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北宋隱逸詩人曹汝弼及其後

北宋隱逸詩人曹汝弼及其後

徽州文化研究者對曹汝弼、曹矩、曹涇應當並不陌生。他們是宋元時期著名的學者,在文學和史學領域各有成就。新近有幸讀到明萬曆四十年(1612)續修的休寧《曹氏宗譜》,見到以前從未有過的資料,這裡寫點文字,與讀者分享。

曹汝弼(951—1016),字夢得,北宋休寧南街忠孝仁義坊人。休寧曹氏上宅派第六世。汝弼少時從學於南唐狀元舒雅之門,博覽群籍,以經術德義高蹈鄉里,工詩篇,精篆隸,自號松蘿山人。

《曹氏宗譜》「隱逸」篇有曹汝弼事略,說他「與林逋、魏野二征君交契」。林逋、魏野為北宋著名隱逸詩人。林逋(967—1028),字君復,號和靖,浙江錢塘(今杭州)人,幼刻苦好學,通曉經史百家,性孤高,喜恬淡,勿趨榮利,終生不仕亦不娶,曾漫遊江淮間,後隱居西湖,結廬孤山。他好植梅養鶴,自謂「以梅為妻,以鶴為子」,人稱「梅妻鶴子」。魏野(960—1019),字仲先,號草堂居士,祖籍蜀地,遷於陝州(今河南陝縣)。其詩效法姚合賈島,苦力求工,詩風清淡樸實。他世代為農,一生清貧,卻又不隨波逐流,為後人稱道,代表作有《尋隱者不遇》等。有道是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曹汝弼與這樣的隱逸詩仙交契,其風可以想見。

曹汝弼著有《海寧詩集》行世,以文學名世的舒雅之弟舒雄(端拱二年即989年榜眼)為其作序,稱其詩文「體致高遠,有王右丞、孟處士風骨」,又說:「近世詩人之作,多蹈輕巧雕刻,大喪風雅。夢得之詩,立意措辭以平淡雅正為本,渾金璞玉,得其自然,深入到古人之趣也。」舒雄所說的「王右軍」指王羲之,「孟處士」指孟浩然。孟浩然一生沒有功名,只在張九齡荊州幕下做過一度清客,以布衣終老,但他卻是高才之人。張祜有《題孟處士宅》五絕:「高才何必貴,下位不妨賢。孟簡雖持節,襄陽屬浩然。」

曹汝弼有詩代表作四首,茲錄於次:

《懷寄披雲峰誠上人》:「院高窮木盛,野極靜無言。險路通岩頂,香泉出石根。微風飄磬韻,幽鳥啄苔痕。常記相留夜,秋堂共聽猿。」

《喜友人過隱居》:「忽向新春里,閑過隱士家。旋收松上雪,來煮雨前茶。禽換新歌曲,梅妝隔歲花。應慚非遁者,難久在煙霞。」

《再寄》:「江城從別後,聞說在松間。度日長扄戶,終年不下山。靜為詩所役,閑免事相關。應喜雲邊客,冥搜鬢未斑。」

《贈僧》:「一從叨命服,乘興入天台。院接石橋住,門臨瀑布開。松間應獨坐,雪裡更誰來。時復攜藜杖,看雲上古台。」

為曹汝弼詩集作序題跋者,繼舒雄之後,有宋代名臣歙人俞獻可為序,休寧縣宰葛勝仲為跋,稱曹詩「句法雋逸,屬辭精深,每慨以之,恨不及見其人也」。宋紹定年間,曹氏後人再次刊印《海陽詩集》,當朝名臣「程內翰」(休寧汊口人程珌)又為作序。元代詩人、詩論家歙人方回(1227—1350)也曾於元至元年間(1335—1340),對曹汝弼詩進行經典評論,稱曹汝弼「可為吾郡之詩祖,當南唐時,休邑稱曹、吳、劉、葉四大家,而曹為先者」。

曹汝弼因子曹矩貴贈殿中丞職方員外,後人稱其曹殿中丞或曹職方。

曹矩(997—1062),字誨之,曹汝弼次子,休寧曹氏上宅派第七世。宋仁宗景祐元年(1034),曹矩登張唐卿榜進士,歷任校書郎、湖北房州即推、江蘇江寧書記、著作佐郎、河北武安知縣、秘書丞、陝西隴州太常博士、湖南永州屯田員外郎、湖南道州都官員外郎、江西信州與皖西舒州職方員外郎、尚書職方屯田郎中等,嘉祐七年(1062),陞升遂州知州,因病發作,未能赴任,同年十二月十三日卒於汴京(開封),與父同壽六十六。

