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惑丨如何理解孟子的性善論
孟子性善論是傳統儒家哲學的一個基本命題。一定意義上甚至可以說,它是傳統儒家哲學的一個信仰,乃至於後世儒學一說起荀子性惡論便謂「大本已失」。不過,性善論的具體含義一直以來並沒有得到清晰而確切地揭示。
實際上,孟子哲學的所謂性善,是與心連在一起加以論述的。在《孟子》中有兩段相關文本,第一段出現在《公孫丑上》,其中提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這裡面,如何恰切地理解「端」,成為合理、準確地理解孟子性善論的關鍵和基礎。趙歧注說:「端者,首也。」孫奭疏說:「孟子言人有惻隱之心,是仁之端,本起於此也。」孫奭疏把趙歧所注「端為首」解釋為「本」,從而把問題推向了一個歧義之處,即端究竟是本還是末?
《說文解字》說:木下曰本,從木,一在其下;木上曰末,從本,一在其上。從字義本身來看,「端」是在上者,而非在下者。端作為在上之初生,就是已然有所綻放的端芽或萌芽。孫奭疏把趙歧注的「首」理解為「在下之本」,意義恰好反了。
端作為已然萌發之芽,是仁義禮智之具體道德的源初展開。但是,在對端的理解中,不少人還是堅持以「種子說」來解釋「端」。這樣的理解,離孟子的性善論有很遠的距離。
孟子所謂「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而「皆有怵惕惻隱之心」,實質上僅僅是說在此具體情境下,有自然而然的道德心理意識活動。從「道德心理意識活動」出發,並不能必然地推論出一個良知或良心實體。
由此,我們可以看到在《孟子》中第二段相關說法。在《告子上》中,孟子不再說「端」,而直接說「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朱熹認為,「前篇言四者是仁義禮智之端,而此不言端者,彼欲其擴而充之,此直因用以著其本體,故言有不同耳」。朱熹仍然強調所謂本體,顯然錯失了性善的真意在於活動或行動自身的自為展開。
事實上,「端」可以是由種子生髮出來,也可以由整棵樹生髮出來。無論是種子所發之萌芽,還是整棵樹所發之萌芽,都與大地、天空、陽光和水分等相聯繫而成為一個整體。將「端」理解為具體的種子,就使「大地、天空、陽光、水分」之整體被遮蔽了。
對此,現代新儒家有所見。唐君毅就認為:「孟子言性,乃即心言性。」徐復觀提出,心在擺脫生理慾望的裹脅時,自然呈露出了四端的活動。並且,這四種基本活動形態,雖然顯現於經驗事實之中,但並不為經驗事實所拘限,而不知其所自來,於是感到這是「天之所與」,亦即是「人之所受以生」的性。
總之,作為道德哲學的性善問題,「人之初,性本善」不僅是一個抽象思辨的哲理問題,而且更是一個切實踐履的自覺行動問題。
◎本文原載於《解放日報》(作者郭美華,上海師範大學教授),圖源網路,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TAG:大道知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