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慈禧死後「口張而不閉」,原來是她留戀一樣東西,到死都捨不得

慈禧死後「口張而不閉」,原來是她留戀一樣東西,到死都捨不得

原標題:慈禧死後「口張而不閉」,原來是她留戀一樣東西,到死都捨不得


1908年11月15日,慈禧去世,享年七十三歲。而就在前一天,她的兒子光緒帝也去世了。


慈禧是一介女流,止步於深宮之中,卻將一整個國家玩弄於鼓掌之中,這樣一個女人是不同尋常的,而關於她的死,也帶有那麼一點不同尋常。


對於她的死因,人們給出了兩個比較可信的答案:一是說她是壽終正寢的,畢竟人活七十古來稀,當時慈禧已經七十多歲了,身體機能漸趨衰弱。再加上她一直把持朝政,平時非常忙碌,所以,很有可能是正常的衰老去世。


再者,光緒剛剛去世,這對年邁的慈禧是一個巨大的打擊,她寡居多年,不管多麼強勢,兒子都是她一個重要的精神寄託,但是,光緒年紀輕輕就駕崩了,對她一定是個巨大的打擊。有可能是因為過於悲痛而導致她驟然病倒去世,也有可能是因為她原本的身體已經非常差了,兒子的死成了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根據史書記載,慈禧因為一次痢疾傷了身體,後來,雖然痢疾好了,但是身體卻不復從前強健。


11月15日那天,慈禧和平常一樣早六點起床處理政務,上午沒有什麼異樣,但是,在午飯的時候突然暈厥,下午就去世了。《慈禧外記》上記載,光緒去世後的第二天,慈禧一心料理他的身後事,但是,面上的悲戚之色並不明顯,氣色甚至比以前還要好。


剛剛承受喪子之痛的慈禧並沒有頹廢,而是繼續處理政務,一上午還見了載灃和其他幾個重要的軍機大臣。就在所有人都以為慈禧已經平淡的接受了喪子的事實的時候,正在吃午飯的慈禧就漸漸失去了意識。眾人手忙腳亂,太醫頂著巨大的壓力,硬生生把慈禧的意識給搶了回來。



此時的慈禧感到了自己將不久於人世,所以說了一些感慨自己一生的話,大意是說:她的一生沒有什麼悔恨的事情,她垂簾聽政插手朝政也不是為私心,而是迫於無奈才接手了這盤棋,可惜世人並不理解她,只說她貪慕權勢等等。

「太后遂向侍從之人謂長別之語,聞者無不傷心。太后神志清明,雖彌留時,仍接續談話,態度安閑,一如平日。後漸昏沉,侍者皆謂時已至矣。忽又清醒,故臨終前數分鐘,猶未絕希望也。」這大概便是人們常說的迴光返照了。


這個強勢的女人已經走到了生命的盡頭,儘管她一生做過不少錯事,但是,此情此景仍然讓人唏噓不已。


慈禧一生經歷了道光、咸豐、同治、光緒四朝。期間,她兩次決定皇室,兩次發動政變,三次垂簾聽政,可以說,她在權利的掌握上是極為成功的。他將王公大臣,甚至皇帝都玩弄於股掌之中,但是,她作為當時中國的最高統治者,卻是一個失敗者。



當然,一個國家的真正統治者在彌留之際,需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自然是交付國家大事,留下遺詔。這事兒並不難辦,軍機大臣一直守在慈禧身邊,只需要慈禧表達好意思,大臣便能很快寫好詔書。慈禧似乎十分明白自己在世人的眼中十分不堪,所以,在最後的旨意中仍在給自己辯白。

在遺詔中,慈禧留下了幾條命令:一是日後女人不能干預國政,二是要吸取明朝的教訓,提防太監掌權禍亂朝政。說罷,慈禧便咽下最後一口氣,魂歸西天。據說,她去世時面朝向南,雖然已無生命體征,但是,嘴仍然張著,好像還在發號施令,這是因為她的靈魂不願意離開。


多麼可笑,生命都走到了盡頭,慈禧卻還想發號施令,放不下那些身外之物。



慈禧雖然去世的突然,但是,畢竟年事已高,宮裡早有準備,所以,她的身後事安排的非常妥當。慈禧太后的心腹太監李連英曾經參與了棺中葬寶儀式,他和侄子所著的《愛月軒筆記》一書稱:慈禧太后的屍體入棺前,先在棺底鋪了三層金絲串珠錦褥和一層珍珠,厚度達一尺。慈禧太后的頭部上首為翠荷葉,她頭戴珍珠鳳冠,冠上最大一顆珍珠大如雞卵... ...

一個名叫亨利·博雷爾的荷蘭人當時身在京城,目睹了這場空前盛大的葬禮。在他的描述中,這場葬禮十分宏大,一隊隊衛兵、一箱箱的陪葬品和長的看不見尾巴的隊伍都讓他感到震驚,並且,在慈禧死後有120人不停輪換幫慈禧抬棺材,直到清東陵。最讓他感到詭異的則是陪葬的大量「紙製品」,有人有馬,有錢有物。



這些東西最後的結局很清楚,一部分會在烈焰中化為灰燼,一部分則會隨著慈禧被埋入地下,期盼著永遠都不會重見天日。


關於光緒和慈禧的死,歷來都沒有一個完全統一真實的能得到大部分人相信的一個結果,近年來,科學家對考古中發掘出來的光緒的屍骨進行了研究,發現,他殘存的頭髮衣服上都帶有大劑量的砒霜成分,而且,分量極高,能夠導致人死亡。



那麼,是誰要害這個皇帝呢?


有人懷疑一心要光緒死的人就是他的母親——慈禧。


母子兩個的身體都陷入了危機,但是,慈禧不肯向生活低頭,硬憑一口氣強撐著,在光緒還沒死的時候支使人穿著素服去他那裡,穿著吉服來自己這裡,直到光緒先一步走她才咽下了最後一口氣。



慈禧是極為留戀人世的,否則,她也不會「口張而不閉」讓後人認為她的靈魂還不願意離開肉體,但是,再留戀又如何呢?生老病死,六道輪迴本就是世間應該遵循的法則,豈會因為一個人而有所變動。


唐太宗李世民曾說過:「以銅為鑒,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鑒,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鑒,可以明得失。」大凡有識之士與傑出的政治家都懂得這個道理。但從慈禧身上反映出的不僅是她那短暫的一生,更能反映出的是清朝從衰弱與走向滅亡的過程。


參考資料:


『《優劣功過任評說》、《愛月軒筆記》、《慈禧的臨終遺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山川社 的精彩文章:

中國出土一件寶物,上面寫了八個大字,美專家:中國將成世界第一

TAG:山川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