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解剖學竟然比西方早千年之久,對人體研究透徹,原因有兩點
提到中醫,最被人詬病的便是中醫理論缺乏科學依據,尤其是缺乏人體解剖學的知識。至於所謂經脈,很多人都認為是對血管的粗淺認識;所謂穴位,是古人在生產生活中積累的治病經驗。
事實真的是這樣么?其實不然。誠然,在歷史的演變過程中,解剖學確實越來越不受重視,但是古中醫學卻不是這樣的,那時古人對於人體的內部構造進行了深入的研究,並得出了翔實的結論。
西方醫學最早的解剖學起源於公元二世紀時的古羅馬,但由於當時的宗教禁忌,他們只對動物進行解剖,應用於人體,所以錯誤很多。
直到公元16世紀,維薩里的《人體的構造》一書的誕生,宣告了近代解剖學的誕生。
但在我國古醫學理論著作《黃帝內經》里,卻包含有大量的人體解剖理論。據考證,此書雖冠以黃帝之名,但根據行文特點來看,此書其實成於春秋戰國時期,公元前700年至200年之間。據此推算,中醫解剖學比西醫竟然早2000年。
《黃帝內經·靈樞·經水》篇記載: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視之。其藏之堅脆,腑之大小······皆有大數。
可見古人明確記載了人死後可以「解剖而視之」 ,不僅如此,古人確實這麼做了。黃帝內經八十一篇論述中,很多篇幅都論述了人體臟腑、骨節、經筋等有形器官的大小、形狀、功能等;不僅如此,還論述了無形的經脈、穴位等能量聚集和運行通道。
比如《靈樞·腸胃》中記載:「帝問於伯高曰:余願聞六府傳谷者,腸胃之大小長短,受谷之多少奈何?伯高曰:請盡言之,谷所從出入淺深遠近長短之度:唇至齒長九分,口廣二寸半;齒以後至會厭,深三寸半,大容五合;舌重十兩,長七寸,廣二寸半;咽門重十兩,廣一寸半。至胃長一尺六寸,胃紆曲屈,伸之,長二尺六寸,大一尺五寸,徑五寸,大容三斗五升······」
此段論述,專門討論了從口唇至直腸的大小、容量等。最後總結了從口至肛門的總長度:「腸胃所入至所出,長六丈四寸四分,回曲環反,三十二曲也。」
根據古今度量換算,證實古人所描述的器官大小和今人類似,證實了古人確實做過專門研究。
《靈樞·骨度》篇又記載:「黃帝問於伯高曰:脈度言經脈之長短,何以立之?伯高曰:先度其骨節之大小、廣狹、長短,而脈度定矣。」
接下來便論述全身骨節的大小長短,由於文章太長,有興趣者自己翻閱,在此不錄。
另外,《黃帝內經·靈樞》著重介紹了經脈、穴位以及針灸治病的方法。
那麼上古時期的人們,是如何對人體有那麼深入的了解呢?
顯而易見,對於有形的器官,可以通過人體解剖的辦法來發現,但是對於連現代科學技術都發現不了的經脈和穴位,古人是怎麼發現的?
由此推斷,古人除了解剖之外,肯定還有另外的方法,這個方法便是道家的內觀。
可以想像,上古時期有很多修道的高人,比如《黃帝內經》里,黃帝的老師岐伯,他就是一個類似於道士的世外高人。這些人在修鍊過程中,通過打坐內觀等方法,發現了除了人體有形之器外,還有無形之用,無形之用的循行通道便是經脈,無形之用起源匯聚交叉之所便是穴位。
後世醫學不重解剖,只論功用,然而道之所失久矣,對功用的理解與運用始終無法達到古人的高度,故而後世中醫學始終無法比肩先人,只能在故紙堆里論短長了。
※《黃帝內經》的智慧:驚呆!古代醫學著作里竟然蘊含君主立憲思想
TAG:國學微課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