曹矩以純孝聞名。地方志乘和曹氏譜牒上有這樣的記載:宋仁宗至和六年甲午(1054)九月,皇帝敕贈其父為殿中丞,燎黃之夕,其父墳塋竟長出仙草靈芝,里正金俊將其事申報於休寧縣,休寧申報給歙州太守張度支,歙州府又報請於朝廷,仁宗皇帝下詔將曹氏所居忠化鄉改為「忠孝鄉」,將里居忠化里改為「孝芝里」,並旌表門閭。各方名流題贊,時有《靈芝歌》詩集之刻。明代和早清時期,休寧縣將曹矩祀於鄉賢祠。

曹文(1081—1121),字文中,曹汝弼曾孫,曹矩長兄嘉祐之孫,休寧曹氏上宅派第九世。他年二十六舉進士,官奉議郎,任浙江睦州建德縣丞十五年,至宋徽宗宣和二年(1120)八月任滿當離職,因後任未至,他將妻室先期遣送回里,自以守官,不料這年十月十九日方臘起義爆發了,十一月二十九日陷青溪縣(淳安縣)、十二月初四日陷睦州(嚴州府),曹文以孤城竭力捍禦,次年四月二十六日力窮死節。宣和四年六月十八日,徽宗皇帝嘉其忠義賜敕,贈朝散郎。曹矩以孝聞,曹文以忠稱,休寧曹氏稱「忠孝曹家」,正源於此。清康熙《休寧縣誌》「忠節」篇將曹文作北宋崇寧進士「曹夬」,誤。

徽州地方志乘和曹氏譜牒稱曹矩為「曹屯田」。有這樣的記載:曹屯田姿貌粹美。他身為朝官之時,有一次行御香,被人呼為「一朝天子」。傳言他有這樣的風光,是其四世祖曹嚴(字守正)死後所葬地尖山水口(墓對溪外松蘿山),是塊風水寶地。

曹矩承家學,屬文擅詩。他官湖南永州時,有代表性詩作《題澹山岩上人院》二首,宗人有將其詩作真跡刊梓,分送於族中。直到宋末元初,其詩作真跡尚有存者,可惜後來散佚了。

曹涇為曹汝弼九世孫,曹矩為其八世叔祖。曹涇曾祖曹然由休寧南門遷歙縣上南葉酉,因稱歙縣人。

曹涇(1234—1315),原字淳卿,後改字清甫,長後自認「性偏急,竊慕古人佩韋之義,欲以弘僑毅」,因號弘齋。學者稱弘齋先生。

元至元二十一年,年五十一的曹涇突患「口喎」病,他擔心自己從此殘廢,因作《弘齋自誌》一篇,病癒後又作姐妹篇《弘齋內子述纂》,後一篇主要簡說其夫人項氏事略。讀這兩篇「傳記」,對他的家世生平自然有清晰的了解。同元代著名教育家陳定宇先生的家世相仿,他的祖父曹圭、父親曹鎬也以課館訓蒙而終其一生。他出生時,父親曹鎬正館於休寧舊市教私塾,祖父曹圭遣人報之以歸,里人饋贈羊酒、池魚以賀,會鄉人飲樂,曹圭對曹鎬說:「甲午寅時(生)者必貴,汝謹志之。」

曹涇少穎悟,五歲入學,當年便能背《論語》上十篇,八歲隨父親館於唐模吳家,「時已讀竟語孟易詩書,能批誦不遺一字」。他是在坐館授書的同時應試科考,宋寶祐四年(1256)應聘去南京坐館。次年,江東漕解第二。咸淳三年(1267)館於率口程氏之門。次年,中陳文龍榜第61名三甲進士,授昌化縣主簿。咸淳七年至九年(1271—1273),應丞相馬廷鸞(1222—1289年,字翔仲,號碧梧,饒州樂平人)之聘,上門坐館課子。馬廷鸞撰有《送曹清甫序》,言「清甫筆底殊有陽秋」,對其人品學行大加讚譽。宋亡之前,曹涇曾先後充廣西廊階祠官、信州考試官、昌化縣主簿、轉修職郎、權知昌化縣事。還一度講學於鮑氏創建故里棠樾的「西疇書院」。

宋末鼎革之際,曹涇退出官場,自昌化奉親歸里。元至元十四年(1277),應同鄉方回(虛谷)之請,任教於建德路儒學。至元十五年至二十一年(1278—1284),應江東按察奧屯之請,與汪一龍同充歙縣紫陽書院山長,為元代徽州儒學教育作了很多貢獻。

曹涇平生循理篤行,士林多宗之,在問學上與元代文學家方回齊名。著有《講義》四卷,《書文韻》《儷稿》各五卷,還有《服膺錄》《讀書記雜作》《管見》《泣血錄》《曹氏家錄》等。曹氏素有續修曹氏家乘之願,其中的《曹氏家錄》是他主講「西疇書院」期間的多年心血之作,後被其宗人曹誥、曹嗣軒錄入《曹氏宗譜》。

曹涇次子仲埜能文著書,長孫次炎、曾孫宗垕,均能承家學。

元儒洪炎祖歙人作《曹主簿涇傳》。清康熙《休寧縣誌》載曹涇事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黃山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TAG:黃山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