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再不鍛煉咀嚼能力就晚啦

再不鍛煉咀嚼能力就晚啦

「寶寶咀嚼能力是天生的還是要後天鍛煉?」「寶寶要長多少顆牙才能吃硬食物?」不少新手媽媽疑惑,寶寶咀嚼能力到底需不需要鍛煉?如何鍛煉?海口市人民醫院口腔中心兒童口腔科主任王秋玲介紹,嬰兒出生後4個月,頜骨與牙齦就已經發育到足以咀嚼半固體甚至固體食物。當乳牙萌出後,要循序漸進、有步驟地添加輔食和硬質食物。

南國都市報記者  黃婷  實習生  陳林燕

案例

食物過於精細 不利於訓練咀嚼能力

案例一

海口市民王女士的女兒琳琳今年兩歲了,每天吃的食物還是菜肉粥、爛麵條,至於葉子菜、瘦肉等,不剁碎了根本不吃。「琳琳出牙少,葉菜和瘦肉她吞不下去,每次嚼半天還是會吐出來。」王女士很無奈地說。

案例二

小文3歲了,吃飯不用父母愁,一頓飯10分鐘之內輕鬆搞定,誰見都誇這個孩子吃飯好。但小文媽媽蘇女士也很苦惱,因為小文經常喊肚子不舒服,晚上不容易入睡,夜裡也睡不安穩,早晨起來口腔有明顯的異味,每天大便干硬。「小文2歲才斷奶瓶,之前一直都是喝奶、吃流食多,今年上了幼兒園後,飲食才開始和大人一樣。」蘇女士表示,小文每次吃飯都狼吞虎咽,讓他吃慢點,他總不聽。

王秋玲分析道,案例一和二中,都是因為未能合理地訓練,導致孩子咀嚼能力不足。「有些媽媽過分追求純母乳,沒有及時給寶寶增加輔食,有的雖然按時添加輔食,但食物過於精細,導致寶寶咀嚼能力訓練不足。」王秋玲說。

對策

分階段訓練寶寶咀嚼能力

4-6個月

王秋玲提醒寶媽們,根據寶寶口腔發育的情況,循序漸進、有步驟地添加輔食和硬質食物,讓寶寶的咀嚼能力得到有效鍛煉。

「及早鍛煉寶寶的咀嚼能力有多方面的好處。」王秋玲表示,咀嚼對頜骨產生生理性刺激,可以促進骨骼生長,鍛煉肌肉的功能。良好的咀嚼功能是預防錯頜畸形的最佳方法之一。此外,如果沒有規律地、有計劃地訓練咀嚼能力,對於寶寶未來的進食習慣、營養吸收以及牙齒髮育都會有影響。

她表示,嬰兒出生後4個月,頜骨與牙齦就已經發育到足以咀嚼半固體甚至固體食物。建議從5-6個月開始,媽媽開始給寶寶補充半固體食物,如米粉糊等,一方面滿足嬰兒的營養需要,另一方面培養嬰兒的咀嚼能力。

王秋玲表示,剛開始寶寶或多或少會將食物頂出或吐出,媽媽不用灰心,也不要太心急,只要堅持嘗試就會發現寶寶吃進食物的幾率越來越高。到了6個月左右,媽媽可以準備一些小牙餅,讓寶寶自行抓握、塞進口中,幫助寶寶訓練手眼協調的能力。

7-9個月

「這個時候寶寶往往開始萌出乳牙。」王秋玲表示,此時期寶寶咀嚼及吞咽的能力會較前一階段更進步,寶寶會嘗試以牙床進行上下咀嚼食物的動作,而且,寶寶主動進食的慾望也會增強。

此階段,媽媽可以提供更為多樣化的輔食,如可以提供一些寶寶自己手拿的食物;輔食的形態為半流質或半固體,如爛麵條、稠粥、肉泥、魚泥、麵包片、水果條等。

10-12個月

「這個時候寶寶往往長出4-6顆牙齒了,吃東西時會嘗試使用門牙和中切牙咬碎食物,簡單咀嚼。」王秋玲說,該階段,寶寶的輔食應慢慢接近成人食物,輔食形態以半固體或固體為主,如軟麵條、蔬菜粥、肉粥、肉泥、蒸蛋、軟菜等。

此階段,三餐漸進改以輔食為主,奶為輔,一天約提供3-4次輔食,2-3次奶。開始訓練寶寶改用水杯喝水,最初可先用裝有吸管的水杯,慢慢再改為一般的水杯。

1歲-1歲半

過了1歲,寶寶已經慢慢可以處理成人化的食物,同時越來越善於利用牙齒,另外,這個階段寶寶也有不錯的模仿能力,家長不妨常常做示範動作,提醒寶寶要把食物咬一咬、嚼一嚼,讓寶寶能夠順利轉換到一般的正餐食物。

王秋玲提醒,1歲左右的孩子腸胃功能弱、咀嚼能力不是很完善,因此,家長不可操之過急,最好把食物切小塊給寶寶吃,如小塊的肉和水果,也可給寶寶補充稍硬的餅乾,煮過的小段蔬菜等。

1歲半左右

「寶寶1歲半左右就能完全進食和大人一樣的食物。」王秋玲說,家長可提供給寶寶比較容易抓握的食物,最好讓寶寶學習自己進食。家長們平時可通過一些遊戲,如教寶寶吹小喇叭、吹哨子、吹紙片、吹泡泡等,通過相關吹起動作,來促進口腔發育。王秋玲提醒,要鼓勵寶寶多吃蔬菜、堅果類食品,促進咀嚼功能的發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國都市報 的精彩文章:

三亞海棠區 首屆旅遊文化節開幕

TAG:南國都市報 |