過是小打小鬧,賣的都是聖誕卡、花種、自來水筆、相框、尼龍襪等小玩意兒。

1951年,英格瓦決定正式停止銷售其他物品,專攻傢具的生產和銷售,從那時起,現代意義上的宜家正式出現。

為了宣傳商品,英格瓦在農村很受歡迎的《農民郵報》印上宜家的簡介。這份發行量不小的報紙讓他花去了一大筆錢,但英格瓦的廣告策略卻很成功。

然而,通過產品目錄和簡介,顧客無法了解宜家產品的質量。英格瓦想到了一個辦法:開設一個傢具展示廳。把郵購手冊上的傢具擺出來讓人看到實物,這樣就不再是紙上談兵。顧客不僅可以看到商品實物,而且可以摸一摸,甚至在上面坐一坐、躺一躺,從而真正感知宜家商品的價廉物美。

已經花了一大筆廣告費的英格瓦沒有餘錢找場地,只好找了一個廢棄廠房,把它改造成宜家展廳,「宜家專賣店」的雛形就這樣出世了。1953年3月,第一場宜家博覽會開幕,傢具擺滿了整整兩層樓。

這一年的英格瓦剛滿28歲。

在這場宜家博覽會上,客人們第一次在商品購物單上看到一張叫做「馬克斯」的桌子,這是宜家第一款完全由用戶自己組裝的桌子。

這款產品的想法最初來自英格瓦中學時期的商業實踐經歷。15歲之前,他就好奇為什麼商品的出廠價和商場的最終定價會差那麼多,「價格低廉的產品,為何一出工廠大門就價格飆升?」「為何人們如此理性地關注生產環節,卻對直接面向顧客的環節敷衍了事?」他認為這一切的癥結在於「中間商賺差價」。

在開創宜家之後,他開始考慮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有一次,他看到鞋店店員為了尋找不同顏色的鞋爬上爬下,忙得滿頭大汗。

他覺得這樣既費力氣又費時間。受此事啟發,他開始琢磨,如何才能以最簡捷的方式把商品運送給顧客。思前想後,英格瓦開創了可組裝傢具的概念。

還有一次,他正把一張桌子往車子的後備箱里裝,但由於桌子太大,怎麼裝也裝不進去。

他的朋友看到後告訴他:「你可以把桌子腿卸下來裝裝試試。」這句話猶如一道閃電,擊中英格瓦的腦子,一個全新的經營理念在英格瓦腦海中萌生:將傢具「扁平化封裝」,方便顧客運輸。

他找了臨時來拍《家居指南》的製圖師伊利斯·隆格列商議:「我們把這些桌腿放在桌面底下包裝吧。」 英格瓦和伊利斯不斷地調整工序,這裡截掉一兩厘米,那裡裁掉一兩厘米。

1953年,宜家第一批可自由組裝的傢具面市,開創了整個家具行業的新潮流。

這就是宜家「傢具模塊化設計」和「扁平式包裝」的模式由來,而事實證明,這種商業模式大大降低了宜家的購買門檻與生產成本,它不僅讓宜家至今仍然當屬世界上領先的家居品牌,同時也改變了整個行業的傳統運作模式與人們的居住生活方式。

宜家的成功,使英格瓦的財富開始暴增。2002年,英格瓦成為瑞典最富有的人物,這幾乎是所有白手起家的企業家所無法企及的高度。

在2017年的胡潤富豪榜上,英格瓦領先於馬雲和王健林,以340億美元的身家排行15。

雖然坐擁億萬財富,但他身上的標籤卻以「小氣」最為有名,媒體稱他是「最摳門的億萬富翁」「坐飛機總是坐經濟艙」「開一輛1993年的沃爾沃老爺車」「喜歡買打折商品」「穿二手衣服」……不過他在慈善上花起錢來其實毫不含糊。

專為難民設計的Better Shelter項目,由宜家基金會和聯合國難民署共同合作,獲得了2016年倫敦設計博物館的Beazley年度設計獎。整個房子只使用68種材料,全部可回收,太陽能板發電,4小時就可以組裝完畢,可容納一家五口人。

讓難民也能如正常人一般居住,回歸難民應有的尊嚴。宜家不僅是傢具市場里最會做慈善的,還是慈善機構中最有創意的。

生活中的英格瓦絕對是個不折不扣的工作狂,一直到80多歲的時候,他還經常出現在全球各地的宜家分店裡,像一個挑剔的顧客那樣,跟工作人員討論杯子把手的彎曲度、檯燈的形狀、地墊的顏色,甚至價格標籤的擺放位置。

「80歲不算什麼,我還有很多事情要做,我可沒有時間用來等死。」

然而,上帝卻命令他休息了。

造物者,亦是造夢者。依靠想像力和雙手,他們重新定義事物的規則,憑空建構起一個與現實平行的世界,讓人忍不住地想要進入一探究竟。《造物者》02期2018年1月刊已上市,跟隨他們一起造夢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吳曉波頻道 的精彩文章:

摩拜、ofo以死相拼,滴滴卻是最後的收割者?

TAG:吳曉波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