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長期從事政治的人,真可以避開黨派紛爭?
印度聖雄、非暴力運動創造者,印度民族解放運動領導者,所有這些都指向一個我們耳熟能詳的歷史人物——甘地。
甘地於1948年1月30日逝世。今天是他逝世70周年。
愛因斯坦對甘地評價:「後世的子孫也許很難相信,歷史上竟然走過這樣一幅血肉之軀。」然而,甘地同樣也是一個爭議性的人物,比如喬治·奧威爾品評說他時,稱他徒有虛名,性格偏激,非暴力運動的結果卻是使更多無辜民眾喪生,社會陷入混亂,種族矛盾加劇。如果對手不是英國,那麼甘地還會爭取到他想要的結果嗎?
當然歷史容不得假設,與此相應,我們對於歷史人物的評判終究做不到百分百的準確與公允。
70年後的我們回過頭來重新審視這位老人,既有一邊倒的盛讚與推崇,也有基於歷史真相的口誅筆伐,在這背後我們總能窺見到甘地的某一側面,但也只是側面。
今天,FUN聲的聲音來自我們FUN聲群的三位小夥伴:Savanna、夭夭和老鬼。她們為大家分享的是2017年3月7號新京報書評周刊微信端推送的《一個長期從事政治的人,真可以避開黨派紛爭,出淤泥而不染?》(撰文:柳展雄)。
Savanna 夭夭 老鬼
GIF
《甘地:聖雄的複雜面向》
BGM:South Africa - The Beginning,Winter At The Shore
甘地應時而生,留居南非期間,他創造性地發明出非暴力抗爭模式。首先精心培訓一幫「敢死隊」,他們在警察毆打之下,勇敢赴死,絕不還手;其次配備後勤醫療隊,給前線有生力量補血;最重要的是,邀請外國記者親臨現場。當不合作運動發起後,如果警察果斷壓制,那麼英國會遭受國際輿論聲討;如果袖手旁觀,那麼暴力叢生,政府威信掃地。這套把戲對付布爾種族主義者不行,給英國紳士添亂,綽綽有餘。奧威爾指出,甘地能成功不是他有多高明,而是對手太人道,如果換成蘇聯情況就兩樣了。
實際上受暴行傷害最大的不是白人,當公檢法受衝擊後,印度教徒跟伊斯蘭教徒仇殺,高種姓跟賤民仇殺,即便沒有英國統治,印度本身的族群矛盾將會撕裂自己,甘地主義的精髓就在於喚起原本不問國事的庶民。
之前無論革命、改良,都屬於精英小圈子的內部活動。就政治理念而言甘地極其保守,他多次譴責工業化的弊病、消費社會的墮落,提倡苦行靈修,反對任何現代器物,妻子患病快死時,甘地拒絕給她打青黴素。但在政治實踐上,他表現得如同雅各賓派、列寧主義者,這類人的共同點是輕蔑代議制政體,直接向普羅大眾發出訴求。具體到印度,宗教是動員人民最有力的武器,首陀羅(印度種姓制度下的「賤名」)不能理解西化知識分子那套道理,只聽得懂神道勸諭,底層百姓把甘地當作毗濕奴第十個轉世化身,加以頂禮膜拜。
群眾的力量一旦解除封印,釋放出瓶子,就無法再收回。真納極力抨擊,國大黨煽動群眾的做法無異於法西斯。作為英式憲政的愛慕者,他厭惡民粹手段;作為世俗化的穆斯林,他害怕印度教沙文主義。甘地本人也清楚這點:「我知道,政府唯一害怕我的,只是貌似在我控制中的民眾。但英國人決不知道,我其實比他們更害怕。」因而他一面呼籲起民眾的熱情,上街遊行,另一面又對他們的街頭犧牲表示冷漠,頗有「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的意味。安姆貝加爾就覺得聖雄對賤民是假惺惺的憐憫,斥責他表裡不一。
如果沒有丘吉爾的阻撓,印度的政治精英早早獲得自治權,或許就不會投靠危險的甘地路線。議會鬥爭也好、群眾革命也好,最終目的都是民族獨立。甘地一切所作所為,都是為了擺脫外來統治。他不蓄私財,很少照顧妻子兒女,奉公而不顧家,最終為祖國獻出生命。
1948年英國打算從印度分割出巴基斯坦,甘地說,你們這是在分割我的身體。他打算把印度總理的位子出讓給真納,以求得國家不分裂。印度教極端右翼分子刺殺了他,刺客認定甘地已經叛變,向穆斯林投降變修。甘地煽起民粹狂潮後,一波比一波激進,葬送了妥協的可能性,終於革命吞噬了它自己的兒女。
這是你與書評君共同打造的一檔聲音欄目,每周二和周五準時與大家見面,讓我們一起嘗試用聲音做點好玩的。每階段FUN聲會提前預告一個主題。希望你能圍繞這個主題,選取一本你最愛的書或文章,並在其中找到你最願意分享的段落,朗讀出來,錄成音頻。讓你的聲音在FUN聲放聲。
尹平訁
本期主題
書評君
書口
一直以來關注書評君的你,心中一定有一篇文章,讓你對書評君念念不忘。所以這一期,我們希望你在《新京報書評周刊》上選出一篇你最愛的文章,把其中你最願意分享的段落,朗讀出來。我們很期待藉由你的分享,能讓更多的人聽到書評君的聲音,你的聲音。參與方法如下:
1
主題選擇
根據我們每階段預定的主題,選取一本你最愛的書或文章,並在其中找到你最願意分享的段落,朗讀出來,用錄音設備錄製時長為5分鐘左右的音頻。
2
標準規範
開場介紹請統一為,「閱讀需要主張。大家好,我是……今天我是書評君的聲音」。錄製時請保持周圍環境安靜,並非常推薦自己配樂。音頻格式以mp3、wma最佳。
3
自我介紹
寫一段話,簡短介紹一下你自己,還有這本書以及你為什麼選擇它。如果你願意,也可以同我們分享更多有關這本書或這段聲音背後的故事,我們很想聽。
4
投稿方式
如果你的聲音被選中,我們還將邀你加入FUN聲群,讓我們一起用聲音做點好玩的。
新一期主題「書評君」仍在尋聲。我們期待,FUN聲下一個聲音就是你。
FUN聲
閱讀需要主張
TAG:新京報書評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