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

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

今天給大家賞析的是一首杜甫的歌行體詩作,想必大家早已聽過這首雄渾大氣的名篇。

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

杜甫

昔有佳人公孫氏,一舞劍器動四方。

觀者如山色沮喪,天地為之久低昂。

霍如羿射九日落,矯如群帝驂龍翔。

來如雷霆收震怒,罷如江海凝清光。

絳唇珠袖兩寂寞,晚有弟子傳芬芳。

臨潁美人在白帝,妙舞此曲神揚揚。

與余問答既有以,感時撫事增惋傷。

先帝侍女八千人,公孫劍器初第一。

五十年間似反掌,風塵澒洞昏王室。

梨園弟子散如煙,女樂餘姿映寒日。

金粟堆南木已拱,瞿唐石城草蕭瑟。

玳筵急管曲復終,樂極哀來月東出。

老夫不知其所往,足繭荒山轉愁疾。

相關注釋

公孫大娘:唐玄宗時的舞蹈家。

弟子:指李十二娘。

劍器:指唐代流行的武舞,舞者為戎裝女子。

賞析

詩人寫此詩年已55歲,飽經憂患,卻仍滯留異鄉,自有不勝今昔興衰之感,詩中借幾十年前觀看玄宗開元年間著名舞蹈家公孫大娘舞劍器的回憶,傾述了這種感情。

本詩前一部分描寫公孫氏舞劍之風姿,雖說是翩翩女子,舞劍卻非婀娜多姿,反有氣沖山河的霸氣。「色沮喪」乃是驚艷到了極點,為之震撼之色,此為常人難尋之細節,而不是溢美之詞。「久低昂」則說明杜甫心中極崇敬懷念之情,如此筆法見於描寫李白「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杜甫絕不吝嗇誇張,彷彿劍舞真的「震動十方世界」,遠方的大地傳來隆隆的低吟。後而雷霆萬鈞,驚濤駭浪之起,湖光瀲灧,閑雲流水之罷,當真如觀自然變化萬千,巧奪天工之美。

第二部分寫今日之衰退,散煙寒日,曲終人散,昔日之勝景彷彿歷歷在目,但轉眼就成了荒城亂崗,這和杜甫「半隻腳邁下盛唐」的際遇無不相似,「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稟具豐實」杜甫早年的順意又紛紛湧上心頭。這種思想似乎對於時事變遷的詩人很常見,似琵琶行中名屬教坊第一部的琵琶女,年老色衰又無人問津,白居易亦生同感。杜甫寫公孫大娘種種英姿,有何嘗不是寫自己曾有的大好前途,潦倒之中又有些許不甘,五十年間易反掌,時光流逝,當年會當凌絕頂的意氣青年,已經足繭愁疾,此等同理心,最當動情。

GIF

圖文/逯敬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北化人文 的精彩文章:

逯敬一詩詞選

TAG:北化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